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账务处理子系统实验报告

账务处理子系统实验报告

账务处理子系统实验报告账务处理子系统概述账务处理子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以凭证为原始数据,通过对凭证的输入和整理,完成记账、结账、银行对帐、帐证表的查询和打印,系统服务和系统管理等工作。

账务处理子系统的特点1.规范性强,一致性好:采用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

2.综合性强在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起核心作用:其他子系统仅反映供产销过程中某个经营环节或某类经济业务。

而账务处理子系统的计量单位为货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能接受其他子系统传递数据。

3.控制要求严格,正确性要求高:由于报表给有关信息使用者,所以必须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结果的真实性,因此要对凭证严格控制。

账务处理子系统的战略目标1.及时、准确地采集和输入各种凭证;2.高效、正确地完成记账过程;3.随时输出各个时期内任意科目发生地所有业务,各个会计期地报表;4.建立账务处理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地数据接口,实现会计数据地及时传递和数据共享;5.辅助核算功能。

账务子系统处理分析手工账务处理数据流图分析计算机账务处理数据流程图分析计算机与手工账务处理流程的区别1.数据起点和终点不同:手工数据的起点是原始凭证,数据的终点是会计报表;计算机方式下数据的起点是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和机制凭证,数据的终点是帐簿和报表。

2.数据处理方式不同:手工方式下记账凭证由不同的财务人员登入帐簿。

计算机方式下由账务处理子系统完成数据处理。

3.数据存储方式不同:手工会计数据存放在纸上;而计算机方式下以数据库的形式存放在磁介质物质上。

4.无账账核对的必要:手工方式下需对帐,计算机方式下无须对帐。

5.会计资料查询统计方式不同:手工方式下找出相关资料;而计算机方式下使用查询功能;6.改变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输出方式;7.记账的含义不同:手工方式下记账是将凭证登记到各个账簿上;而计算机方式下则是更新汇总文件。

账务处理子系统设计账务处理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初始化模块的设计一、初始化的定义:指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转化为电算化会计软件过程中所做的初始化工作。

二、手工整理阶段1.整理会计科目;2.准备各科目的期初余额和初始化资料;3.对会计人员重新分工;4.准备电算化会计所消耗的材料。

三、科目设置:将会计核算中使用的科目逐一按要求录入计算机中,并将科目设置的结果保存在科目文件中,实现对会计科目的管理(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

凭证模块设计记账凭证在计算机账务处理中的三种类型(按来源不同分类):1.人工凭证:由人工根据原始凭证进行处理后编制记账凭证录入;2.机制凭证:指已经实现计算和处理的业务子系统对原始凭证进行处理自动产生凭证;3.派生凭证:指账务处理子系统自动产生的记账凭证。

二、记账凭证的内容及要求:1.日期:指凭证的填制日期。

系统日期≥填制日期>启用日期日期随凭证号的增加而增加,日期≥上次填制的最后一张凭证日期,不能插入凭证。

2.凭证号:用类别+顺序号。

顺序号由系统自动编号,根据上张编号+1;每做完一张可自动加一号,增加下一张;凭证到了一定长度自动编制分单。

3、摘要:对经济业务的简单说明。

每条记录都有(摘要不能为空)。

4、会计科目:借贷方科目(科目代码)。

输入的科目必须是下级科目,否则为非法科目;科目库中由该科目;和凭证类型相同;输入科目代码,显示的是文字科目;输入科目时可联查科目库。

5、金额: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系统自动检测。

6、附件:原始凭证的张数。

7、各种签章:经办人员的签字。

目的判断记账凭证的当前状态;制单、审核、记账;制单≠审核。

三、输入格式设计1.手工记账凭证的格式:常用的是收付转凭证和记账凭证。

2.计算机帐账处理子系统设计:采用通用凭证的格式;区别收付转凭证通过凭证的编号(类别+编号);科目有辅助核算资料录入采用弹出窗口设计;凭证的宽度:以共性为主;凭证的长度:长度超过默认自动编分单号。

四、不同凭证的不同输入方式:1.人工凭证:由会计人员通过键盘输入2.机制凭证编制方式由两种:1)各业务子系统根据会计上的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后,按标准的格式直接编制记账凭证,存在本系统,供账务处理子系统调用。

2)专门建立一个自动转账子系统,各子系统按会计上的要求按一定格式对数据进行“粗加工”,经“粗加工”的数据汇集于自动转账子系统,编制记账凭证。

3.派生凭证:根据账务处理子系统中已入账的凭证按事先转账定义,根据定义中的公式取数,形成记账凭证。

⑥平衡校验法:利用数据之间的平衡相等关系检查输入错误。

五、审核方式1.静态检验法:输入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出来,通过目测与原记账凭证核对来检查错误的发生.2.二次输入检验法:同一批数据输入两次由两个不同操作员来操作通过计算机自动比较两批数据是否相同检查错误的方法.记账和结账模块设计一、记账:根据记账凭证文件或临时凭证文件中已审核的凭证自动更新帐务数据库文件,得到账簿和报表所需的汇总信息和明细信息。

