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卷第10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Vol.20 No.10 2007年10月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t. 2007 英汉语爱情隐喻认知对比分析吴佳琦(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帮助人类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工具。
在英、汉语言中, 采用隐喻、特别是概念隐喻表达“爱情”的语言形式比比皆是。
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异同是由人类相同的身体、相似的物质经验以及英、汉文化差异所决定的。
关键词:爱情隐喻;文化差异;认知机制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60(2007)-0068-04Metaphor(隐喻)一词源自希腊文“metaphora”,意为“transference, carrying over”。
指:“The transfer of a name or descriptive term to an object different from, but analogous to, that of which it is properly applicable”。
(Drabble,2005:665)。
Metaphor是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以表明相同关系,但它不用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
然而,“现代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
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束定芳,2000:28)。
在人类其它的文化和艺术活动过程中,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隐喻的存在。
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Lakoff & Johnson (1980:4—5)也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
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他们把隐喻定义为:“隐喻是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投射(mapping)而形成的”。
这种投射是经验和理解的结果,也就是人们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知事物相联系,转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从而用对已知事物的认知来表达新概念。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结合情感研究,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1986年,Kovecses在Metaphors of Anger, Pride and Love一书中,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总结出爱情隐喻的概念体系(conceptual systems),并且提出采用典型性(prototype)理论分析和研究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因素。
国内学者周秀娟等(2001)认为中、西方爱情隐喻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如“爱情是整体”、“爱情是战争”、“爱情是火”、“爱情是容器中的液体”等隐喻概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出发,运用英汉语料,通过对比爱情隐喻概念的异同,试图揭示隐喻与文化模式之间的关系,探讨隐喻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1 英汉爱情隐喻的共性分析“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征性涵义。
没有隐喻,爱情这一抽象概念就得不到充分阐释,人们也不可能充分理解它。
中英文惯用的爱情隐喻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些隐喻源于共同的源域形成一系列隐喻的表达,而这个概念在中英文中具有普遍意义。
收稿日期:2007-09-16作者简介:吴佳琦(198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第10期 吴佳琦:英汉语爱情隐喻认知对比分析691.1 LOVE IS A JOURNEY(爱情是旅程)Lakoff和 Johnson指出,英语中一个最重要的“爱情”概念隐喻是“爱情是旅程”。
这个隐喻是从一个源域“旅程”到目标域“爱情”的映射,在这个映射系统中,爱人对应旅行者,爱情对应旅行工具,爱情中的挫折对应旅途中的困难,爱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目的地。
在这个概念隐喻之下,英语中有很多常规隐喻表达方式。
例如:(1)We may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2)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 end street.仔细观察汉语中关于爱情的表达方式,会发现汉语中有许多相似的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例如:(3)分道扬镳(4)爱情走到了尽头。
从上面的中英文例句中,可以发现在爱情是旅程这个概念隐喻中,英汉语中隐喻表达几乎一一对应,两种语言都使用与旅程有关的词语来描述爱情。
在目标域“爱情”和源域“旅程”之间对应着一系列的关系:首先,爱人被看做一起旅行的伴侣,他们的共同生活目标则是他们旅行的目的地。
在这个概念隐喻中,两种语言不仅源域相同,映射和推理也相同。
1.2 LOVE IS A COLLABORATIVE WORK OF ART(爱情是艺术)爱情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在爱情的漫漫长路中,两个人只有携手并进,才能赋予爱情艺术的美。
在这个隐喻概念中,爱人对应艺术创造的合作者,爱情的道路就是创造艺术品的过程,而最终的艺术品则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
