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发展、健康、基础智力、兴趣、意志、品质等因素,将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为防止学生自卑心理出现,可以称之为“提高组”、“拼搏组”、“跃进组”等相类似的名称),并对不同层次组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

其优点是缩小了学生的差距,让学生在水平较为均衡环境中进行锻炼,建立信心,获得成功。

那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应注意哪些呢?下我就此谈几点自己
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各位教师指正。

熟悉和掌握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
课程标准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根本依据,只有全面熟悉,我们才能根据不同的层次制定出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应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情况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

作为教师,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法确定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座椅设深入细致地了解,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体育基础、智力水平、心理素质以及个性特征等。

合理划分教学层次教学层次的划分,是将教学对象根据他们的身体发展、健康、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兴趣、意志品质等影响教学的
相关因素,按递进的关系划分成若干不同群体。

我们在划分层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能把划到低层次的学生称之为“差生”,更不能歧视他们。

2、要注意灵活性。

任一学生有其短项,也有其长项;在层次划分时,切忌将一名学生长期置于低层次组学习。

3、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连续性。

分层教学,不是把各层次机械分开,低中层次教学只是一种阶段性手段,其最终应向高层次发展。

所以,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衔接,保持其连续性,要让每个学生明确每一层次的目标,要求,也要鼓励每个学生努力进入高一层次学习。

4、正确地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应与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能力相适应,并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在耐力跑教学中,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完成达标优秀,可采取节奏跑,重复跑等方法,以提高耐力速度。

而对于低层次学生,其目标是培养他们的耐力跑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能达及格,可以采用一些游戏,跑走交替,变速跑等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耐力素质。

总之,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要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中,以学生为中心,应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区别对待,
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