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有机溶剂沉淀 结晶与重结晶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第二章 有机溶剂沉淀 结晶与重结晶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醇提水沉工艺流程
中药粗粉 加醇浸提
得到含有效成分和杂质的 醇提取液
搅拌、静置 冷藏
回收完乙醇的提 取液再加水
回收提取液 中的乙醇至 无醇味
进入过滤工序 分离沉淀
得到已去除杂质的 澄清药液
乙醇沉淀法常用到的公式
无论是水提醇沉还是醇提水沉,都是利用乙醇的浓 度变化来使杂质析出沉淀。在调药液的含醇量达某 种浓度时,只能将计算量的乙醇加入到药液中,而 用酒精计直接在含醇的药液中测量的方法是不正确 的。分次醇沉时,每次需达到某种含醇量,其加醇 量可用下式计算:
灵芝多糖的提取
灵芝多糖是从灵芝中提取的一种内源活性物质, 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能够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 能力,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 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对人体具有显 著的抗肿瘤、抗癌作用,是现代人理想的保健食 品。灵芝多糖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广阔的空间。 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多糖,一般采用水提醇沉法, 工艺流程如下:
公式应用与实践3:
二次醇沉时根据稀释公式得:
90% ×5000=C4(5000+500) 85%(5000+500+X)=C4(5000+500)+95%X
解得X=?
多糖的分离—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是常用的多糖提取工艺。它是利用多 糖溶于水或酸、碱、盐溶液而不溶于醇、醚、丙 酮等有机溶剂的特点,从不同材料中进行提取。 提取时一般先将原料物质脱脂与脱游离色素,然 后用水或稀酸、稀碱或稀盐溶液进行提取,提取 液经浓缩后即以数倍的甲醇或乙醇沉淀析出,得 粗多糖。
结晶法特性
应用结晶法提纯有机化合物是利用要提纯分离的 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及其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不同,使要提纯分离的化 合物从其粗品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结晶法分离精制的关键是正确选择溶剂和结晶的 条件。
结晶形成的条件
(1) 物质特性 形成晶体的先决条件。分子越大越难结晶。多糖、蛋 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大分子形成晶体就困难些,其 中一些结构复杂、对称性不好的核酸、蛋白质和酶 等,迄今仍未获得晶体。 (2) 溶质的纯度 溶质要形成晶体,必须要有一定的纯度。杂质含量越 低则溶质的纯度就越高,这样就有利于结晶的形成和 生长。溶质的纯度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才能形成结晶要 依不同的溶质而定。多数蛋白质和酶的纯度必须达到 50%时才能结晶。
操作时应注意问题
不管用何种加醇方式,操作时皆应将乙醇慢慢的 加入到浓缩药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含醇量逐步 提高,杂质慢慢分级沉出。 (3) 冷藏与处理: 加乙醇时药液的温度不能太高,加至所需含醇量 后,将容器口盖严,以防止乙醇挥发。待含醇药 液慢慢降至室温后,再移至冷库中,于5℃~10 ℃ 下静臵12~24小时。待提取液到已去除杂质的 澄清药液
操作时应注意问题
(1) 药液的浓缩: 水提液应经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这样可减少乙 醇的用量,使沉淀完全。浓缩程度要适宜,浓度 要是太大过滤的时候就容易造成成分流失。 (2) 加醇方式: 通常可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次醇沉,即第一次 醇沉完后先回收乙醇,然后再第二次加入所需浓 度的乙醇量进行二次醇沉,这样分次醇沉有利于 除去杂质,减少杂质对有效成分的包裹一起沉出 而出现损失;另一种是梯度递增法醇沉,即逐步 提高乙醇浓度,最后才回收乙醇,其操作方便, 但乙醇用量大。
结晶溶液中溶剂的选择
(一) 选择结晶溶剂的原则 不能与被提纯物质有化学反应,不影响生物分 子活性 易于用溶解度差异或温度影响除去杂质 其他考虑因素:操作要方便、安全、回收及成 本
结晶溶液中溶剂的选择
溶剂的选择先通过查阅文献,参考同类型化合物的 一般溶解性质和结晶条件。如果在文献中找不到合 适的溶剂,可根据要结晶化合物的极性大小,利用 相似相溶的溶解度规则,通过实验选择溶剂。实验 时应同时选用几种溶剂进行比较。 常采用试管筛选法选择结晶溶剂
水提醇沉法工艺操作要点
该方法是将原材料如中药材先用水提取,再将提 取液浓缩后,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所需 浓度,搅拌一定时间,静臵冷藏,待沉淀完全沉 降后分离去除沉淀,最后制得澄清的药液。
水提醇沉工艺流程
中药粗粉 加水浸提
浓缩提取液
把浓缩液倒 入醇沉罐
静置冷藏 一定时间
搅拌规定 时间
浓缩液加入 乙醇使达到 要求含醇量
结晶形成的条件
(3) 合适的温度和时间 一般温度低些较好,有时在室温下不能结晶时,可 以放臵在冰箱或阴凉处。而且结晶的形成常需要较 长时间,有时需要放臵3-5天或更长时间。 (4) 合适的溶剂条件 有时有效成分含量很高,因溶剂选择不当,也得不 到结晶;有时含量不高,因选择了合适的溶剂,也 能得到结晶,因此合适的溶剂很重要。
醇提水沉法工艺原理
指先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有效成分,再用水除 去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其原理与操作大致与水 醇法相同。 适用于蛋白质、粘液质、多糖等杂质较多的原材 料的提取和精制,使这些杂质不易被醇提出。但 由于先用乙醇提取,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可 溶于乙醇而被提出,故将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后, 再加水搅拌,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就可沉淀。 静臵冷藏一定时间,待这些杂质完全沉降后滤过 去除。
