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材料性能与测试课件-第三章材料的冲击韧性和低温脆性-2014
材料性能与测试课件-第三章材料的冲击韧性和低温脆性-2014
1、剥落破裂 压缩应力波在 材料表面反转转变 为拉伸应力波作用 造成的。
36
6
2、绝热剪切破坏
冲击速度大于600m/s时,发生绝热剪切破坏。是材料在 高速压缩载荷下所产生的两个效果完全相反的过程相互作 用的结果。一方面,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提高而增加(加工 硬化),另一方面,随着应变速率增加,塑性变形局部化倾 向加大。在塑性应变集中区转化为热,导致该区域软化。 当材料软化倾向大于硬化倾向时,局部的软化进一步促进 变形集中。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局部温度剧升,有时甚 至超过相变温度。由于应变速率很高,这一过程进行得很 快,可视为绝热过程。
25
韧脆转变温度tk反映了温度对韧脆性的影响,它 是安全性能指标,是从韧性角度选材的依据之一。 对于在低温服役的材料,最低使用温度高于tk,二 者之差愈大愈安全(差20-60℃)。
铁素体(体心立方)、奥氏体(面心立方)和奥氏体钢
26
3、影响材料低温脆性因素:
1) 晶体结构的影响:bcc、hcp有,fcc没有 原因:加载后屈服速度差别。前者有迟屈服现象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随着应变速率增加,
材料的塑性变形抗力 (流变应力)增加。
图3-9 不同应变速率下 的应力-应变曲线
35
OYF为应变速率趋 于无穷大时的应力应 变线,代表材料本构 方程中与时间无关部 分;终点连线FTR代 表材料在不同应变速 率下发生断裂的临界 条件。
高速载荷下的断裂
高速冲击载荷下材料的断裂机制不同于准静态。 实际应用上高应变冲击下拉伸断裂少见,常见的是 冲击压缩,如材料表面的撞击、炸药爆炸、子弹或 者炮弹击中靶子等。
§目 录
许多机件工具模具受冲击载荷作用,如火箭的发 射、飞机的起飞降落、材料锻冲加工、防弹材料等, 本章介绍材料承受冲击载荷的实验方法、特点及指 标。
§3.1 冲击弯曲实验和冲击韧性 §3.2 低温脆性 §3.3 落锤实验
1
2
§简介
高速作用于物体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与 静载荷的主要区别:加载速率不同。形变速率 (单位时间内的变形量)可间接地反映出加载 速率的变化。
通常取结晶区面积占整个断口面积50%时的温度为tk
含锰1.39%低碳钢板冲击试验结果 (a) 冲击值-温度曲线;
23
(2b4 ) 断口纤维区面积%-温度曲线;(c) 载荷-挠度曲线及断口形貌
4
在10℃时,断口为100%纤维区,冲击值 很高,韧性状态;温度降到-25℃时,冲击 值下降一半,断口也出现将近一半的结晶 区,处在韧性向脆性转折的过渡状态;当温 度再降低至-80℃时,冲击值非常低,断口 为100%的结晶区,为完全脆性状态。
3
蠕变、准静态试验从热力学上看属于等温过 程。动态试验变形速率高,热力学绝热过程。以 Hopkinson压杆为主要方法的冲击试验的应变速 率在102-104/s量级。超速冲击试验的应变速率 为104-108/s量级,采用轻气炮装置,弹体撞击 实现。
4
Hopkinson钢丝冲击拉伸实验
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变形和断裂 不同于准静态载荷。 Hopkinson父子在19世纪初进行了 钢丝冲击拉伸实验,证明: 1)钢丝拉伸断裂处不在接触处A, 而在悬挂处B; 2)动态屈服强度约为静态屈服强度 的2倍; 3)钢丝在1.5倍静屈服强度下经100 微秒后才发生屈服,说明在动态载 荷下有延迟屈服现象。
GH-Gh=AK 冲击吸收功(AKU和AKV)
8
9
10
一次冲击弯曲特点 实验简单易行,广泛应用;反应材料 冶金质量和热加工质量;评价冷脆倾 向,测定韧脆转变温度;
11
2. 多次冲击试验-冲击疲劳
冲击次数大于105次时,试 样破坏具有典型的疲劳断口 特征,冲击损伤积累结果。 A-K曲线:冲击功和冲 断次数曲线,反比关系 采用落锤式冲击实验 落锤式冲击实验:球、重 锤或者投掷枪由已知高度自 由落下对试样进行冲击,测 定使试样破裂所需能量。比 摆锤式更符合多冲实际。
31
船身一分为二断裂的Schenectady号油轮
32
低温脆性的利用
低温粉碎技术 例:废钢重熔前需要粉碎,电弧 切割法能耗大,效率低。使用低温粉碎时,只需使 粉碎温度低于废钢的韧脆转化温度,废钢就变得像 玻璃那样易碎。为了达到此温度,可将废钢浸泡在 液氮中,或用低温的氮气冷却。低温粉碎技术还可 以用来粉碎其他许多金属如锆、钛合金,只需遵循 温度低于该金属的韧脆转化温度的原则即可。 新型器件 具有明显韧脆转化温度的金属往往在 低温下才发生。有没有室温附近有明显韧脆转化的 材料,通过简单的温度改变影响材料的脆性,制造 新型炸弹、逃生门、温度报警控制器等?
