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标准
SEPD 0506-2001
实施日期2001年7月24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液硫管道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3 页
目次
1 总则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2 液硫管道
2.1 一般要求
2.2 液硫管道的布置
2.3 液硫蒸汽夹套管道的供汽与排液
1 总则
1.1 范围
1.1.1 本标准对硫磺回收装置中的液硫管道和液硫蒸汽夹套管道的设计,以及其供汽与排液管的设计,进行了规定。
1.1.2 本标准适用于硫磺回收装置中的液硫管道和液硫蒸汽夹套管道的布置。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SH 3040(SHJ 40)《石油化工企业蒸汽伴管及夹套管设计规范》
SH 3041(SHJ 41)《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SEPD 0001 《配管设计规定》
2 液硫管道
2.1 一般要求
2.1.1 液硫管道设计应符合GB 50316、SH 3012、SEPD 0001及SH 3040
(SHJ 40)中的有关规定。
2.1.2 所有的液硫管道应采用夹套管道,管道上的阀门、法兰也相应采用带夹套的阀门(如夹套旋塞阀、夹套蝶阀等)和夹套法兰。
夹套宜采用蒸汽加热。
2.1.3 夹套管的内径不应小于DN40,以便于液硫管道堵塞时清扫。
2.1.4 液硫蒸汽夹套管道的内管应采用无缝钢管、套管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
在夹套中与内管材质不同,而两者热胀差异产生的热应力超过其许用应力时,则可改用同种材质或膨胀系数相近的材质。
2.1.5 当套管与内管介质的温差大或材质不同时,应对夹套管管系进行温度应力校核,夹套管管系热应力应按SH 3041(SHJ 41)的要求进行计算。
2.1.6 液硫管道确需拐弯进入液硫贮存设备时,应设置四通或法兰接口作为液硫管道清扫口。
2.1.7 液硫蒸汽夹套管道应采用分段设计,每段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6 m。
管段间采用蒸汽夹套法兰连接以便于夹套管的检修拆卸。
2.1.8 法兰式夹套的焊缝应进行100%射线照相检验,其质量不应低于Ⅱ级。
2.2 液硫管道的布置
2.2.1 由于液体硫磺凝固点较高(一般为121℃),极易冷凝成固体硫磺而堵塞管道,因此液硫管道应尽可能短、减少拐弯、避免死角,且不得出现袋形管段。
2.2.2 装置内液硫管道水平布置时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坡向液硫接受设备。
液硫蒸汽夹套管道内管中液硫的流动方向应与管道坡向一致。
2.2.3 距离较长的压力输送液硫管道应有不小于1%的坡度,管道的坡向应顺向坡至液硫的接受设备或反向坡至液硫发送设备。
2.3 液硫蒸汽夹套管道的供汽与排液
2.3.1 夹套管中的蒸汽由套管上部引入,冷凝水由套管下部排出,且应在坡向的低点处设置疏水阀。
2.3.2 夹套管道的供汽管及排凝管应分别设置切断阀。
2.3.3 夹套管道管段间连接处的水平跨越管宜在底部切线方向进出。
夹套管法兰的跨越管应采用法兰连接。
2.3.4 每一夹套管伴热系统应单独设置疏水阀。
2.3.5 在液硫蒸汽夹套管较集中的区域宜采用集中供汽的办法,设置蒸汽集合管,各蒸汽夹套的供汽由集合管的上方接出并分别安装切断阀和排液阀,集合管底部应设置疏水阀及排液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