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方案 最终修改

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方案 最终修改

路基填筑施工首件工程(K469+274.457-K469+719.45右幅)路基基底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K469+274.457-K469+719.45右幅路基基底冲击碾压试验段编写单位:河北燕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石安改扩建KJ8合同项目经理部编写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河北燕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KJ8合同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二年六月四日第一章工程概况1.1 概况本试验段起讫里程K469+274.457-K469+719.45左幅,长444.993 m,位于磁县服务区南,试验段尾端与马义公路相接,交通便利。

该段填筑高度(不含路面结构层)为1.637~2.364m,填方边坡坡率为1:1.5。

第二章试验段的目的、图纸要求2.1试验段目的本次试验段的冲击碾压要达到以下目的:1)确认采用的冲击压路机型号是否合适;2)冲击碾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3)确定冲击碾压的合适施工工艺;4)确定图纸设计的变数能否满足压实要求。

2.2 图纸设计要求路基基底进行冲击碾压,采用的压实遍数为20遍,速度12-15Km/h。

改扩建段路基为减少新旧路基差异沉降,下路床及路基压实度均较规范提高1个百分点,路基基底压实度要求为91%。

第三章施工方法、施工顺序3.1 施工方法3.1.1 施工准备本试验段内,原老路排水沟底含水量大于30%,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对排水沟下挖50cm进行了掺灰处理。

处理后,排水沟沟底经碾压无翻浆现象,继续回填3层素土至原地表,填筑30cm素土检测压实度合格后,进行冲击碾压。

3.1.3 沉降观测点布置根据路基填土冲击碾压工作段的长度,按以下要求布设沉降和压实度检测断面。

冲击碾压工作段长度400m,并设置十个检测断面,40米一个断面。

沉降检测每个断面布置2个检测点, 检测点标志采用埋设铁钉,系红布条标示,埋设位置如下图所示:路基冲击碾压沉降观测断面1)图中“○”为高程检测点,“■”为高程和距离固定桩;2)测量时,各点位置准确量取,压实度检测在图中各点周围2m内检测;3)在碾压过程中按照检测方法每5遍检测一次压实度及沉降,并详细记录数据,待碾压完毕后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最佳碾压数据以指导冲击碾压;4)质量控制与检测以冲击压路机碾压遍数为主,相应检测沉降量及压实度。

(1)沉降量:沉降量应每隔40m测左中桩、左边桩在冲击前及每冲压5遍后的标高,并计算沉降量。

(2)压实度:清除表面松散土后,按每200每层测4点要求自检。

其压实度按20遍进行冲击碾压后增加1个百分点。

3.1.3 施工方法1)测量人员根据高程放出加宽部分坡脚线,然后根据平面布置图在现场每隔40m埋设高程测点,并测出冲压前各测点标高。

2)由于本项目高速改扩建,加宽宽度只有15m左右,应按下图的冲压方式进行冲压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场地的两端设置所需的转弯场地。

冲击碾压速度应控制在12—15Km/h,若工作场面起伏过大,应停止冲击碾压,用平地机刮平后再继续施工,扬尘情况严重时应洒水。

每遍冲碾轮迹必须紧密相连,不允许出现空白。

每冲击4—5遍需用平地机刮平。

为保证冲击碾压的均匀性,遍与遍之间,横向错位30—50cm,纵向错位20—40cm。

冲压时应注意冲击波峰,错峰压实,冲压5遍应改变冲压方向。

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3)施工过程中须有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资料归档备案2.2施工顺序2.2.1 冲击碾压施工工序图图7-1 冲击碾压施工工序3.1冲击碾压施工要点1) 冲击压路机行驶两次为一遍,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恢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直至达到冲压遍数。

3) 冲击碾压每3遍~5遍后,用平地机对冲击碾压面整平一次;冲击碾压结束后,对冲击面用平地机整平,再用静压压路机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不得以冲击碾压替代最终的碾压。

4) 冲击碾压时,含水量视土的塑性指数大小,控制稠度不小于1.1~1.2,避免土层冲压形成弹簧土,无法压实。

5) 桥涵构造物上填土厚度不少于2.5m时才能使用冲击压路机。

冲击碾压时,观察构造物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施工。

6) 若有弹簧现象,采取措施处理后才可以继续冲压。

7) 对于冲击压路机转弯区域及冲压边角采取其它措施压实。

8) 对于路段长度偏短,不足以让冲击压路机达到正常的冲压速度时,采取其它处理措施。

9) 相邻两端冲击碾压段得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10)施工时应满足以下安全距离表的要求: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3.1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6月7日3.2计划完工日期:2012年6月8日第四章材料、设备进场计划4.1 材料进场冲击碾压前,铺筑30cm素土,进行原地表冲击碾压。