相对形变速率又称为应变率(单位时间内应 变的变化量)。
实践表明:应变率在10-4 ~10-2S-1内,金 属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变化,可按静载荷处 理。当应变力大于10-2S-1时,金属力学性能将 发生显著变化。为了评定金属材料传递冲击载 荷的能力,揭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 行为,需要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试验。
15
2. 由于高应变速率下应力水平比较高,许多位错 源同时起作用,结果抑制了单晶体中易滑移阶 段的产生与发展。
3. 高应变速率增加了位错密度和滑移系数目,出 现孪晶,减小了位错运动自由行程平均长度, 增加了点缺陷的浓度。
金属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塑性变形难以充分进 行。冲击载荷作用时塑性变形则比较集中于某 一局部区域,反映了塑性变形不均匀。这种不 均匀限制了塑性变形的发展,导致脆性。
船体由10 张30 英尺长的高含硫量脆性钢板焊接成。 船在冰水中撞击冰山,钢板变脆,焊缝变脆,船体产 生长裂纹,海水涌入使船迅速沉没。
30
5
1954 年冬天,在爱尔兰寒风凛冽的海面上航行 的英国32000吨的“世界协和号”油船,突然发生 船体中部断裂并沉没。原因也是材料的冷脆。
左面的试样取自海底的Titanic号,右面的是近代船用 钢板的冲击试样。由于早年的Titanic 号采用了含硫高 的钢板,韧性很差,特别是在低温呈脆性。所以,冲击 试样是典型的脆性断口。近代船用钢板的冲击试样则具 有相当好的韧性。
4) V15TT:以AKV=20.3N·m对应的温度。
2、断口形貌法:
特点:由纤维区F、放射区(结晶区)R、剪切唇S组成。 与拉伸断口的区别:t不同,相对面积不同。 冲击实验后绘制(结晶区面积R~t曲线)
拉伸断口和冲击断口的形貌示意图
21
22
5) 50%FATT(FATT50,t50 Fracture appearance transition temp):
5
若钢丝只发生弹性变形,其伸长正比于冲击产生 的应力并且与时间无关,在冲击过程中不发生其它能 量损失,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冲击拉伸时钢丝 内的最大应力σmax和钢丝末端的位移Y分别为:
括号的前项分别表示了静载下的应力和伸长,括 号内的项表示了冲击载荷的影响,称为冲击系数。
max
P S
(1
料对大能量冲击破坏的缺口敏感性。
14
二、冲击脆化
冲击载荷和静载荷失效相同点: 过量弹性变形、过量塑性变形和断裂.
冲击载荷和静载荷失效不同点: 变形速率不同; 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局部区域。
冲击脆化具体原因:
1. 在高应变速率下,瞬时作用于位错上的应力高,结果 位错运动速率增加。位错运动速率增加增大派纳力,因 为运动速率越大,则能量越大,宽度越小,故派纳力越 大。结果滑移临界切应力增大,金属产生附加强化。
淬火马氏体
低温回火马氏体
28 中温回火屈氏体
高温回火索氏体
拿破仑的纽扣-低温脆性的危害
1812年,拿破仑兵败俄罗斯。原因战线拖得长、后勤 供应不上。但加拿大化学家潘妮·拉古德所著《拿破仑 的纽扣:改变历史的16个化学故事》写道:军扣的脆性 不容忽视;
军服采用锡制纽扣。锡有3种同素异形体-白锡、脆锡 和灰锡。常温白锡四方晶系,7.31g/cm3。-13.2℃白 锡成粉末状的灰锡。灰锡金刚石形晶系,5.75g/cm3 。 温度降低锡先现粉状小点,然后小孔,最后断裂。衣服 敞开许多士兵冻死冻伤。“毫无疑问,1812 年寒冷温 度是造成拿破仑征俄大军崩溃的主要因素,锡在低温度 下的脆性,也是士兵被迫披上这些古怪衣服的原因。”
13
冲击韧性
1) 冲击韧度或冲击值a KU(aKV): 用试样缺口处截面FN(cm2)去除AKU(AKV)。即 aKU(aKV)=AKU(AKV)/FN
2) 工程意义: ① 反映出原始材料的冶金质量和热加工产品质
量;分析断口判断缺陷; ② 测定材料的韧脆性转变温度; ③ 对σs大致相同的材料,根据AK值可以评定材
绝热剪切带可分为变形带和相变带。变形带晶粒严重畸 变,但结构未变;相变带结构变化,常称为“白亮带”。 在钢中它其实是未回火的马氏体。当绝热剪切变形发展到 一定程度后会沿着绝热剪切带产生裂纹,材料破坏。
12
冲击功
A
冲断周数 K
多次冲击曲线
2
3、冲击变形断裂特点
冲击载荷下,塑性变形集中在某些局部 区域,极不均匀。
冲击载荷下:应力水平较高,许多位错 源同时启动,抑制易滑移阶段的产生和 发展;增加位错密度,减少位错运动自 由行程增加点缺陷浓度等。导致强度提 高。
塑性与韧性随应变率增加而变化的特征 与断裂方式有关。正断:减少;剪断: 不变或提高。
1 2hES ) PL
Y PL (1 1 2hES )
SE
PL
6
1
§3.1 冲击弯曲实验与冲击韧性 一、冲击弯曲实验
1.一次冲击弯曲试验
试验原理:摆锤冲击试验机; 缺口试样[U型和V型];
测试标准:GB229-84和GB2106-80
7
举至H的位置(位能为GH)-释放摆锤-冲断试样 -摆锤至h的位置(位能为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