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计算
4. 改正后的高差计算
点号
1 BMA
1 2 3 BMB
距离 /km
2
测站 数 3
6
实测高差 /m 4
改正数 /m 5
+2.336 +0.006
改改正正后后高高 差差/m/m
高高程程 /m/m
点号
备 注
66 改正高差7=7实测高差+8改正数9
+2.342
(7672)2项.5.5=33(646)项+(5)项
(1)闭合水准路线
从一个已知水准点BM3开始,沿各待
测高程点1、2、3等点进行水准测量,最
后又回到原水准点BM3,这种水准路线称
为闭合水准路线
1
h1
提出问题:h理 ?
BM3 (已知)
结论:正是上述 h理 0,
因此闭合水准路线才具检h5
h2 2
h3
3 h4
校功能。
4
(2)附合水准路线
h1
BM1
(已知)
∑
辅助
距离 点/km号
21 BMA
1 2
3
BMB
测距站离 /k数m
32 6
10 8
6
实测测站高差实测改高正差数 数/m /m/m
改/改正m差正数/后m高改计 差正/后m算 高高/m程公vi式 高/点m程号: fhn备注n点i
3 4
+62.336
45 +2+.03.30606
+0.050v612v638((m计 3333m0600)0)7算 v24.617530校 666m1m 72m v0m 核 .im 75 83m 6: fh9 8
Ⅲ Ⅳ Ⅴ
∑
测点
BMA TP1 TP1 TP2 TP2 TP3 TP3 TP4 TP4 BMB
水准测量记录手册
水准尺读数/m
高差/m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
-
2.036
1.547
0.489
1.743
1.436
0.307
1.676
1.034
0.642
1.244
1.765
0.521
1.148
1.889
0.741
Ⅰ
0.489
TP1
1.547
前进方向
2.036
后视点
A
1.547
前视点 TP1
h1
Ⅰ
HA
大地水准面
B hAB HB
(3)第Ⅰ测站测完后,将水准仪搬至Ⅱ站 点,A点水准尺移至TP2上立尺, TP1上水准尺 原地不动,只需翻转即可;
前进方向
2.036
后视点
1.547
后视点
前视点 TP1
A
h1
Ⅰ
前视点 TP2
22
测数测站数测测站数数33站站实/测差m实实实高/差测m测测//高mm44高 高/改m差 差数正改m/m正改改m//mm数改 正正55mm差正 数数改/后m正高改 改/后m正 正高//后 后mm66差高高 高/m程差 差
高/m点程高高号//mm程程备注点号 77
点点备号号 注 88
备备 注注 99
TP2
Ⅲ
TP3
1.676
1.034
TP3
Ⅳ
TP4
1.244
1.765
TP4
Ⅴ
BMB
1.148
1.889
∑
高差/m
+
-
0.489
0.307
0.642
0.521
0.741
高程/m 备注 48.145 (已知)
48.321 (待定)
辅
助
对于记录表中的高差和高程必须进行计算
计 算
校核。校核内容如下:
测站 Ⅰ Ⅱ
∑
30 +4.496
辅助 计算
f h h 实 ( H 终 测 H 始 ) 4 . 4 ( 7 9 . 0 7 6 7 6 . 5 ) 2 2 3 0 . 0 m 6 3
fh允 12 n 12 3 0 6m 6 mfh fh允成果合格
3.高差闭合差改正计算
点号
1 BMA
1 2 3 BMB
前进方向
后视读数 1.743
前视读数 前视点
1.436 TP2
h2
后视点 TP1
Ⅱ
A
h1
Ⅰ
HA 大地水准面
B hAB HB
(5)重复上述过程,连续观测、记录, 直终点B结束。 前进方向
TP3
1.743
1.436
TP2
h2
TP1
Ⅱ
A
h1
Ⅰ
HA 大地水准面
B HAB HB
前进方向
1.676
1.743
n1=6
4
1 h=-8.653m
h=+7.357m
2
n2=10
n3=8
3 h=+3.456m
n4=6
BMB
1.填写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 BMA
h =+2.336m n1=6
1
h=-8.653m
h=+7.357m 2
n2=10
n3=8
3 h=+3.456m
n4=6
BMB
点点点点号号号号 11
距距距距离离离离 /k/km//kkmmm
任务四 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水准点和水准路线
1.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水准点记为BM (Bench Mark)。
根据水准点的重要程度及使用时间可把
水准点分为:
永久性水准点
临时性水准点
(1)永久性水准点
关键词语:永久保存,固定标志,国家 等级
(2)临时性水准点
关键词语:临时使用,简易标志
1.436 TP2
2.036
1.547
h2
TP1
Ⅱ
A
h1
Ⅰ
1.244
1.034 TP3 h3
Ⅲ
HA 大地水准面
1.418
1.765 TP4
1.889
h4
Ⅳ
h5
Ⅴ
B
hAB
HB
水准测量记录手册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m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Ⅰ
BMA TP1
2.036
1.547
Ⅱ
TP1 TP2
1.743
1.436
77.062
BBMM∑∑BB
6 +3.456
∑∑
辅助 计辅辅辅计算助助助算
2.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允许值
点号 1
距离 /km
2
测站 数
3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m
/mm
/m
4
5
6
高程 /m 7
点号
备 注
89
BMA 1 2 3
BMB
6
+2.336
10 -8.653
8
+7.357
6
+3.456
72.536 77.062
h往
h返
BM1
A
由于支水准路线不具检校功能,因此要进行往 返测量,以资检核。
二、水准测量的方法
[如] 已知水准点BMA的高程 HA=48.145m,现 欲测定B点的高程HB,由于A、B两点相距较远(或 地势起伏较大),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段设转点进行测量,具体施测 步骤如下。
CB
A
HA
大地水准面
hAB HB
(1)在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A,转点 TP1上立尺,然后测站安置水准仪;
10 -8.653 +0.010 -8.643
改正后高差总和=
8
+7.357 +0.008 +7.345 终点高程 -始点高程
4.526=
6
+3.456 +0.006
+3.462
77.062-72.536 7777.0.06622
∑
30 +4.496 +0.030 +4.526
辅助 计算
f f ffh h h允 h h 实 实 1 1 2 2 n n ( ( H H 终 终 测 测 1 1 H H 2 2 3 3 始 始 ) ) 0 0 4 4 6 6 . . 4 4 m m 6 6 ( ( m m 7 7 9 9 . . 0 0 ffhh 7 7 6 6 ff7 7 hh允 允 6 6 . . 5 5 ) ) 2 2 2 2 3 3 0 0 . . 0 0 m m 6 6 3 3
返回 5. 高程计算
BBBBM1MMM1AAAA 22 1111 22 22 3
33 4 4 5 5
6 666
+22++..2233..333663366 +2.336
10 1010
---8.86.56353 8.653
8
+7.357
66
7
7782.5396 8
9
B3M34 B BMB
88
+7.357 +7.357
6
+3.456
4
h4
h 实 h 测 1 h 2 h 3 h 4 h 5 h 理
根据高差闭合差概念
闭合水准路线:
fh h实测
同理:
附和水准路线: fhh实测 (H终H始 )
支水准路线:
fh h往h返
不难看出, 的大小反映水准测量成果的精
度,要求 有一定限度。
因此,测量规范规定,等外水准测量高差 闭合差的允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