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西藏中学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王存仁来源:《中小学电教》2013年第09期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西藏汉语教学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代教育技术对西藏中学汉语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拓展藏族学生的视野。
在运用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手段;在实际运用中要符合汉语教学规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观;同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西藏中学;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7-0007-03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西藏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教育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基本内容是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基本手段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通讯等信息技术,基本目标是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在教学中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西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相应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也滞后。
可以说,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至21世纪前的一段时期,西藏的电化教育发展程度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20世纪50至70年代是西藏电化教育发展的萌芽阶段。
1965年西藏全区仅三所小学获赠中央代表团的幻灯、投影仪等一批教学仪器设备。
20世纪80年代,西藏教育信息化迎来了历史发展契机。
1985年6月11日,西藏电教馆、西藏大学交付使用,掀开了西藏教育信息化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的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历史发展最好最快的阶段。
西藏借助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落实“两基”攻坚,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升。
“农远工程”主要采用三种建设模式:卫星教学收视点、光盘教学和农村初中的计算机网络教室。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西藏教师们开创了U盘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光盘资源和网络资源综合运用后,制作出适合藏区学生的多媒体课件存储到U盘上后,然后直接通过电视展示给学生。
由此可见,西藏汉语教学也逐渐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当中。
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入使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藏区教师实现了三个转变:从重视硬件设备转向软件应用为主,从单纯电化教学转向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从传统教育方法转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主。
这一转变也必然对西藏汉语教学产生影响。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西藏中学汉语教学——影响与优势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萨嘎中学学生均为藏族学生,因此,对其汉语教学应当归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范畴。
但汉语是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语文课的学习又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
语文课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凭借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辅之以一块小黑板或是挂图。
手段单调,课堂易沉闷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改变传统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传统汉语教学的枯燥乏味性,使汉语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对西藏中学汉语教学产生了什么影响,并给西藏中学汉语教学带来了哪些优势呢?(一)现代教育技术对西藏中学汉语教学的影响1.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
加之多年来迫于考试及升学的压力,许多教师仍然奉行以书本为中心、视分数为目的。
而现代教育技术是将教学设备充分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它对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求教师教学观念注重互动性,“以学生为中心”。
2.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内容有五大部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教学生动直观的优势,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讲授的内容有机结合,可丰富汉语课堂的信息量,使教材“活灵活现”,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主动性,使藏族学生更易掌握基本汉语知识。
比如:给藏族学生讲解金黄色的秋天,在日喀则地区的萨嘎县,秋天根本不是金黄色的,学生感觉不到金黄色的秋天这个概念,那么,我们通过电子课件的方式把内地的秋天金黄色的稻田,金黄色的玉米地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他们脑子里对这个概念就会深刻、清晰明了。
3.教学形式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优势。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光盘资源或网络资源中选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在课堂上进行创设真实情景,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
4.教学方法在汉语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复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准则、思维方式等,这些对藏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因此,汉语教学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拓宽了汉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藏族学生在不同方法和内容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中拓展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二)现代教育技术给西藏中学汉语教学带来的优势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藏族学生学习汉语也是如此。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声音、图画、动画、视频等多样化的表现手段,可以从视觉、听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唤起藏族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日喀则地区萨嘎县中学的藏族学生从小习得和使用母语,直到上学才开始学习汉语,汉语基础较差,学习效果不明显。
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的感受,在无形中体会到汉语的魅力。
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拓展藏族学生的视野我们学校地处日喀则萨嘎县,靠近中尼边境,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机会离开萨嘎县,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只能借助课本上文字来了解。
“农远工程”让藏族学生亲眼看到那些在梦里出现过的东西:天安门、故宫、长城、袋鼠、大象、海洋等。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西藏中学汉语教学中的思考目前,西藏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正逐年提高,很多地方都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但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教学的整合运用还不是十分完善。
无论是理论构建还是实践发展都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
囿于学识水平,暂且就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西藏中学汉语教学的运用原则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浅薄的见解。
(一)运用原则现代教育技术在西藏中学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以科学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提高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西藏中学汉语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现代教育技术是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手段诚然,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明显,但更应清楚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只起辅助作用,并非教学的根本内容。
教师切忌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上如果学生、教师都围着现代教育技术运转,那肯定是失败的课堂。
2.符合汉语教学规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观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是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
汉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单纯追求直观性、演示性等。
例如:一位教师在“生”字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记住这个汉字,将“生”拆成“牛”和“一”,图画展示的是一只牛站在独木桥上面。
虽然整个图画设计得非常精美,但这明显违背了汉字的造字规律,会对汉字的学习造成误解。
3.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从该意义上说,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课堂整合运用中,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现代教育技术可展示给藏族学生一个丰富生动多彩的课堂环境,逐步培养其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汉语教学渗透着情感因素,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中可让他们的情感意志得以尽情体现,从而把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入汉语教学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创造能力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而言之,在中学汉语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又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滥用。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西藏各种类型的学校全面普及还需要时间和过程,但是,西藏汉语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必然趋势。
我们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经并将继续为西藏汉语教学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1] 苏向丽.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6.[2] 吴伟民等.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6):90-109.[3] 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信息化,为西藏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西藏教育信息化发展综述[J].西藏教育,2011,(2):7-9.[4] 侯建军.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J].中小学电教,2009,(6):58.[5] 陆媛.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编辑:陈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