未审核的凭证不能记账;上月未结账,本月不能记账;期初余额调节表不平,本月不能记账。

二、记账处理过程:1.对凭证文件中的记录进行平衡性检查。

2.保护记账前的状态:将记账前的所有数据备份到硬盘目录。

3.开始记账:打开“科目文件”、“临时凭证文件”、“汇总文件”、“历史凭证文件”、“企业银行对帐文件”。

4.从“临时凭证文件”中取带有“已审核”标志的记录,以该记录的科目代码取“汇总文件”中查找相应的记录,用数据更新“汇总文件”的本期借贷发生额或累计借贷发生额,并逐步更新该科目上级科目文件的发生额及余额。

5.如果取出科目性质为“银行对帐”,将该记录追加到“单位银行对帐文件”中。

6.将该记录复制到“历史凭证文件”中并做已记账标志。

7.在临时凭证文件中将该记录也做已记账标志,返回4,如果该临时凭证文件中没有已审核凭证,则在“临时凭证文件”中删除带已记账标志的凭证记录。

8.关闭所有文件,记账结束。

三、结账:结束本期账务处理工作,不能再增加、修改凭证并对本月业务进行任何操作或修改。

月结:每月结一次帐;年结:每年度结一次帐,开设新的账簿将上年的余额转到下一年度。

结账处理步骤:1.保护结账前状态;2.结账前的检查工作:1)本月还有未记账的标记的凭证,本月不能结账;2)检查上月是否未记账、结账,本月不能结账。

账表输出设计一、帐表输出模块:(一)功能:根据企业管理及会计制度的要求,对账务数据库文件进行排序、检索和汇总的处理,最后输出账表。

(二)内容: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综合查询。

(三)方式:打印、屏幕显示、软盘输出。

二、日记账模块设计:根据会计人员输出的日期、会计科目自动从汇总文件中和历史凭证文件中提取数据,经过加工后输出的日记账。

(一)格式:三栏式或复币式。

(二)处理过程:1.输出日期和科目代码;2.打开日记账文件;3.输出表头;4.输出表尾,每天打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三、明细账模块设计:(一)格式设计: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二)处理过程:四、总账输出:根据用户要求的会计科目、日期自动从汇总文件中提取数据并输出总账。

(一)格式:三栏式或发生额及余额表。

(二)处理过程:1.输出日期和科目代码;2.打开汇总文件;3.输出表头;4.输出表尾,结束。

银行自动对账设计一、银行对帐:银行记载的银行存款收付记录(银行对账单)和单位自己登记的银行日记账相互核对,银行与企业间由于记账时间不同或其他原因会形成一方已记录的记录另一方未记录。

(未达帐的原因:时间上的耽误和记录上的错误)二、银行对帐模块的功能:(一)初始化余额调节表的录入;(二)录入银行对账单;(三)自动对帐:由计算机自动在“单位银行对账文件”和“银行对账文件”中寻找完全相同的经济业务进行核对或勾销;(四)手工对帐:对自动对帐的补充;(五)输出对账结果:输出余额调节表;(六)删除已达账:从“单位银行对账文件”和“银行对账文件”中删除已勾销记录。

系统服务设计1.会计数据备份:将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复制到软盘上,以保证在硬盘上的数据发生故障时能及时从软盘上恢复正确的数据。

2.会计数据恢复:将备份在软盘上的数据恢复在硬盘上,与备份相反。

3.系统维护:自动对磁盘空间进行管理,对数据库文件重建、索引,清除病毒。

4.修改口令。

账务处理子系统实施账务处理子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切换、运行和维护。

物理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目标做好系统选型。

在程序设计中,应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理解性、和开发效率。

划分模块时,应当以基本功能的实现作为依据,尽可能增加模块的独立性,减少模块间的信息耦合。

同时,还应当注意采用合适的开发工具,如CASE工具,为系统开发提供完整的工具和环境。

系统切换是系统实施的最后阶段,一般有直接切换、试点切换、并行切换等方式。

系统运行中要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

心得体会经过课堂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上机实验的程序演示和相关资料的查询,并以账务处理子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为落脚点,理解和掌握了信息管理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和信息系统软件的演示,让我深切感受到关系信息化的便利和效率,让我明白了未来管理发展的方向必然是信息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