工序作业指导书目录一、编制说明 0二、砼喷护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1—5三、洞身钻爆开挖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6—四、钢筋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五、模板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六、砼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泵送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说明一、编制原则认真学习熟练掌握设计图纸要求,严格贯彻执行ISO9OOO标准,做好各工序施工作业指导,加大技术、质量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编制依据云鹏电站左岸泄洪兼导流工程YP/3标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依据施工设计图纸,有关水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评定规程等编制而成。
其主要水工技术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评定规程有:《水工砼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水工砼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 5055—1996《水工砼外加剂技术规范》DL/T5100—1999《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200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 176—1996《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 L 223—1999砼喷护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云鹏电站左岸泄洪(兼导流)工程YP/3标,其中导流隧洞进出口洞脸,交通洞进出口洞脸及Ⅲ、Ⅳ、Ⅴ类洞身部分需要进行施工支护喷砼.二、准备工作由物资设备科负责原材料的进场工作,试验室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合格后由试验室确定理论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选择好喷砼的机械设备.三、喷射砼工流程输料管25c m 10~15m潮喷法四、喷浆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撬除浮石,检查断面净空,用高压风水强力冲洗岩面,检查风、水、电供给情况及机械运转等情况.2.喷浆材料:水泥、砂子、水、速凝剂等规格符合规定.—1—3.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理论配合比为:施工配合比为:4.风压、水压:双罐式喷射机风压一般为0.1~0.13Mpa,水压比风压高0.05~0.1Mp a,单罐式喷浆机风压一般为0.4~0.5Mp a.5.操作方法:(1)喷射机起动前应先开风,后开水,最后开动电动机送料喷射,以免发生堵管现象.停喷时先停电机,然后停风、停水.(2)喷射角度:喷射垂直于岩面或略有5°~10°倾斜.(3)喷嘴距岩面一般保持0.6~1.2为宜.(4)喷射时,先喷两侧,由下向上,后喷拱顶,以螺旋状沿横向往复移动,一圈压半圈,依次喷射.6.喷浆厚度:喷浆厚度一般为10~20mm,最薄不小于10mm.一次喷射厚度达不到要求,应进行多次喷射.加速凝剂时,两次喷射间隔时间在20min左右.7.养护:喷浆终凝后要喷水养护,10天内须保持湿润,以防干裂,影响质量.五、喷射作业基本要求1.水灰比的控制经试验室确定水灰比后,喷射手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的调整.如喷射的砼易粘合,回弹小,表面湿润光泽,说明水量合适,此时的水灰比一般为0.4~0.5之间.如果表面无光泽,或出现干斑,回弹物增加,灰尘飞扬,砼不密实,则说明水量小;如果表面塑性大或出现流淌、滑动现象,说明水量大,喷射手应根据这些现象,及时调整水量.2.喷射角度与喷射距离喷嘴与岩面的角度,一般应垂直于岩面.但在喷边墙时,宜将喷嘴略向下俯10°左右,使砼束喷射在较厚的砼顶端呈塑性状态的砼上,可避免料束中的粗骨料直接与岩面撞击,减少回弹量.喷射距离是以喷砼最小的回弹和最高的强度来确定的.原则上以能看清喷射情况,使料束集中,回弹量小为宜;同时也取决于喷头出口压力大小.一般以0.6~1.2较好.喷射手应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距离.3.一次喷射厚度一次喷射厚度,主要由喷砼颗粒间的凝聚力和喷射层与受喷面的粘结力而定.厚度太薄会增大回弹率;厚度太大会使砼颗粒间的凝聚力弱,同时会引起大片坍落或形成砼与岩面脱离.适宜的一次喷射厚度就是砼层在不错裂不脱落的情况下达到的最大厚度.分层喷射厚度一般为粗骨料最大料径的二倍.4.喷射须序喷射的须序应先墙后拱,自上而下.如岩面凹凸不平时应先喷凹处找平.然后向上喷射.喷射时喷嘴料束应呈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蛇形进行.转动半径一般在15cm左右,每次蛇行长度3~4m或根据速凝剂效果而定.喷射纵向第二行时,要依序从第一行的起点处开始,行与行间须搭接班2-3c m.料束旋转速度,原则上要均匀,不宜太慢或太快.5.喷射厚度控制(1)标桩法:当安设锚杆时,利用锚杆外露长度作标桩,如不安设锚杆,则可在较平的岩面上,用速凝砂浆固定一些铁钉(或用的铁丝制成形钉),其长度比要求的喷射厚度长,每平方米约1根.(2)针探法及凿孔法:在喷砼表面,每隔一定距离将针插入新喷而尚未凝固的砼中,以探测砼厚度.但用此法得知正确厚度势必多插多探,导致出现很多人为的孔眼,有损砼的密实性.凿孔法要在喷砼后,直径20mm的检查孔,探险砼厚度,孔距约5m.六、安全技术和防措施1.安全注意事项:(1)禁将喷枪对准施工人员,以免突然出料伤人.(2)射作业时,如压力表指针突然上升,并出现往复摆动时,可能有大石块堵住喷射机喷出弯管,此时应立即停机排除,切勿将大石块强行吹出.(3)震动疏通的方法处理喷管时,喷射手和辅助操作人员要紧握喷枪,以免送风时喷枪甩动伤人.处理堵管时,料罐作风压不能超过0.4Mp a.(4)处理出弯管堵塞或清理料罐时,严禁在开动电机、分配盘运转的情况下将管平伸入喷出弯管工作料罐内.(5)平行作业中处理堵管时,应通知附近工作人员避开喷枪出中方向.(6)喷射手应配带防护面罩或防护护眼镜.胶布雨衣和手套,洞内工作人员带防护口罩,加速凝剂的工作人员带胶皮手套.2.防尘措施(1)适当增加砂石的含水率,是减少砂石在搅拌、上料和喷射过程中产生粉尘的有效方法.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7%,石子的含水率以2%左右为宜.(2)加强通风和水幕喷雾,对降尘有显著效果,一般通风管距工作面以10~15m为宜.同时在喷射工作面的回风流中设置喷雾器进行水幕喷雾,以降低粉尘.(3)适当增加拢料管长度,可使料、水混合均匀,减少粉尘喷出.拢料管长度以40~60c m为宜.因太长操作不便,同时会出现管口淌浆.(4)严格控制工作压力.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工作风压不宜过大,水灰比要控制适当,避免干喷.(5)如采用普通搅拌机时,应增加密封盖.上料尽可能采用皮带上料机.(6)在施工布置上,根据设备操作技术等条件,尽量采用远距离管道输料喷射.—5—钢筋工序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艺流程:二、施工准备、施工方案及质量标准1、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提取钢筋及钢筋品种。
