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二章 蛋白质.
1.某氨基酸的等电点即为该氨基酸两性离子 两边的pK值和的一半。
2.在氨基酸等电点以上任何pH,AA带净的负 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在氨基酸等 电点以下任何pH,AA带净的正电荷,在电 场中向阴极移动。
3.在一定pH范围中,溶液的pH离AA等电点愈 远,AA带净电荷愈多。
举例
例1: 甘氨酸的pK1=2.34,pK2=9.60.问该氨基 酸在pH为5.0时在电场中的移动方向.
COOH3+NCHCH2S-+ S
CO2H NO2
S NO2
COO-CO2H H+3NCHCH2S-S-
硝基苯甲酸二硫化合物(DTNB)
NO2 + HSCO2H
COONO2
作用:可用于比色法定量测定半胱氨酸的含量。
2.2.4 侧链基团的化学性质
(2) 羟基的性质
O
-OOCCHCH2OH + NH3+
则
pI= 1/2(pK2’+pK3’)
举例 将含有Asp,Gly,Thr,Leu和Lys的pH=3.0的缓冲 溶液,加到预先用同样缓冲溶液平衡过的Dowex-50 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然后用该缓冲溶液洗脱,这5中 氨基酸洗脱顺序如何?并说明原因。
Asp >Thr> Gly> Leu>Lys
怎么办
小结
例3:计算0.1mol/L的谷氨酸溶液 在等电点时主要的离子浓度?
怎么办
2.2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2.2.1 有氨基参与的反应
2.2.1.1 与亚硝酸的反应
R-CH| -COOH+HO-ON→N2+H2O+R-C|HCOOH
NH2
OH
此性质为Van Slyke氨基氮测定方法的原理.
2.2.1.2 与甲醛的反应:氨基酸是一种两性电解质,但
pH = pI
净电荷=0
pH > pI
净电荷为负
当氨基酸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氨基酸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 ,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 该氨基酸的等电点(isoelctric point)。
两个概念
两性离子:同一分子上带有正 负两种离子
等电点:净电荷为零时的pH 值(用pI表示) ◆ 等电点是氨基酸的特征常数
[质子受体]
pH=pK’+lg---------------
[质子供体]
pK’为表观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可用
测定滴定曲线的实验方法求得。其拐点处 PH值即为PK’
等电点的计算公式:
对于一氨基一羧基和一氨基二羧基氨基酸,其公式为: pI=(pK1+Pk2)/2
对于二氨基一羧基氨基酸,其公式为: pI=(pK2+pK3)/2
2.2.1.3 与酰化试剂反应: 氨基酸的氨基与酰氯或酸酐在弱碱溶液中发生作用
时,氨基即被酰基化。例如与苄氧(苯甲氧)甲酰氯 (carbobenzyloxychlorride)反应:
这里-NH2中的一个H被苄氧甲酰基(可简写为Cbz)取 代生成Cbz-氨基酸。除了苄氧甲酰氯外,酰化试剂还 有叔丁氧甲酰氯,对-甲苯磺酰氯以及邻苯二甲酸酐等。 这些酰化试剂在多肽的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中被用作氨 基的保护试剂。
不能直接用酸或碱来进行定量测定。这是因为氨基酸的酸、碱 滴定的等电点pH过高(12-14)或过底(1-2),没有适当的指 示剂可被选用。但如果加入过量的甲醛,生成二羟甲基氨基酸 后即可降低氨基的碱性,而增加羧基的酸性,使其PK’值减少23个pH单位。这时即可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
作用: 氨基酸的甲醛滴定(formol titration)法是氨基酸测定的一 种常用方法。当氨基酸溶液存在1摩尔/升甲醛时,滴定终点由 pH12左右移至9附近,亦即酚酞指示剂的变色区域,这就是 SØ rensen甲醛滴定法的基础。
R0
K2’
R- + H+
K2’=[R-][H+]/R0 则 [R-]= [R0] K2’/ [H+]
当在等电点时,[ R+] = [R-] 则有:
[H+]2 = K1’ ·K2’ 即 [H+]= (K1’ ·K2’)1/2
等式两边取负对数得: pH=1/2(pK1’+pK2’) 也就是pI= 1/2(pK1’+pK2’)
CH2 CH2 Cl S: R1
Cl CH2 CH2 S+ R1
R2 H2N CH COO-
R1SCH2NHCH(R2)COO-
用途:是鉴定多肽N-端氨基酸的重要方法。
2.2.1.7 形成西佛碱反应:氨基酸的α-氨基能与醛类化合物
反应生成弱碱,即所谓西佛碱(Schiff’s base)。
R’ | C=O + | H 醛
2.2.1.4 氨基酸与2,4一二硝基氟苯(DNFB) 的反应(sanger反应)
+
DNFB(dinitrofiuorobenzene) 弱碱中
氨基酸
作用:多肽及蛋白质的
N-末端氨基酸上面的游 离氨基也能与2,4-二硝 基氟苯作用.所以此反应 常用于蛋白质一级结构
氨基末端的测定.
