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研助手”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科研助手”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影 响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是十分深远的 。
参考文献
大学生有一定 的创 新思 维能力 , 来要 从事 的工 作也 将
和高科技领域相关 ,因此 在传授 知识 的 同时培 养他们 对科 学 的兴 趣以及正确 的思维也是很重 要 的。所 以在绪论部 分 , 可 以多向学生渗透 医学 家或科 学家 取得 的成 就 ,从而 激发
康怀兴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山东 济南 20 5 53 5
【 关键词 】
“ 科研 助手”模式 ,药学 ;学生综合能力 ;培养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57 (02 07 81 2 1)叭 一 03 O 07 一 1
【 中图分类号 】R 9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良好的科研能力将会为学 生今后从事药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毕业专题实习阶段
目 国内外 很多高 校采取 多种 形式 来培 养大 学生 的科 前
研创新能力 ,其 中 “ 研助 手” 模式 就是一 种行之 有效 的 科
方式 。美 国麻 省理 工大学 和哈佛 大学 设立 了很 多的 “ 科 本
生早期研究计划 ” 该计划将教 师 的科研 与学生 的研究 型学 ,
习结合起来 。在 国内 ,“ 科研助手 ” 模式 在高校 、研 究所 、 大型企业 等应用较 为普遍。 2 “ 科研助手 ”模 式的实质
[] 1 李蕴 ,何 秀娟 ,龙军 ,等 . 传统教学结合 P L B 或结合文献汇报在医学免 疫学理论教学 中的应 用体会.中国高 等医学 教育 [ ] 00年 第 8 :5 J ,2 1 期 8

5 9
( 收稿 日 :21.20 ) 期 0 11.5
“ 科研助手 ”模式对学生 的要求较低 ,因此 大一 、大二 等低 年级 的同学有 机会参 与到 科研 工作 中来 ;同时学 生 的
自由度较大 ,学生可 以根据 自身 的需 求进 入不 同的课 题组
如吞 噬细胞 、自然 杀伤 细胞 、补体 系统 的组 成及 功 能 ;然
同学们对于本 课程 的兴趣 。 比如在 学习结 核杆 菌前 ,介绍 该菌是 由德 国微 生物学 家科 赫分离 出 的,幻 灯打 出科 赫 的 照 片,一生所取 得 的成 就等 等 ,让 同学在对科 学家 崇拜佩
力 ,为培养创新 型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 础。
参考 文献
与 目前 国 内高 校 培养 学 生 的科 研 和 实 验 动 手 能力 的
“R 项 目” “ ST 、 毕业 专题 实习 ” “ 战杯 ” 等模 式相 比, 、 挑 “ 科研助手 ”模式具有更 多有利 的特点如 :门槛低 、学生 自 由度大 、灵活性强 等 ;同时 “ 科研 助手 ” 模式 为本科 生 的 择业 、勤工俭 学 、缓解就业压力等提供 了便利 条件 J 。
3 1 门槛低 、学生 自由度大 、灵活性强 .
[ ] 张元 良,王君 明. 培养创新 人才 的有效模式一科 研助手 制 [ ] 1 J .科技
创新导报 ,20 , :29 09 6 4 [ ]郑明华 ,段徐 .学 生科研在 医学生创 新意识培 养中的作 用 [] 中医 2 J.
教育 ,2 1 , 0( ) 5 01 3 2 : 1 ( 收稿 日期 : 0 1 1.4 2 1. 12 )
32 为本科生今后择业 、考研提供宝 贵的见 习机会 .
如果学生对 自己的未来 没有 明确 的规 划 ,经过 充 当科
研助手 ,可 以让 学生 有机会 体验科 研 、感受 科研 氛 围、思 考未来 ,从而为将来 的择业提供很好 的见 习机会 。 3 3 在勤工俭学 同时 ,提 高 自身 的综合 能力 . 与单纯 的勤工 俭学 不同 ,科研 助手 除 了拿 到相应 的经 济报酬之外 ,最重要 的是 自身 的综合 能力得到极 大的提升 。 “ 科研助手 ”为学生提供 了一个平 台,它为学生提供 了 自主 的 、探索 的、综合 的学 习锻炼机 会 。科研 助手通 过参 与实 验 、课题项 目等科 研活 动 ,充分 调动其 学 习的主动性 和积
后讲特异性 免 疫 应答 及 其 调 节 ,包 括 :抗原 、抗 原 呈递 、
抗体 、 免疫调 节 等 ;最 后 讲 临床 免 疫 部 分 :如 超 敏 反应 、 免疫学应用等 ,这样 可 以使 教学 内容 更 为紧凑 , 络更 加 脉
清晰 。 5 对学 生科 学思维的培养
服的同时喜欢上这 门学科 。还可 以介绍 一些先 进 的实 验技 术 ,比如单克隆 抗体 的制备 过程 ,扩 宽学生 的思 维 ,这种
进行学 习和锻炼 ,因此 ,“ 科研 助手”模式对开 阔眼界、拓 宽知识 面有一定 的帮助 。
外 ,本科生很少有机会或渠道 参与到系统 的科研 活动 中。同 时,科研能力的培养凭课堂教育或实验室 的基本操作是远远 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1 “ 科研 助手”模 式提 出的背景
科研助手 的实 质就是让学生参 与科研活动 。通过科研 , 导师在指导学生科 研 的过程 中发现 和解 决 了新 问题 ,对 教 学与科研起 到 了促 进 的作 用 。对 学生 来说 ,能 把 自己所 学
的理论知识应用 到 实践 中 ,通过 实 践检 验 、巩 固、提高 理 论认 知 ,是一个理 论 到实践再 到 理论 的循环 提高 过程 。学
极性 ,激发科技创 新 的热情 ,培 养科研 兴趣 ; 实践 中发 在 现问题 、解决问题 ,把学习 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 4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就业压力 . 目前 ,针对本科生就业激烈 的竞争 ,“ 科研助手” 模式 能提供一些短期的工作 岗位 ,时 间期 限一般为 1— 3年 ,因 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
4 结 语
生通过系统 的科研 训练 ,能 提高 文献 检索 能力 、数 据整 理 和分析能力 ,加强 了计 算机 、专 业外 语及 数理统 计 软件 等 工具的应用 ,对学 生今 后毕业 论 文 的顺 利 开展 和考研 、就
业提供 了过渡性平 台。 3 “ 科研助手” 模式的特点
“ 科研助手” 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的重要途径 ,它不 仅 可以激发本科生参 与课 外科技 活动 的热情 ,而且可 以减 轻科研 任务较重 的教师 的科研 压力 ,使教 师在减 少许 多辅 助性 工作的同时 ,将学 生的综 合能 力最大化 。通过 “ 研 科 助手”模式 的实施 ,使学生更深 刻的理解 和掌握基本理论 、 基本原 理和基本操 作 ,培养 学生 分析 、解决 实际 问题 的能
学 术 探 讨
Ac e e su y C d td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lo tnm dc e ad eho hr ay hns oma feho e in n tnp am c i ・ 3・ 7
“ 科研 助 手 " 模 式 对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的 培 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