4.2 设备进场本试验段机械以于开工前进场,进场设备如下:挖掘机1台、冲击碾压机1台、压路机2台、洒水车1台、平地机1台,推土机1台,具体型号规格详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第五章施工安排、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配备5.1 施工安排5.1.1施工准备1) 运输道路、水源本试验段与马义公路相通,施工机械设备可通过马义公路及施工便道直接运送至试验段。

2) 试验准备我项目部试验人员已完成试验段原状土的含水量及标准击实试验。

3)施工现场的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由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包括整平、洒水、碾压、测量、放样;项目部试验室人员进行冲压前的相关实验数据的获取。

5.2 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配备5.2.1管理人员配备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徐世忠负责现场总体指挥与调度工作;陈鸿金为技术总负责,吴光志为现场技术负责,负责现场检查、指导冲击碾压的各种技术工作、确保按施工方案进行;王晓成负责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文明检查与指导工作,确保高空、地下及工作场面无障碍物和危险隐患,保证桩机施工环境安全、文明;管理人员组织机构见下图:5.2.2 施工人员配备具体施工人员配备如下表:第六章资金计划6.1 安全费用本试验段施工为路基加宽,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必须首先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费用,购置既有线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等。

6.2 农民工工资劳务队每月上报上月的农民工工资,经项目部复核后,由财务部直接发放到农民工手里,项目部在每月计量款中保证农民工资部分。

6.3 材料款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制定材料计划,保证材料款。

第七章质量、安全、环保保证体系和方案、措施及应急预案7.1 质量保证体系7.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质量管理创优小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质检工程师为组员。

各施工队成立队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作业班组成立QC小组。

7.1.2 质量管理目标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7.1.3 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贯彻ISO9001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质量保证体系见“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7.1.4自检体系自检体系由项目部、施工队二级组成,项目部为自检核心。

项目部质量室为实施单位,中心试验室配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现场设工地试验室,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方法实施检测任务,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自检体系见“质量自检体系图”。

7.2 质量保证措施7.2.1 质量目标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的标准要求,确定项目经理的质量目标,并将此目标分解,具体落实至各部门的工作中,同时制定各级人员质量责任制,将个人的工作报酬与其所承担的质量责任目标挂钩,从而保证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

7.2.1质量否决制凡用于工程的各种材料,在进场前,必须经过取样检查,试验合格后经监理签证认可才能组织进场,砂石材料的定料有质检人员参加。

认真执行进场材料检验制度,材料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试验人员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检验。

试验、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凡上道工序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凡违反操作规程或粗制滥造,对质量无法保证,一律停止施工,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直到取消在本工程施工资格。

7.2.3 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各分项工程实施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工程技术和质量检查人员共同参加,研究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定施工技术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对主要操作者做开工前的技术交底。

各道工序,按合同或监理的要求做好室内试验和试验段工作。

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的对策。

对于施工中重大的技术难题,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攻关。

7.2.4 加强质量检查验收工作严格按技术规范、监理规程进行抽样检查验收。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实行施工队班组自检,上、下道工序交接互检,工程技术部抽检的“三检制”,确保工程质量。

7.2.5 质量分析会制度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的波动情况、存在的问题,由项目经理、总工主持召开分析会,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对实施结果进行反馈,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7.2.6 重奖重罚措施在施工中认真对工长、技术员、操作手进行质量教育,严格执行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对在施工中不按规范施工的人员,与当月的工资、奖金挂钩,视情节轻重,扣发全部或部分奖金,加强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7.2.7 本试验段质量保证措施1)认真做好施工中的测量控制工作,保证路基宽度、边坡坡率、中线偏位和路拱横坡满足规范要求;2)加强试验段施工前和雨天的排水工作,确保路基不被水浸泡;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

4)质检和试验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检测试验,凡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项目应及时通知机组予以改正,使各项指标均要达到设计要求。

5)测量放线要准确无误,按照施工图进行定位放线,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复核,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施工。

6)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改进措施;7) 虚心听取监理工程师合理化的意见,推进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7.3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7.3.1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副组长。

7.3.2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符合国家安全管理有关规定,不得发生任何等级的安全责任事故。

7.3.3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7.3.3.1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见“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本项目施工安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为副组长,项目其他人员协助管理的安全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对施工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是项目施工安全第一责任人。

7.3.3.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通过认证的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在本工程中建立和健全安全保证体系,从思想、组织、制度和经济上确保安全目标的全面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