常用于生物大分子沉淀的有机溶剂
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等, 其中乙醇是工业上最常用的 根据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因为原材料如中药材 体积大,若用乙醇以外的有机溶剂提取,用量多、 损耗大、成本高,且有些有机溶剂不利于安全生 产。所以用乙醇做提取精制溶剂比较合适。
乙醇沉淀法
在浓缩后的水提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使含醇 量达到80%以上时,则难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成分如 蛋白质、淀粉、树胶、黏液质等从溶液中沉淀析 出,经滤过即可除去。同样,在乙醇提取液中加入 一定量的水,也会使叶绿素、树脂等亲脂性成分沉 淀析出。
五、结晶与重结晶
结晶概述
一般地说,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在常温下多半是固 体的物质,结晶是提纯固体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 法,它适用于产品与杂质性质差别较大,产品中 杂质含量小于5%的体系。 鉴定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研究其化学结构,必须 首先将天然产物成分制备成单体纯品。一旦获得 结晶,就能有效地进一步精制成为单体纯品。 因此,求得结晶并制备成单体纯品,就成为鉴定 天然产物成分、研究其分子结构重要的一步。
C1X=C2(V+X)
C1为浓乙醇的浓度,C2为所需达到的乙醇浓度,X 为需加入浓乙醇的体积,V为浓缩药液的体积。 求 X。
公式应用与实践1:
现有黄芪药材2000克,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 时,合并各次煎煮液,滤过,浓缩,得提取液500升。 然后进行分次醇沉处理除杂二次。第一次醇沉,需乙 醇浓度达到75%,回收乙醇,第二次醇沉浓度为85%, 问两次醇沉各需加多少95%的浓乙醇?
②
C1V1=C4(V1+V2)
C2(V1+V2+X)=C4(V1+V2)+C3X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求出补足浓乙醇的体积X
公式应用与实践3:
现有黄芪药材2000克,加水煎煮三次,每次 1.5小时,合并各次煎煮液,滤过,浓缩,得 提取药液500升。然后进行分次醇沉处理二次 。第一次醇沉,需乙醇浓度达到75%,回收 乙醇,第二次醇沉要求乙醇浓度达到85%, 做法是先加入浓度为90%的回收乙醇5000 升,在用纯乙醇补足,问需补足95%的浓乙 醇多少升?
分类
先以水为溶剂提取原材料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 的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叫水提醇 沉法。 先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原材料成分,再用水去 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叫醇提水沉法。
水提醇沉法工艺原理
根据原材料中各种成分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 通过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交替处理,可保留有效 成分,去除杂质(包括淀粉、粘液质、油脂、脂 溶性色素、树脂、树胶等)。 通常认为,料液中含醇量达到50%~60%时,可去 除淀粉等杂质,当含醇量达75%以上时,除鞣质、 色素外大部分杂质均可沉淀去除,当含醇量达到 85%以上时,鞣质、色素也可去除。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天然产物(至少5种),并写出 其来源、功效及应用领域。
公式应用与实践1:
第一次醇沉根据稀释公式得: 95%X1 = 75%(500+X1) 解得X1=1875升
第二次醇沉根据稀释公式得: 95%X2 = 85%(500+X2) 解得X2 =4250升
公式应用与实践2:
现有黄芪药材2000克,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 时,合并各次煎煮液,滤过,浓缩,得提取液500升 。然后进行梯度递增法醇沉处理除杂二次。第一次 醇沉,需乙醇浓度达到75%,第二次为85%,问两 次醇沉各需加多少95%的浓乙醇?
二次醇沉所需乙醇浓度达到:C2, 二次醇沉浓度达标后: 溶液的总体积= 药液体积+加入回收乙醇的体积+补 足的浓乙醇的体积
药液体积V2
溶液总体积
回收乙醇体积 V1
补加浓乙醇 体积X
设二次醇沉需要达到浓度为C2,回收乙醇浓 度为C1,浓乙醇浓度为C3,加入回收乙醇后 药液达到浓度为C4。则根据稀释公式有: ①
四、有机溶剂沉淀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介绍
在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 水性的有机溶剂,能显著降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 子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不同蛋白质沉淀时所需有机溶剂的浓度不同,因 此调节有机溶剂的浓度,可以使混合物中的蛋白 质分段析出,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不仅适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还常用于酶、核酸、 多糖等的分离纯化。
0.1g试样+1ml溶剂A
振摇后,观察溶解情况
溶完,溶剂不合适
未溶完,加热至沸腾,观察溶解情况
溶完,冷却后观察结晶情况
不溶,补加0.5ml 溶剂,再加热至沸后观察
不溶,再补加0.5ml 溶剂,再加热至沸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