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学者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_王瑾

美国学者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_王瑾


20 世纪以来, 越来越 多 的 西 方 思 想 家 认 识 到 文化在国际交往 和 民 族 发 展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从 而高度重视文化 战 略 的 构 思, 维护本民族的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安全 。 马克斯·韦伯认为, 深层原因, 新教伦 理 是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形 成 的 一 个 重要因素 。 汤因 比 、 斯塔夫里阿诺斯等在其著述 中,也以文化的冲突来看待世界历史 。 斯宾格勒 在其名著《西方的没落 》 中所阐述的思想,本质上 是文化交往和文化冲突中西方文化的弊端及其出 ,根本上讲的是西方 路 。 他所谓的“西方的没落 ” 文化的没落 。 亨廷顿 在《文 明 的 冲 突 与 世 界 秩 序 一书 中,更 是 指 出 文 化 的 冲 突 将 成 为 未 的重建 》 来世界冲突的模式,文化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 的冲突而成为主要的冲突模式 。 西方还有一些理 论家 指 出,倘 若 一 个 国 家 的 文 化 成 为 主 流 文 化, 其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它就必然在国际 社会中居于 领 导 地 位 。 在 全 球 化 和 信 息 化 时 代, 文化越来 越 成 为 民 族 凝 聚 力 和 创 造 力 的 重 要 源 越来越成 为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的 重 要 因 素 。 谁 占 泉、 据了文化发展的 制 高 点, 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 的国际 竞 争 中 掌 握 主 动 权 。 我 国 正 处 在 和 平 发 展、 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 激烈的国际竞争, 面对形 形 色 色“中 国 威 胁 论 ” 的 干扰, 我们更要高 度 重 视 和 加 快 发 展 国 家 文 化 软 维护国家安全 。 实力, 近年来, 伴随中国在经济 、 政治和文化等领域 美国 学 术 界 对 中 国 软 实 力 的 关 注 程 的快速发展, 度不断加深 。 对中国软实力进行研究的既包括普 通学 者, 也 包 括 美 国 国 会、 思想 库 和调 研机 构等。 可以 说, 对 中 国 软 实 力 的 研 究 已 经 全 面 出 版 社 出 版 了 卡 内 基 国 际 和平基 金 会 中 国 项 目 学 者 约 书 亚·库 兰 茨 克 的 《魅力攻 势 — — —中 国 的 软 实 力 如 何 改 变 世 界 》 一 书, 这是美国甚至 西 方 第 一 本 研 究 中 国 软 实 力 的 专著, 在美国学界和 政 界 引 起 很 大 关 注 。 2007 年 10 月, “提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 高国家文化软实 力, 。 约瑟夫·奈 认 为, 好保障 ” 这表明软实力已经进 入中国的官 方 语 言 。 从 此, 中国软实力成为美国 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
① 能的 。
自 1978 年的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中国就发动了反对 “资产阶级自由化 ” 和“精神污染 ” 的运动 。 因此, 中国提出发展文 化 软 实 力,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 了反对西方文化渗透, 维护文化安全 。 中国认为, 利用文化媒介宣传中国的形象并提高中国在国际 舞台上的影响力十分重要 。 这样中国可以抵制西 方强加给中国的 价 值 观 念 和 形 象, 行使自己的话 语权 。 对西方媒体报道西藏抗议活动的愤怒以及 2008 年春天奥 运 圣 火 传 递 遭 干 扰 再 一 次 证 实 了 中国长期的怀疑, 即美国 利 用 它 的“文 化 霸 权 ” 弱 这也导致有人呼吁中 化中国并破坏中 国 的 稳 定, 国政府要回应这个挑战 。 4. 软实力可 以 为 中 国 的 发 展 争 取 一 个 稳 定 、 和平的国际环境并且有助于国际社会接受中国的 崛起 。 尽管中国多年来一直强调其和平崛起的性 但它在世界上 日 益 增 长 的 经 济 实 力 却 在 世 界 质, 不同地方导致了程度不同的恐惧和疑虑 。 为了减 少这种不信任和 不 安 全 感, 中国极需更好地以文 通过文化交流为中国塑造一个 化作为魅力来源, “越 多 人 了 解 中 国, 更受欢迎的形象 。 这是因为,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 双月刊) 2011 年第 6 期
美国学者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
王 瑾
[内容提要]伴随中国在经济 、 政治 和 文 化 等 领 域 的 快 速 发 展, 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程度不断加 深 。 对中国软实力进行研究的既包括普通学者, 也包 括 美 国 国 会 、 思想库和调研机构等。美国学者对 中 国 发 手段作了全面分析, 通过大量的 统 计 数 据 对 中 国 的 文 化 软 实 力 进 行 了 评 估 , 还对中 国、 展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 美国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等 。 总结和梳理海外有关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对于提升我国的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重要启发意义 。 文化软实力 、 [关键词]美国学者 [分类号]D5 中国 文化软实力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6505 ( 2011 ) 06002705
