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剥卦《序卦传》: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1、卦辞:剥,不利有攸往。
【白话】剥卦,不适宜有所前往。
【解读】○○《序卦传》:“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文饰到了极致,就亨通到了尽头,就开始剥落了,故受之以剥卦。
剥是剥蚀,剥落的意思。
致:极致,尽头。
○从卦象看,阴气逐渐滋长,阳气逐渐被逼退,形成“五阴剥一阳”的局面。
这时正是小人嚣张的时候,邪气兴盛,正气衰微,君子几乎不能立足了。
此时的局面对君子极为不利,君子不能作正面抗争,宜静养待时,静等东山再起之时。
○否卦是七月,观卦是八月,剥卦是九月2、彖曰:剥,剥也。
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顺而止之,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白话】彖传说:剥,就是剥蚀的意思。
由于阴柔的侵蚀,刚强者逐渐被逼退改变。
这时候不适宜有所前往,因为小人的势力正在增长。
要顺应形势,停止进取,这是观察卦象的结果。
君子要崇尚消息盈亏相互转化的哲理,这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解读】○柔变刚”三字,道出了形势的险恶。
由于阴柔的进逼,阳刚陆续变质,为阴柔所取代,只剩下微弱的一阳硕果独存。
○这仅存的一阳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这正是本卦的命题。
因此,在这种危急关头,首先要保存住这一丝即将消散的阳气、这一星即将熄灭的火种。
由于形势极为不利,切忌轻举妄动,要退守安居,等待转剥复阳的时机。
○下为坤、为顺;上为艮、为止,所以观察卦象得出“顺而止之”的启示。
这暗示君子处“剥”之时,要顺应形势,停止进取,韬光养晦,保存实力,时势到一定时候就要消减,正像月亮盈满了就要亏损一样,所以君子既要顺时而止,又要冷静观察,相机而动。
3、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白话】象传说:山体依附在大地上,是剥卦的象;上位者因此要加厚下面的基础,以求安固宅屋。
君王由此领悟:应当厚待百姓以稳定国家政权。
【解读】○高山颓落而依附于地面,这是剥落的象征。
剥落是从下面开始的,下剥则上危。
只有下面的基础厚固,上面的宅屋才会安全。
○“下”指老百姓;“宅”是国家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权。
○在上位者应该想到:君王应以百姓为基础,君王必须厚待百姓,才能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
这就是《尚书》中所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4、爻辞: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白话】初六:剥蚀到了床脚,不重视正固,会有凶险。
象传说:剥蚀到了床脚,说明已经损害到下面的基础。
开始剥落,危及基础。
【解读】○以;及,到;蔑miè;蔑视,不重视。
○阴剥阳首先从下面开始,好比潮湿的阴气对床的剥蚀,首先从床脚开始,这叫“剥床以足”。
这样看来,阴对阳的剥蚀是渐进的,首先从下面的基础开始,所以《象传》说“以灭下也”。
○不过,初爻意味着剥蚀刚刚开始,如果能够及时地按照《大象传》所指出的“厚下安宅”的原则行事,加固下面的基础,问题还不致于很严重。
如果此时仍然无视于正道,继续剥蚀下去,就难免会有凶险了,这就是爻辞所说的“蔑贞凶”。
易以初爻为足趾,又坤变震,震为足,故曰“剥床以足”。
○阴小人剥蚀阳君子为蔑贞。
蔑,帛书《周易》写法是 (哉去掉口)下从目、巾,于豪亮以为是幭之或体,幭miè,古代车前横木上的覆盖物,幭有覆盖的意思。
蔑、滅、幭均从戌,每到戌时太阳必没落,戌有没灭义。
蔑,同滅,蚀灭、消灭。
○床,原字为牀。
帛书《周易》作“臧”,臧、牀,皆从爿,爿为牀的本字,臧、牀音近互通。
臧通藏,晚上卧床睡眠为藏,动物冬眠皆隐藏也,故臧通牀。
剥卦下坤,互体坤,《说卦传》“坤以藏之”,故坤为藏为牀。
于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白话】六二:剥蚀到了床腿,不重视正固,会有凶险。
象传说:剥蚀到了床腿,(有凶险)是因为上下没有相应相助者被剥而又无助,应守正防凶。
【解读】○与:同盟者,友好者。
○阳消阴长的形势继续发展,阴气一步一步向上侵蚀,已经剥到床腿(六二)了,不重视正固,更加凶险。
○“未有与也”:六二阴柔中正,但是上无应无承,既没人提供保护也没人支持,故与初六面临同样的局面,相继为阴气所剥,故曰“蔑贞凶”。
○初爻以足,象征国家的群众基础(民);二爻以辨,象征国家的干部基础(吏)。
六三: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白话】六三:剥蚀到六三,没有咎害。
象传说:剥蚀到六三而没有咎害,是因为抛弃了上下的小人。
【解读】○六三之所以“剥之无咎”,就是因为它与上九相应。
六三虽然抵挡不住,也被消剥成阴,但是它居阳位,又与上九阳刚相应,说明六三与上九是一条心的。
