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突破技巧培训

思维突破技巧培训

思维突破技巧培训思维突破技巧培训思维突破技巧培训讲师:谭小琥谭小琥老师老师介绍:品牌策略营销专家清华大学特邀讲师世界华人500强讲师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企业教练()授课风格: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谭老师的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有效,使我们受益很多。

——中国移动集团讲师风格个性化,易听;易懂;易执行。

推崇实务操作、亲历案例分享、实战经验传导。

——中海石油谭老师是集演说家、战略家、学者型于一身的魅力讲师!——联邦家居——南方石化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

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电话事物总是在运动中存在,世界总是在运动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军事家孙子曾说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汉初文人贾谊在《鹏鸟赋》中云:“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世间一切都在变化,正由于如此,我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也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如果说前边所介绍的发散型、收敛型、立体型等思维技巧,是从静态的角度论及了人们的思维活动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转入从动态的角度来介绍思维技巧了。

所谓动态型思维技巧,着眼思维的流变和发展,实际上是一种运动的,不断调整的、不断优化的思维活动。

它的根本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因此,它也是我们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技巧。

第一节联想一、原理客观世界既是运动发展的,又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存在的事物。

而各种联系着的事物,又必然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并由此形成各种动态型的联想形式。

列宁曾深刻指出:“要想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联想法正是这样一种把握、研究事物联系的思维技巧。

广东海康县药品公司在研究人造牛黄的过程中,从人造珍珠得到联想的启示。

人造珍珠是由碎粒嵌入河蚌的体内,河蚌分泌出粘液包住摩擦而成,这和天然牛黄的形成过程十分相似:牛胆囊里进了异物后,以它为中心,周围凝聚许多胆素的分泌物,逐渐就形成了牛胆结石——牛黄。

于是他们对牛施行了外科手术,在胆囊里植人异物,经过一年的实践,果然从牛胆里取出结石——人造牛黄。

联想技巧中的关键要素是“焦点”。

故此,国外专家也称其为“焦点法”()。

这是由美国学者怀廷提出的;即指人们将所要认识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焦点”,然后通过联想的形式,把若干其他对象集中到这个“焦点”上,以便形成新的观念,或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等等。

所以,联想法指的并不是无目的、无规律的胡想、乱想,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联系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运用具体思维技巧的科学的联想。

二、实例1. 在具体思维过程中,可围绕“焦点”,通过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等,组成一个完整的联想思维过程。

(如图)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焦点如图所示,围绕“焦点”,首先可运用接近联想进行思维活动。

所谓接近联想,就是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接近的事物之间形成的联想。

由于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所以时间上接近的事物,总是和空间上接近的事物相互联系着的,反之亦然。

一提起火烧赤壁,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三国演义》,周瑜、曹操等等。

因为,他们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接近因素。

如果提起火烧圆明园,你则会联想到八国联军、慈禧太后等等。

门捷列夫也正是应用这种接近联想,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制成元素周期表。

他认为,化学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可按一定次序排列,按次序排列的元素经过一定的间隔(周期)它们的某些主要属性就会重复出现。

而在每一间隔范围内一定的属性是逐渐变化的,如果这种逐渐性为突然的跳跃所中断,那就一定应该有个未知的元素存在,来填补这个空位。

门捷列夫靠上述接近联想(空间接近),提出了关于元素周期的大胆设想。

后来,经过实验验证理论计算,证实了这种设想是正确的。

2. 也可运用相似联想进行思维。

相似联想就是“在性质上或形式上相似的事物之间所形成的联想。

”我国著名思维学家张光鉴先生认为:“大至宇宙星系之间,小至每个原子运动形式都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

”因此,相似思维是普遍存在的,它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他举例说道:客观世界到处是相似的痕迹和联系。

即使是人类科学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都如同史学家惊叹的那样,“呈现着惊人的相似”。

比如,大多数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经历过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等。

社会形态都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等。

不但社会宏观的发展过程有如此之多的相似,就连许多理论和技术应用过程中,人们也常常使用相似联想进行创造性活动。

例如,人们由于蒸汽推动壶盖运动产生的相似联想而发明了蒸汽机。

人们又把蒸汽机装在车上出现了火车,装在船上出现了轮船,用蒸汽机带动纺织机,出现了动力纺织机,装在动力厂发出了强大的电力,使生产力为之飞跃发展,从而出现了文明史的最有意义的一次产业革命运动等等。

3. 以“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这个问题为例,我们用螺旋形贝壳来当做思考的相似物,做强制性的相似联想。

贝壳的属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相似性螺旋形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直线型的思考过程,而是需要归聚的焦点天生自然的创造性思维来自人类天性坚硬的即使最困难的难题也能由创造性思维加以解决中间是空的创造性思维能透视人类的躯壳圆形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一端开口非创造性思维只产生一种思路看起来象弹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弹性的思考,思考越是伸展,潜能就越能发挥。

图案有催眠作用创造性思维消耗人的精神扩展的外形创造性思维扩展人的心胸很大的开口创造性思维对一切开放天然的美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美丽天性的一部分上面就是螺旋形贝壳的特性,引发我们对“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这个问题产生的一些新的领悟。

