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灾害的防治及避灾路线

井下灾害的防治及避灾路线

井下灾害的防治及避灾路线
一、井下灾害的防治
1、溃水、溃沙的防治
(1)、雨季来临前,矿必须安排专人对地面的排水沟渠进行清理,确保排洪畅通。

(2)、矿必须安排专人及时对地面的塌陷区进行回填,并挖导水沟,防止雨水积聚而发生溃沙事故。

(3)、机电一队必须加强对大巷及顺槽的排水设施的维护;综采一队必须保证工作面的排水系统完好,能力足够。

(4)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排水设防能力不小于100m3/h。

(5)井下作业人员发现透水或跑沙征兆时,要及时向调度室和队汇报,并听从指挥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6)当透水或跑沙事故发生时,一方面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另一方面沿既定路线撤退。

(7)、矿调度室接到溃水溃沙的汇报后,必须及时启动《大柳塔煤矿2004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火灾防治
(1)供电设备管理:工作面及两顺槽的各供电设备的各种保护必须可靠,防止由于漏电、短路等原因引起火灾。

(2)皮带管理:机电队必须每天派专人检查运顺皮带的运转情况。

检查人必须对不转或掉下的托辊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其运转正常,防止皮带由于摩擦发热而着火;检查人必须及时彻底清理皮带下的堆煤,防止堆煤受皮带的摩擦而着火。

(3)浮煤的管理:工作面及两头的浮煤必须及时清理,并上系统,严禁丢进采空区。

(4)顶煤的管理:正常情况下,留设顶煤厚度不大于300mm,避免采空区由于浮煤过多而着火。

(5)加强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工作,对采空区、顺槽及联巷在回采后要及时进行封闭。

(6)井下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电源切断以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7)工作面的灭火器材齐全、有效,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会使用
工作面的灭火器材。

(8)将工作面回采后形成的地表塌陷坑及裂缝进行及时回填封堵,以防止漏风引发煤自燃。

(9)加强对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和回风顺槽一氧化碳的检测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煤自燃。

(10)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所有人员在下井时必须佩带经安检科检查为合格的自救器。

3、瓦斯防治
(1)及时封闭采空区。

对两顺槽的联巷,回采后必须及时砌筑永久性密闭,以防止采空区的瓦斯向外泄露。

(2)回风顺槽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5%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3)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4)加强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工作。

工作面及两端头三角区必须经常进行瓦斯监测,以防止瓦斯积聚而造成安全事故。

(5)工作面的安全监测系统齐全、有效。

(6)电气设备完好,杜绝失爆。

(7)每班兼职瓦检员对规定地点的瓦斯情况进行巡回检查,且每班检查不少于两次,按要求及时认真填写牌板、记录。

(8)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所有人员在下井时必须佩带经安检科检查为合格的自救器。

4、煤尘灾害的防治
(1)•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和转载机的喷雾装置完好,各转载点及顺槽的喷雾设施齐全、有效、流量及压力符合规定要求。

(2)•加强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工作,使工作面的风量、风速及有害气体的浓度符合规定要求。

(3)电气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杜绝失爆现象。

(4)对工作面、顺槽及皮带机头的煤尘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清扫或洒水,以防止煤尘的积聚,引发事故。

(5)•工作面两顺槽必须安设消尘洒水管路,以便于两顺槽水幕用水和消尘洒水。

管路施工严格按照机电科的设计施工。

(6)矿通风组必须按规定要求在顺槽内设置隔爆水棚。

5、顶板灾害防治
以往工作面的开采实践证明,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超过40米,周期来压步距一般为15.3—19.6米,直接顶初次垮落距为14—16米。

根据经验,04工作面顶板属于来压明显到强烈的顶板,顶板局部地段较为破碎,给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1)做好04工作面的矿山压力观察工作,对04工作面的矿压作出提前预报,以便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

(2)液压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完好,支护状态良好。

(3)初次来压期间和过破碎带时,要加强两端头及工作面的维护工作,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支护强度。

(4)初次来压期间和过破碎带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采高。

(5)工作面来压期间,有煤壁片帮或端面冒落的预兆时,要将液压支架的护帮板打开,以防煤矸落下伤及人员。

(6)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强烈时,推溜工要进行二次移架工作,尽量缩小端面距,以利于顶板维护。

6、CO防治
(1)、严格控制采高。

正常采高必须达到3.94米,工作面两端25架范围到两顺槽的采高逐渐过度。

(2)、严格控制顶煤厚度。

顶煤厚度必须控制在300MM以内。

采煤机司机必须在第25#、55#、85#、115#支架处抬高滚筒揭露顶板岩石,检查顶煤厚度。

(3)、加强两端头的浮煤管理。

生产时,综采一队必须把运输机机尾的挡煤板插上,把运输机机头的迎头板上好(只有在检修时才允许打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两端头的浮煤堆积。

同时,每班派专人清理两端头堆积的浮煤,严禁丢进采空区。

(4)、加强工作面的浮煤管理。

生产过程中,每班必须及时彻底清理工作面架间浮煤,且浮煤必须上溜子,严禁丢进采空区。

(5)、加强两顺槽联巷堆积浮煤的管理工作。

矿通风组必须把两顺槽联巷堆积的浮煤清理干净;不能清理的必须用岩粉覆盖。

(6)、矿通风组对采空区上方的地面塌陷区及时回填,减少采空区漏风,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空区浮煤氧化所需要的氧气量。

(7)、矿质检组必须每天对304面及相关的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并派专人看管303面回顺、304运顺、304回顺风门,确
保工作面的风量、风流稳定。

(8)、机电一队必须每天派专人检查运顺皮带的运转情况。

检查人必须对不转或掉下的托辊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其运转正常,防止皮带由于磨擦而着火;检查人必须及时彻底清理皮带下的堆煤,防止堆煤受皮带的摩擦而着火。

(9)、综采一队及机电一队必须保证对工作面及两顺槽的供电设备的各种保护完善可靠,防止由于漏电、短路等原因引起火灾。

(10)、综采一队每班兼职瓦检员必须对工作面规定地点的氧气及一氧化碳浓度情况进行不少于两次检查,并按要求认真填写瓦检牌板。

(11)、矿质检组、驻矿安监处等部门必须每天对工作面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记录工作。

当发现工作面的氧气浓度小于18%或一氧化碳大于24PPM时,必须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并立即终止工作面的生产,撤出工作面的所有人员。

(12)、矿生产指挥中心必须每班检查工作面安全监测系统的画面及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其可靠运行。

(13)、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所有人员在下井时必须佩带经安检科检查为合格的自救器。

矿通风组必须定期对工人过期或失效的自救器进行更换。

二、避灾路线
1、当作业人员在工作面作业,工作面发生水灾时,由于两顺槽的高差相差不大,根据就近避灾原则避灾。

避灾路线一:
04工作面---→04运输顺槽---→03回风顺槽----→1#辅运大巷----→地面
避灾路线二:
04工作面---→04回风顺槽--→05运输顺槽---→04回风顺槽--→1#辅运大巷---→地面
2、当作业人员在工作面作业,工作面或移变列车处发生火灾时,工作面工作人员必须立即佩带自救器,根据逆风避灾原则进行避灾。

避灾路线为:
04工作面---→04运输顺槽---→03回风顺槽----→1#辅运大巷----→地面
3、工作面或顺槽发生煤尘、瓦斯、一氧化碳事故时的避灾路线
同发生火灾时的避灾路线。

见插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