DNP-AA(黄色)
H2N
R1 O CC
R2 N C COOH
H
HH
H HH
应
肽键
用途:是多肽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反应。
2.2.4 侧链基团的化学性质
(1) 巯基(-SH)的性质
-OOC CHCH2 SH NH3+
O
CH2OCCl -OOC CHCH2 SOCCH2
CH2Cl
NH3+
O
-OOC CHCH2 SCH2
2.2.4 侧链基团的化学性质
(1) 巯基(-SH)的性质
-OOC CHCH2 SH NH3+
-OOC CHCH2 SH NH3+
-OOC CH CH2 NH3+ S
-OOC
S
CH CH2 NH3+
胱氨酸
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可使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形成或
端裂。
2.2.4 侧链基团的化学性质
(1) 巯基(-SH)的性质
O
NH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CH2CNH2
-OOC CHCH2 SCH2CNH2
NH3+
O
作用:这些反应可用于巯基的保护。
2.2.4 侧链基团的化学性质
(1) 巯基(-SH)的性质
-OOC CHCH2 SH + HO-Hg+ NH3+
COO-
-OOC CHCH2 S Hg+ NH3+
COO-
作用:与金属离子的螯合性质可用于体内解毒。
怎么办
解.因Lys属于碱性氨基酸,所以,它的等电点为:
pI=(pK2+pK3)/2=(8.59+10.53)/2=9.56
当pH为4.0时,pI大于pH,故是在酸性条件下,氨基酸本身带正 电,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
当pH为11.5时,pI小于pH,故是在碱性条件下,氨基酸本身带负 电,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怎么办
解:先求出甘氨酸的等电点,再根据等电点与pH的关系,判断其 所带电荷,从而可得到答案.
GlypI=(pK1+Pk2)/2=(2.34+9.60)/2=5.97 因为等电点(5.97)大于pH(5.0),故而带正电荷,所以在电场 中向负极移动.
例2:LyspK1=2.18,pK2=8.59, pK3=10.53,问在pH为4.0和在 11.5时各带何种电荷,并说明在电场 中的移动方向.
+ HF
2.2.1.5 氨基酸与苯异硫氰酯(PITC)的反应 (Edman反应)
+
PITC(phenylisothiocyanate)
弱碱中 (400 C)
(硝基甲烷 400 C) H+
苯乙内酰硫脲衍生物(PTH-AA) (phenylisothiohydantion-AA)
2.2.1.6 烃基化反应
第二章 蛋白质
3.1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性质及等电点 3.2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3.3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3.4 蛋白质测序的基本方法路线
2.1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性质及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既含有酸性的羧基(-COOH), 又含有碱性的氨基(-NH2)。其-COOH能放 出质子(H+),而变成-COO-;其-NH2 能 接受质子,而变成-NH3+。因此,氨基酸 是两性电解质(ampholyte)。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符合Bronsted – Lowry的酸碱质 子理论,即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的偶极离子既起酸 (质子供体),又起碱(质子受体)的作用。氨基 酸完全质子化时,可以看成是多元酸.侧链不解离的 中性氨基酸可看作二元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 酸可视为三元酸。
在这里同样可以利用Handerson – Hasselbalch公式进行pH或氨基酸各种离 子浓度比例的计算:
R
R’ R
|
-H2O
||
H2N-C-COOH------------→ C=N-C-COOH
|
||
H
HH
氨基酸
西佛碱
西佛碱是以氨基酸为底物的某些酶促反应例如转氨基反应的 中间物。
2.2.1.8 与荧光胺反应:荧光胺可与α-氨基酸中的氨基反应
生成产荧光的化合物,且反应非常灵敏。它具有特定的激发波长
(390纳米)和发射波长(475纳米),读取发射光的荧光强度 即可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F POCH(CH3)2 OCH(CH3)2
二异丙基氟磷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