我们先来看看英语中的艺术隐喻表达例句:(5)Love involves shared values and goals.(6)Love yields a shared asetheic satisfaction from your joint efforts.同样,这个概念隐喻也适用于汉语,因为汉语中有如下类似的表达:(7)爱情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8)爱情从双方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共同美的满足。
汉语中爱情是艺术的隐喻在概念映射上与英文相同,都用艺术创作的精神与美感等相关词汇,如“合作/cooperation”、“审美/asthetic”来形容恋爱中爱人之间的相恋关系。
1.3 LOVE IS HEART(爱情是心)心管辖整个人体,包括所有其它内脏并且还管辖精神和生理活动,包括所有的情感。
因此,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民族,心都被看做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人类的任何情感都源自于内心,由于人体生理构造的相同,在英汉中都有关于爱情是心的概念隐喻。
具体的表达方式英语中有:(9)I gave him my heart.(10)My heart is full of love.在上面两个概念隐喻中,心都被看做是爱情的象征,爱情就是心与心的交换,把心交给对方,等同于爱情的托付,如果最后没有收获爱情,心也就不完整了。
在汉语中也有相同的表达:(11)他的心都碎了。
(12)他俩心心相印。
(13)第一眼见到他就砰然心动了。
既然心就是爱情的象征,那么爱情就具有心的一些特质,可以被给予,可以破碎,也可以两心相印。
以上英汉中的例子,都把与心有关的概念如:“心碎”,“心心相印”,“动心”等映射到爱情概念域中,从而形成相似的语言表达。
1.4 LOVE IS THE LIQUID IN A CONTAINER(爱情是容器中的液体)在这个概念隐喻中,人体被比作一个容器,爱情是存在于体内的液体,液体的容量多少代表爱情的深刻程度。
爱情就如液体一样,可以充满整个容器,可以溢出容器,爱情也可以平平淡淡,抑或是波澜起伏:(14)She was filled with love.70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5)He poured out his affections on her.(16)They fa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在汉语中,这个概念隐喻有如下表达例句:(17)她心中充满爱意。
(18)他们很快坠入爱河。
通过上述例句可以看出,英汉语中都用液体形容爱的感觉,甚至于直接把爱情比作河流,形象地表达了恋人沉醉爱情的感觉。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许多爱情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确实对应英语中的表达,这种相似性说明了爱情概念隐喻具有跨文化普遍性,是拉考夫的现代概念隐喻理论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2 英汉爱情隐喻的个性分析当然各种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必然会反映到语言这一载体上来。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中英文文化的巨大差异也必然会导致爱情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方式的差异。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共同体,人们的重农心理比较浓厚,因此在汉语里有“爱情是农业产品,爱情是农业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隐喻。
具体的表达方式有:(19)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21)情丝剪不断,理还乱。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丝绸最早的国家,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作品中,人们都乐于以“桑”、“蚕”、“丝”做喻体,来讴歌真挚忠诚的爱情,这是其它民族所没有的,这是“以农为本”的汉民族生存背景的生动体现。
相反,受西方现代工业主义的影响,英美民族比较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崇尚把商品、货币或昂贵物品比作爱情,因此英语中有LOVE IS COMMODITY (爱情是商品)这一概念隐喻。
(22)I paid a lot for so little love.(23)Love is neither paid but with true love.另外,汉语中采用了很多成双成对的动植物来代表爱情。
这些动物双栖偶居、终身成对、比翼而飞。
具体的表达方式有:(24)只羡鸳鸯不羡仙。
(2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是由中国儒道教哲学中的和谐世界观决定的。
儒教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天地人一体化。
受传统的儒教和道教影响,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也影响到了人类对爱情所持的态度,这些偶居不离、交颈而眠、成双成对的鸟类,以及植物等所体现的亲密和谐、不离不弃正符合中国人崇尚的和谐世界观。
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英美民族对于此类动植物比较陌生,在英语中也很少有涉及动植物的爱情隐喻。
但是英语里有LOVERS ARE DOVES(爱人是鸽子)的概念隐喻,这个概念隐喻把恋爱中的情侣比喻为鸽子,用鸽子来形容情人间平静温柔的感情。
例如:(26)It was all lovey-dovey.(27)They sat there billing and cooing till after midninght.饮食文化的差异也使得中西方的爱情隐喻表达有所不同,在中国,醋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佐料,汉语中常用醋来表达爱情中的妒忌心理。
因此汉语中有“爱情是吃醋”这个概念隐喻。
具体的例句有:(28)听了这话,他有一些醋意。
(29)打翻了醋坛子。
英语中的vinegar没有这种含义,尽管其形容词vinegary有bad-tempered and always ready to say unkind things(尖酸刻薄之人)的意思,却与汉语中的隐喻意思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