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是明显的,哪些是相似的,哪些是新观念。

4. 对比联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技法。

所谓对比联想,亦称相反联想,是指具有相反特征的事物或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所形成的联想。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白天想到黑夜,从水想到火,从高想到矮,从大想到小,从真善美想到假恶丑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就有“反对为优,正对为劣”的创作主张,所谓“反对”就是指将相反的事物相互映衬的一处创作形式。

许多诗人正是利用这种对比联想,遵循“反对”的这种“思路’来进行的。

比如,《曲江对酒》诗云:“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这一“落”一“飞”,就把春天野外丽景的喧闹刻划得入木三分,异常生动了。

唐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意思是说,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是万木皆春。

这既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也正是对比联想的杰作。

所以,应用对比联想,即反衬手法,进行文艺创作,特别是描写人物更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更高境界的审美联想和享受。

比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并不那么和谐对称,大作家梅里美笔下的卡门并不那么完美无缺,大文豪雨果塑造的卡西莫多并不是什么美男子。

但是,在读者和观赏者的心目中,“思想者”却那么深沉迷人,卡门却那样美丽动人,卡西莫多却那么善良感人,以至使人们感到他们是具有无限魅力的完美艺术形象,就象“维纳斯”不会因断臂而损坏她那完美的艺术形象一样。

这样,均显示了对比联想的重要作用。

5. 还可围绕“焦点”进行串想。

所谓串想,就是按照某一种思路为“轴心”,将苦干想象活动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有过程的,并且是动态(发展)的思维活动。

在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可清楚地看到上述思维技法的应用。

爱因斯坦在作了大量的基础准备、理论积累之后,运用串想思维技巧进行了他的理论创造。

他是这样进行串想的:首先,他想象在所有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即光速的不变性)。

接着,他又想象,在所有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自然定律都是相同的。

于是,最后他就想象到光线在引力场中会发生弯曲。

就这样,在一系列丰富联想之后,爱因斯坦再把各种联想有机地“串联”起来,揭示出宇宙发展的最深刻逻辑关系,并由此创立了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思维活动,正是表现了一个完整的联想思维过程。

为此,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只有不断使自己的思维从已存在的一点出发,或从已知事物的相似点,相近点或相反点出发,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新的看法,世界由此才会得以前进。

三、思考题1. 概念联想练习:找出“天空”和“茶”之间的联系。

找出“木材”和“皮球”之间的联系。

找出“高山”和“烟囱”的联系。

2. 焦点联想练习:钢材橡皮水豆腐椅子找出焦点上面事物的特性,然后与焦点进行联想组合3.与“灯泡”的特性相联系,思考“椅子的设计”。

答案:1例:四步联想,天空-大地,大地-水,水-喝,喝-茶。

2例:坚硬的椅子、有弹性的、可漂浮的、柔软的椅子。

3例:强制型联想:玻璃的椅子、薄椅子、球形椅子、螺旋式插入组装的椅子、电热温的椅子、电动椅子、有治疗作用的椅子……第二节归谬一、原理归谬法是一种人们在处理矛盾冲突的情景中注意思维取向的技巧。

具体讲,就是要思考冲突双方协调一致的地方有哪些,再看看不协调一致的地方有哪些,看某种推论是否导出荒谬的结论、论题是否成立、是否矛盾等等,根据对诸种问题的综合分析来作出判断。

二、实例1. 张飞审瓜。

恶绅姚得宫想借诬陷民女偷了他家的西瓜之机,达到调戏侮辱民女的目的。

官司打到了张飞那时,张飞一改过去鲁莽的性格,仔细地“审”起瓜来。

双方论争的焦点和中介是“西瓜”。

那么在“西瓜”这一中介物上,应找到姚和民女之间协调一致的地方,那就是作为有活动能力的一般人来说,均可以把西瓜拿走。

但结果却是姚得富在公堂上尽管心计用尽,累得满头大汗,却无论如何也拿不走三个大西瓜。

两手空空的姚尚且如此,怀抱小孩的民女,又怎么可能用手抱走三个大西瓜呢?二者“不协调一致”的地方立刻就显示出来了。

恶绅只好认罪受惩。

2. 理论上的证伪有这样几种形式:A)、证明对方理论或观点和人们公认的正确理论或观点相违背;B)、证明对方的理论或观点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C)、证明对方的理论或观点一旦成立那就必然出现某种差错,造成损失或产生荒谬的后果。

比如,要证明“上帝是全能的”这一论断的虚伪,有人间了这样一个问题:“上帝能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吗?”这个问题的思路很巧妙,由此推出的两种互相矛盾的情况却证明了同一个观点:上帝不是全能的。

(1)如果上帝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上帝不是全能的(因为有一块石头他举不起来);(2)如果上帝不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上帝也不是全能的(因为这样的一块石头他创造不出来)由此可见,不管上帝创造成不成,他都不是全能的,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原论题的虚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