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伴奏乐器:
早期的合奏, “五架头”,又叫“硬弓组合”,独奏多用琵 琶或扬琴。 20年代以后,俗称“三件头”,又称“软弓”。主奏或特性 乐器是高胡,也称粤胡、南胡。
弦、月琴、
主奏乐器:高胡 辅以扬琴和秦琴
高胡
提琴(板胡)
三弦
月琴
横箫
广东音乐的特点:
• 广东音乐旋律跳跃活泼、流畅自然,其结 构多为短小精悍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 色彩,时代的气息,音乐绮丽精致,华美 光彩,性格乐观向上。
发展史
• 1、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
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 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 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 • 2、1860年前,已在江南一带流传。最初流行在农村中, 后在城镇茶馆中民间自娱娱人即兴消遣的一种手段,一直 十分兴盛。 • 3、1911年,在上海建立了最早的丝竹乐团体——“文明 雅集”,后有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调”、“国 乐研究社”、“乐林国乐社”等团体。
江南丝竹伴奏乐器:
江南丝竹
丝:二胡、中胡、 琵琶 三弦、扬琴、 秦琴等
竹:笛子、箫 笙
其它:板、板鼓 碰铃
中胡
二胡
三弦
扬琴
琵琶
秦琴

碰铃
笛子
板鼓

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
•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 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 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 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 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 民间的古典曲牌。 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 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 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 的风格特色。
丝竹乐的音乐特征:
丝竹乐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 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 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 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乐,泛指江南部、浙江西部 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 海一带的乐曲为主。 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 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 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
作品赏析:《紫竹调》
•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 (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 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 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
• 《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歌小 曲、爱情小调,也是上海地方戏 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 曲调。《紫竹调》轻松活泼,婉 转流畅,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歌 唱性强,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 时期的“流行音乐”。从街头巷 闾传唱的“一根紫竹直苗苗,送 与哥哥做管箫”的情歌,到东方 歌舞团演员朱明瑛唱红大江南北 的沪剧《罗汉钱》里著名的《紫 竹调》,该曲一直在上海这个城 市的上空飘荡。
江南丝竹代表作品:
• 江南丝竹著名的八首乐曲是—— • 《欢乐歌》、《云庆》、《老三六》、 《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 、《四合如意》、《行街》。 • 此外,《鹧鸪飞》、《柳青娘》、《高山 流水》、《霓裳曲》、《倒扳桨》等乐曲 亦常演奏。
作品赏析: 《欢乐歌》
• 江南丝竹合奏曲。是明、清时期流传在江南 的曲调,用相同的旋律素材,采用变奏在前,原 型素材在后的演奏方式,在江南丝竹乐曲中一个 创新。 • 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 律流畅,由慢渐快,表示欢乐情绪逐渐高涨,常 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合,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 日中的欢乐情绪。 乐曲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法,将母曲《欢 乐歌》发展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为末段 ,构成了A—1A—2A的变奏体结构。此曲原系 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
广东音乐:
于清末民初产生和流传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 • 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 带, 会”和粤剧伴奏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广东音乐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 乐种之一,内容很广,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小 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等,现在则专指丝竹音乐。
广东音乐的形成及发展史:
• 1、1921年以前是广东音乐的形成时期,它最初形成于清 末民初(二十世纪始) 。清末,在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 洲一带流行着不少“过场”——“又名宝字,即丝弦乐队 当无唱曲时,各弦合弄之谱也”、“小调谱”,广东音乐 即在这些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2、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出 现了吕文成、何柳堂等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原来的“硬 弓”乐队也发展成“软弓”。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 乐工作者对广东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并对广东音乐的和 声、配器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出版了不少的乐谱,创作 并演出了大量优秀曲目。
作品赏析:《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是早期优秀乐曲之一。 乐曲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南 国生活的愉悦情绪。曲调运用顿音、 加花等技巧,描写打在芭蕉上淅沥 的雨声、芭蕉在雨中婆娑摇曳的形 态以及人们旱热逢雨的欢乐。 《雨打芭蕉》以流畅明快的旋律, 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一连串分 裂的短句,顿挫的节奏,犹如淅淅 沥沥的雨点敲打着芭蕉,使人联想 到芭蕉婆娑起舞之态,更使人想像 到芭蕉丰收之后人们的欣喜之情。 因此,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极富南国 之情。
思考题:
• 1、广东音乐有什么音乐特点? • 2、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合奏乐——丝竹乐
主讲内容
江南丝竹
发展史 音乐风格及特点 代表作品 发展史 音乐风格及特点 代表作品 欢乐歌 雨打芭蕉 步步高
广东音乐 作品赏析
丝竹乐: 丝”与“竹”是周朝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
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 丝 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 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如二人台牌子曲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四胡, 江南丝 竹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二胡,广东音乐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粤胡 等。著名乐曲如江南丝 竹的《三六》《行街》;福建南曲的《八骏马》 《梅花操》;二人台牌子曲《南绣荷包》《推碌碡》等。
《步步高》赏析:
• • • • • 广东音乐中的名篇,吕文成的代表作,是广 东音乐中描绘节庆气氛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 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 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独奏高胡以明亮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唱出 一首欢乐的歌曲。经常出现的大音程跳动,更突 出了节庆气氛。作者在创作中敢于大胆采用全新 的表现手法,使本曲在传统广东音乐中独具特色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