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和隐喻

认知和隐喻

结构成分:a whole,parts.and a configuration(构型)
基本逻辑:图式是非对称的,非自返的。 样本隐喻:家庭就是由部分构成的一个整
体,社会中的等级结构可通过部分——整 体图式和上——下图式来理解。
连接图式
身体经验:人生的第一个连接就是脐带和 母体的连接
结构成分A、B、link 基本逻辑: 若A连着B,则A可能会收到B的
认知是身体与世界相遇时发生的情况。
思维既是认知的核心,又是属于认知过程的,宽 泛而言,思维与认知是等同的。
认知语言学不是全面研究认知的学科,也未给认 知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是广 义的,包括感知觉,知识表征,概念形成,范畴 化,思维在内的大脑对客观世界极其关系进行处 理从而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过程,是通过心智活动 将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将其概念化和结 构化的过程。但就认知的两个方面——结构和过程— —而言,认知语言学更重视结构。
认知心理学认为感知是认知的基础,这指的是人的 感官将周围的一切转化为信息传到大脑中枢。我 们每天通过视、听、触、味、嗅觉感受到大量信 息,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加工处理便消失。人们有 时说“有那么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是尚未符号 化的感知信息。由此可见感知不必借助语言符号 即可完成。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首先通过感知觉认识事物,有了对事 物的体验,然后将这种体验化为范畴。这个过程叫范畴化,
基本意象图式包括:容器,路径,连接, 力量,运动,平衡,对称,上下,前后, 部分-整体,中央-边缘等,它们可结合构成 更为复杂的意象图式。
动觉意象图式主要包括:
容器图式:可界定大部分in和out的区别 部分——整体图式 连接图式 中心——边缘图式 起点——路径——目标图式 上——下图式 前——后图式 线性图式
的东西被理解为中心,辐射结构可通过中 心——边缘图式来理解。
起点(始源)——路径——目标图式
身体经验:人在走动时有始源,路径和目 的地。
结构成分a source a destination ,a path and a direction
基本逻辑:经过中间地带 样本隐喻:purpose是根据destination来理
认知模式:
1.命题模式 2.意象图式模式 3.隐喻模式 4.转喻模式
命题模式
表明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结构属 于命题模式,比如,描述“火”的知识的 命题模式包含“火”是危险的这一命 题。——用包含关系来表明一种知识结构。
意象图式
来自日常身体经验(主要是空间和力量) 的前概念架构,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得 意象图式后,就可运用它来体验我们的世 界。
范畴化就是把通过体验获得的概念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
认知过程,或者说是用语言形式把体验变成概念的过程。
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与范畴是如影随形的两个概念,两 者之间呈辩证关系:范畴化是一个认知过程,范畴则是这一 过程的结果。如laser产生之初,只是科学词汇中对light amp 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辐 射式光频放大器)这一词组的缩写,但由于它在日常医学中 的广泛使用,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也就产生了中文里“激光” 这个词汇。它的产生就是范畴化的结果,而“激光”这个 词符就指称某个特定概念。
影响、控制或依赖B。具有对称性,如A连 着B,则B连着A 样本隐喻:社会和人际关系是根据连接关 系来理解的。
中心——边缘图式
身体经验:身体有中心和边缘之分,中心 更为重要。
结构成分an entity ,a center,and a periphery
基本逻辑: 边缘依靠中心,反之不行 样本隐喻:理论有中心和边缘之分,重要
解的,复杂的事件也常常根据这个图式来 理解
二、范畴化与基本范畴
范畴:一种事物(如椅子)及类似成员可以构 成一个范畴。
一类事物(如家具)极其包含事物可以构成 一个范畴。
范畴与概念在广义上是等同的,但严格说来, 范畴是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概念是范畴基础 上形成的词语的意义范围,是推理的基础。
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这种高级认知活动被 称为范畴化( categorization) 。范畴化这一人与客 观世界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是一个心 理过程,其结果就是范畴( category) ,即事物在认知 中的归类。
认知的各种定义:
认知最简单的定义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它是一 个内在的心理过程。——桂诗春
直接依靠主体感知和思维能力,而不借助时间手 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田运
Osherson《认知科学入门》:人类智能的运用叫 认知,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在电话中识别 出朋友的声音,读小说,在小溪的石头上跳跃, 想同学解释一个想法,记住回家的路,选择职业 等。对于我们么一个活动,我们所做的一切,认 知加工是必不可少的。——认知与智能紧密相关。
容器图式:
可界定大部分in和out的区别 身体经验:我们经历了将身体视为容器和
容器里的东西的过程。 结构成分:interior,boundary,exterior 基本逻辑:若A在B中,X在A中,则X在B
中。 样本隐喻:我在家庭里,人在社会中部 分——整体”的事例。
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 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认知不 是机械的反射人的客观世界,认识对经验 具有组织作用,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基本 范畴和动觉图式。认知具有自己的动态的 和完整的结构和模式,由此形成经验的结 构和规律,不是机器可以模拟的;而语言 正是这种经验模式和认知组织的反映。
第一讲 认知与隐喻
一.什么是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休斯敦归纳了认知的五种定义: 1.认知是信息加工 2.认知是心理上的符号运算。 此二者为狭义认知
3.认知是解决问题 4.认知是思维 此二者认为认知的核心是思维
5.认知是一组相关的活动,如知觉、记忆、判断、推理、 解决问题、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此乃广 义认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