(2)确定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施工机具和工艺条件确定施工质量和任务的方案。
2、制配料凭证(1)配料单:根据构件的配筋图,抽取钢筋并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绘制钢筋加工图并加以编号,填入钢筋配料单。
(2)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时根据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
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的弯曲调整钢筋的度量方法是沿直线度量外包尺寸;弯起钢筋的度量尺寸大于外包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三、原材料1、钢筋砼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有关设计文件的规定。
2、钢筋必须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及分别— 2 —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资识别。
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3、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使用前,仍应作拉力、冷弯试验。
需要焊接的钢筋尚应做好焊接工艺试验。
钢号不明的钢筋,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能在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上应用。
4、钢筋的机械性能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1)钢筋应分批试验,以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重量不大于60t。
2)根据原附钢筋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如裂缝、结疤、麻坑、气泡、砸碰伤痕及锈蚀程度等),并测量本批钢筋的代表直径。
3)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和尺寸测量合格的两根钢筋,各取一个拉力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按《金属拉力试验法》(GB228-76)和《金属冷、热弯曲试验法》(GB232-63)规定进行试验。
如有一个试验项目的一个试件不符合规定的数值时,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即为不合格。
5、以另一种钢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规定的钢筋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遵守以下规定:1)以另一种钢号或种类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规定的钢号或种类的钢筋时,应将两者的计算强度进行换算,并对钢筋截面面积作相应的改变。
2)某种直径的钢筋,用同钢号的另一直径钢筋代替时,其直径变更范围最好不超过4mm;变更后的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的截面面积的98%,或大于设计规定的截面面积的103%。
3)钢筋等级的变换不能超过一级。
用高一级钢筋代替低一级的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面积。
部分构件应校核裂缝和变形。
4)以较粗的钢筋代替较细的钢筋时,部分构件应校核握裹力。
水工结构的非预应力砼中,不应采用冷拉钢筋。
四、加工1.钢筋的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全长的1%,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均应矫直后,才允许使用。
3)筋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伤痕不得使钢筋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
4)如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则其矫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注:(1)钢筋伸长值的测量起点,以卷扬机或千斤顶拉紧钢筋(约为冷拉控制应力的1%)为准。
(2)对于Ⅰ级钢筋,为了能在冷拉调直的同时去锈皮,冷拉率可加大,但不得大于2%。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未作规定时,所有的受拉光面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的半圆弯钩,弯钩的内径不得小于2.5d。
当手工弯钩时,可带有适当的平直部分。
当Ⅱ级钢筋按设计要求弯转90°时,其最小弯转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直径小于16mm时,最小弯转直径为5倍钢筋直径;(2)钢筋直径大于16mm时,最小弯转直径为7倍钢筋直径。
当温度低于-20℃时,严禁对低合金钢筋进行冷弯加工,以避免在钢筋起弯点发生强化,造成钢筋脆断。
3、弯起钢筋弯折处的圆弧内半径应大于12.5d倍钢筋直径。
4、用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
弯钩的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圆钢筋制成箍筋,其末端弯钩长度单位:(mm)5、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