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族分布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 个。

由于汉族以外的55 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 个民族。

55 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汉语。

其余五十三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解放前,只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满、畲三个民族)。

文字体系有比较原始的象形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

字母形式有:藏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拉丁、斯拉夫字母等七种。

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四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

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重要、广泛深刻的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具有优秀文化传统,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诗歌、神话、历史传说,以及许多文学作品,有价值的科学典籍,产生过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

同时他们还创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由于各种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

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文化、风俗习惯的形态和性质。

这需要我们以历史和全面的眼光,认真研究对待,做一番挖掘、整理加以发展,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得以弘扬,更具有时代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民俗事象极为丰富。

这些民族事象不仅伴随着历史发展而生存、发展、消亡、演变,而且以其特有的折光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清理这份丰富的文化财产,探索其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民在文化上的创造力,而且有助于民俗更健康地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我国的西南部住着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每年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其中众多的民族盛会主要集中在早春、秋天和冬季。

如苗族的芦笙会,侗族的三月三,苗年等等。

每逢节日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赛龙舟、玩灯笼、演地戏等活动。

人们把这些节日比喻为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石板房、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造型奇特的民族建筑,再加上少数民族许多奇特的生活习俗、接待礼仪都将使人们产生浓厚兴趣。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族云南省。

黎族海南省。

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佤族云南省。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拉祜族云南省。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景颇族云南省。

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族四川省。

布朗族云南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阿昌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族云南省。

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俄罗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昂族云南省。

保安族甘肃省。

裕固族甘肃省。

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塔塔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独龙族云南省。

鄂伦春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赫哲族黑龙江省。

门巴族西藏自治区。

珞巴族西藏自治区。

基诺族云南省。

中国各省的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内蒙古蒙古、回、满、达斡尔、鄂温克、朝鲜、鄂伦春宁夏回、满、蒙古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塔塔尔西藏藏、门巴、珞巴、回广西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云南彝、白、哈尼、壮、傣、苗、僳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等贵州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四川彝、藏、土家、苗、羌青海藏、回、土、撒拉、蒙古、满、哈萨克甘肃回、藏、东乡、土、裕固、满、保安、蒙古、撒拉黑龙江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等吉林朝鲜、满、回、蒙古辽宁满、蒙古、回、朝鲜、锡伯河北回、满、蒙古、壮、朝鲜河南回、蒙古、满、壮湖北土家、苗、回、侗湖南苗、土家、侗、瑶、回、壮、维吾尔、黎、满海南黎、苗、壮、回、瑶浙江省人口数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7个:畲族(170993人)、土家族(55310人)、苗族(53418人)、布依族(21457人)、回族(19609人)、壮族(18998人)、侗族(17960人)。

浙江少数民族达53个(仅缺德昂族和保安族)。

江苏省朝鲜族、白族、东乡族、苗族、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

山东省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苗族等53个少数民族。

安徽省有回族,满族,壮族,苗族,彝族,畲族等52个少数民族。

江西省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等37个少数民族。

福建省主要有畲族,回族,高山族等山西省山西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等45个少数民族广东省壮族、瑶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保安族、德昂族、珞巴族、裕固族、塔塔尔族,畲族等。

上海市人口数在2万人以上的有回族、土家、苗族、满族和朝鲜族。

人口数在2万人以下5000人以上的有壮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和维吾尔族。

其他民族人口都在5000人以下,有的民族甚至只有几个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