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考研经验谈
回想自己半年多的考研之路,感触良多。
一些学弟学妹向我询问考研的经验与感受,这里我很愿意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那么我将分不同的方面说说我在备考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感受。
可能下面的文字稍显琐碎,希望大家见谅。
关于考试科目: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是考这四门:英语、政治、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岩石学。
其中英语和政治用的是全国卷,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是二合一的试卷,为北大自命题。
高等数学部分占75分,地质学基础部分占75分。
岩石学科目是三合一的试卷,是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岩类混合在一起考察的,共两种题型: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关于备考用书:
北大地质系“岩石学”的考试科目以路凤香、桑隆康的《岩石学》为主要考试书目,是地质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为目前岩石学最新版的教材。
除了这本书,我认为还有些书可以作为备考的参考书来使用,主要有以下几本:武汉地院乐昌硕编写的《岩石学》、成都地院卫管一等编写的《岩石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邱家骧编写的《岩浆岩石学》、南京大学孙鼐、彭亚鸣编写的《火成岩石学》、北京大学王仁民编写的《变质岩石学》,长春地院贺同新编写
的《变质岩石学》以及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沉积岩石学》和西南石油大学唐洪明编写的《矿物岩石学》,此外,在阐述不同构造环境的岩浆作用产出的岩石的地化特征时也可以自学一下韩吟文的《地球化学》的相关内容。
另外,这里推荐一篇参考文献:北京大学张立飞教授在2007发表的一片综述性文章《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读完这篇文章,可以对变质地质学部分有个宏观的了解。
关于如何使用专业课资料:
如果有时间,至少要精读一遍考试书目。
因为尽管每年的考试试题重复率很高,但基本上保持在150分的卷子里有100分左右是过去曾经考过的,但每年都会有50分左右的试题是新出的。
所以,研究往年真题的目的在于保住已有的100分,而精读的目的就在于争取未知的50分!
参考书不用全看,参考书是一个工具书的作用,我们主要是带着问题去看!边看边总结抄录关键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看真题来找考点、重点,再回头有针对性地看书!
关于阶段性复习方法:
基本遵循“看真题找考点→翻教材找答案→总结凝练→背诵记忆”的模式展开!考研的过程里时间很紧张,在后期就已经没有必要再漫无目的地读专业教材了,所以最好先看真题,然后在熟悉考试风格与考点特征之后,回过头来有针对性地在教材里提炼标准答案。
这其实是一个很耗时的过程,但很必要。
因为以往的考题都有可能在以后重复出现的,所以你只要提炼出了考点,就是必定可以拿
分的。
因此,整个专业课备考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先理解,后总结,再记忆”的过程!
关于选择导师:
建议考生去院系网站浏览老师的主页,寻找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
这里说明一下:老师发表的论文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钻研,大概明确老师的研究方向即可。
地质系这边的老师并不询问过多前沿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关于专业课考试范围:
北大岩石学试卷中,变质岩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而大多数石油院校的学生在变质岩方面学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这是个很大的漏洞需要弥补。
目前,似乎只有北大、地大、中科院的岩石学考变质岩部分。
南京大学的岩石学考试不考变质岩。
我也看了各研招单位的试卷,变质岩部分考察最难的要算北大了。
相比南京大学,北大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比南大相比多考了高等数学部分和变质岩部分,所以,北大的考察还是比较全面的。
当然,南大的这个专业也不容易考,他们的专业课试题考察的很深入。
变质岩部分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我觉得时间如果不够,除了泥质系列要重点掌握外,其他系列的变质岩只记忆下名词解释就行了。
我个人感觉:泥质系列最重要,其次是基性系列。
区域变质岩最重要,其次是接触变质岩,至于冲击变质作用、汽成水热变质作用什么的,我个人觉得一般了解下就行了,主要是警惕下名词解释,他们不可能出大题的。
在记忆各个变质相的矿物组合、变质反应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