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阴退阳回,阳气复生。
○“无咎”:六三之上为艮,代表止于本爻而无继续剥阳之势。
当然,处“剥”之时,虽然得上九相助,也仅能无咎而已,毕竟无“吉”可言。
○“失上下”,:六三处在本卦的五个阴爻的中间,上下各有二阴,唯独它与上九相应,代表它和上九是一条心的,抛弃了上下同类,不与众阴狼狈为奸,一起作恶。
○“失上下也”因为六三于上九正应,她就不必和上下的阴爻打交道,所以称为“失去了上下的小人”六四:剥床以肤,凶。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白话】六四:剥蚀到床上的草席,有凶祸。
象传说:剥蚀到床上的草席,已经迫近灾难了。
【解读】○肤:床上的草席○六四剥蚀到了床面,问题非常严重了,不是“蔑贞凶”,而是直截评断为“凶”,甚至“切近灾”了。
“剥床以肤”,可以说剥到极点了,借以坐卧安身的床快要剥蚀完了,再剥就剥到床上的人了。
六五:贯鱼。
以宫人宠,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白话】六五:鱼贯而来,带领众宫人受宠于君王,没有不利。
象传说:统领众宫人受宠于君王,终究没有责怪。
【解读】○贯鱼:用绳子串起的一串鱼,○剥卦中的五个阴爻,初六、六二、六四这三个阴爻,都与阳爻上九无应无比,故表现出斗争的一面,所以步步进逼剥阳; 而六三、六五两个阴爻,与阳爻上九存在着或应或比的关系,就表现出了依存的一面,甚至含有转化的契机,局势就大不相同了,六三“无咎”,六五“无不利”。
○六五是众阴之长,造反者的首领。
当剥极将复之时,六五意识到把上九再剥蚀掉的话,“复卦”的局面就来了,那时对他也没好处,应该适可而止了,他打算带领众阴一起顺承上九,听命于上九。
预示着“阴复为阳”的契机已经出现,当然是“无不利”的。
上九应该看到这个转变的契机,并应该抓住这个契机。
○六五虽然仍处在“阳剥为阴”的过程之中,但同时已经处在“阴复为阳”的转换之中,所以《象传》说它“终无尤也”。
○实例:六五阶段就好像李自成带领农民军攻克北京之前的阶段,李自成本打算带领农民军向朝廷投降的,但是明崇祯皇帝没看到这一契机,拒绝招安,最后迫使李自成(六五)一鼓作气,继续剥蚀下去,剥掉了整个大明帝国大厦,也剥掉了崇祯皇帝(上九)的性命。
○剥卦各爻始终不离剥的主题,六五亦然。
六五与上九相承比,有投诚的迹象,上九接受其投诚,他们鱼贯而入进入朝廷,得到皇帝的宠信,当官的都想成为宠臣,故曰“以宫人宠”。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
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白话】上九:硕大的果实没有被吃掉,是君子就得到了车子,是小人就剥蚀掉了房子。
象传说:是君子就得到了车子,因为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是小人就会剥蚀掉房子,说明小人终究不可任用。
【解读】○艮为果蓏luǒ,所以称硕果;下坤为舆,为大牛车;上九下面五个阴爻,犹如万民拥戴。
○只剩上九独存阳实,犹如硕果仅存,只剩下这一点点希望之火,结果如何,有两种可能;(一)如果君子能够守住这可贵的一阳,厚待百姓,把握时机,就可以力挽剥势,转剥复阳,在老百姓的承载下,历史的大车载着君王走向希望,整个局势就转危为安了。
(二)如果在此危急关头,让小人扑灭了这仅存的阳气,整个帝国大厦就彻底被剥蚀掉落,国家灭亡了。
○坤为舆,为众,为民。
得舆:意思是君王驾驭民众,得到百姓的拥护。
○可见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上九是君子就可“得舆”;上九若小人,就“剥庐”,整个帝国大厦就彻底被剥蚀掉落,国家灭亡了。
看来上九(君王)的个人魅力特别关键。
○剥卦分析了在正气衰败的严峻形势下,也存在“剥”尽“复”来的契机。
剥卦六爻中,初六、六二、六四这三个阴爻,由于与阳爻上九无比无应,态度最坚决彻底,故步步剥阳,形势凶险,特别要提防。
对于六三、六五两个阴爻,要看到它们具有“含阳”和“承刚”的一面,是要尽力争取的对象,“阴复为阳”的希望正在这里。
而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则是上九这最后独存的孤阳。
星星之火,既可以燃成燎原之势,也有可能被扑灭。
得君子辅佐则存,得小人辅佐则亡。
○朱熹《朱子语类·易十三章》曰:剥之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其象如此,谓一阳在上,如硕大之果,人不及食,而独留于其上;如君子在上,而小人皆载於下,则是君子之得舆也。
然小人虽载君子,而乃欲自下而剥之,则是自剥其庐耳。
盖唯君子乃能覆盖小人,小人必赖君子以保其身。
今小人欲剥君子,则君子亡,而小人亦无所容其身,如自剥其庐也。
且看自古小人欲害君子,到害得尽后,国破家亡,其小人曾有存活得者否?故圣人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
…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若人占得此爻,则为君子之所为者必吉,而为小人之所为者必凶矣。
其象如此,而理在其中矣。
却不是因欲说道理而后说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