本期聚焦 使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基本假设在中国得到不少 人的认可 。 第二次争论始于 2005 年前后, 也是在中国真 正开始讨论软实力 。 中国专家关于软实力的争论 主要是中国的软实 力 是 该 继 续 保 持 反 应 性 的 ( 主 要是为了 改 善 中 国 的 形 象 ) 还 是 该 变 得 主 动 点 。 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 有关是否应该输出所谓中国 发展模式的 辩 论 正 在 展 开 。 另 外, 什么是中国软 实力的主要源泉? 怎样增强软实力? 怎样宣传软 实力? 怎样使用软实力? 在这一系列问题上仍然 存在着分歧 。 在关于 中 国 内 政 和 外 交 政 策 讨 论 的 大 背 景 下, 围绕中国软实 力 提 法 的 讨 论 形 成 了 两 个 主 要 的学派 。 一派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所持 , 的主流派观 点, 认 为“软 实 力 的 核 心 是 文 化 ” 跟 20 世纪 90 年代第一个提 出 此 观 点 的 王 沪 宁 相 呼 应 。 另一派是一些国际关系问题专家所持的少数 派观点, 该观点不否认文化的重要性, 但他们注重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政治 如何使用软实力 的 资 源, 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 。 ( 二) 中国领 导 层 认 同 文 化 是 软 实 力 的 核 心 的观点 近 些 年 来, 中国一直在寻求统一的意识形 — — 或者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时任国家 态— 主席江泽民在 1998 年的中国共产党第 15 次全国 。 代表大 会 上 宣 布 要 建 设 社 会 主 义“精 神 文 明 ” 2001 年, , 中国公 布 了“公 民 道 德 建 设 实 施 纲 要 ” 把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结合在一起 。 在 2002 年的中国共产党第 16 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 中国的 文 化 体 制 改 革 启 动 。 尽 管 没 有 明 确 使用软实力这个词, 但宣传部门负责人刘云山说, 在党的指导性原则的文件里把文化建设摆在战略 位置, 这凸显 了 文 化 建 设 的 极 端 重 要 性 。 他 还 补 充说, 文化实力是 整 合 国 家 实 力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日 益重要的组 成 部 分 。 由 于 着 眼 于 软 实 力, 中国文 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 使“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文化不仅对中国 人 民 、 而且对全世界人民都有强 。 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2006 年 1 月, 在对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 一次内部谈话中,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 中国 国际地位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必须在包括经济 、 科学和技术 、 国防实力的硬实力以及诸如文化等软 实力中都得到反映 。 胡锦涛在 2007 年中国共产党 — 28 — 第 17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使用了“软实力 ” 这一提法, 标志着中国官方正式认可软实力以及文 化的核心地位 。 胡锦涛说,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 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 重要因素 。 中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总之, 中国领 导 层 已 经 意 识 到 软 实 力 在 增 强 综合国力中的重 要 作 用, 并且认可主流的学术观 点, 即文化是 软 实 力 的 核 心 。 中 国 共 产 党 强 调 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的重要性, 认为以“指导 思 想 一 元 化 ” 为基础的中 国可以把它的文化软实力延伸到海外 。 ( 三) 软实力是当 下 中 国 的 热 门 话 题, 但中国 还缺乏明确的软实力战略 随便浏览一下 学 术 数 据 库 以 及 热 门 网 站, 会 发现很多关于软实力的文章 、 领导人讲话稿 、 民意 调查以及博客文章 。 在关于该形成怎样的内外政 策以增强中国综 合 国 力 的 激 烈 辩 论 中, 软实力被 赋予非常重要的地位 。 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 , 行重新评价还是建立“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 无论是遵循“科 学 发 展 观 思 想 ” 还是建设和谐社 无论是关于要“韬光养晦 ” 或是“有所作为 ” 的 会, 辩论还是反驳“中国威 胁 论 ” 并 建 设 和 谐 世 界, 软 实力都贯穿于所有这些问题之中 。 然而, 尽管学术界对软实力有热烈讨论, 领导 但中国还没有形成 层对软实力也有 浓 厚 的 兴 趣, 连贯的国家软实力战略, 虽然中国也 一套综合的 、 为此而出台了一些前后矛盾的政策 。 有可能执行 软实力政策的各 部 委 各 机 构 之 间 没 有 协 调, 同时 也没有一个中央领导小组或是领导人负责提升中 国软实力 。 建议 在 中 共 17 大 报 告 中 加 入 软 实 力 的不是外交部而是文化部 。 海外孔子学院的监管 由教育部负责, 而教育部显然没有和当地的中国 中 共 中 央 宣 传 部 承 诺“通 过 大使馆协 调 。 同 时, 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 。 但 至 今, 力并加强 中 国 文 化 的 国 际 影 响 力 ” 中 国还没有建立任何标准来评估增强文化核心软实 力方面的进展情况 。 在短期内, 中国的软实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 仍然 是 临 时 采 取 的, 主 要 是 反 应 性 的, 旨在反驳 “中国威胁论 ” , 重点 提 升 文 化 软 实 力 。 领 导 层 很 可能继续禁 止 讨 论“北 京 共 识 ” 以特意避免挑战 情 况 就 不 那 么 肯 定 了。已 美国 。 但从长 期 来 讲, 经有人呼吁中国建立一套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综合 战略, 在政治 、 外交政策和机构设置方面更加强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