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保证

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保证

糖、餐后血糖、尿糖、 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功能、
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的选用或联合应用等。
3.5 为临床医师选用合理的治疗药物而形成的 “组合”;
如抗生素药敏试验等。
这些“组合”对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非常必要 的,但“组合”必须合理、科学,防止不必 要的大“组合”。
4. 申请单
至少应提供以下信息:患者姓名、住院号、 性别、年龄、送检科室、病室、床号、诊断、 标本类型、申请检验项目、申请医师姓名、 申请日期、送检日期等;
动带来的影响; 3)减少饮食带来的影响;
4)易于参考区间作比较:
①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时间:如尿常规宜采取 晨尿(易发现病例成分);细菌培养应尽量 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等;
②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如AMI患者查 cTnT或cTnI在发病后4-6小时采样较好;病毒 性感染抗体的检测,在急性期及恢复期采取 双份血清检查对诊断意义较大。
红细胞/血浆 0.50 0.11 22.70 0.78 0.10 6.70 40.00
180.00 0
1.63 0.55 0.82 0.82
溶血标本/正常标本 1.05 0.81 1.91 -2.64 0.96 2.20 3.59 8.04 14.08 1.94 0.50 0.91 1.14
⑻脂血
3.采取最合乎要求的标本 ①抗凝剂、防腐剂的正确使用; ②防溶血、防污染; ③容器洁净度或无菌程度;
④防止过失性的采样;如采错部位、用错真 空采血管等;
⑤防止边输液边采血; ⑥采集标本运送间隔时间及运送条件。
颜色
紫色 淡蓝色 黑色 红色 粉红色
我院实验室常用采血管
⑹药物的影响:
①为观察治疗效果,某些药物造成检验结果的变动, 恰恰是临床需要的信息;
如:服用降脂药物观察血脂变化来观察疗效;

服用降糖药物,通过血糖的变化来调整用药剂量。
②某些药物具有毒副作用,治疗中观察某些指标来 调整用药剂量或考虑是否停药;
如:肿瘤化疗时,经常需要检查白细胞、血小板及肝功能、肾功能等
进餐后,血中TG可增高50%,GLU可增高15%,进 食高蛋白或高核酸,可使BUN及UA增高;
餐后采集的血液标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可影 响到很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
控制这一因素的唯一办法就是空腹采集标本,特别 是血液标本。通常是早晨空腹采集。
注:空腹是指进食后8-12小时,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维持 正常的饮食水平,宜清淡,不喝酒,咖啡等,少喝水或不喝 水,睡眠充足,少运动或不运动的状态。

羧苄青霉素 ↓
-
头孢噻肟三嗪 -
-
硫酸链霉素 ↓

硫酸庆大霉素 -
-
红霉素

-
林可霉素

-
异烟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西泮

-
利眠宁

-
苯巴比妥 奋乃静 苯妥英钠 氯丙嗪







PLT ALT AST ALP CK LDH CHO GLU BUN



-
-
-
-
-







-
-
-
-



-
-
-
-
-



-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C3 C4
原始标本在室温中的温度时间
稳定时间 1h 8h 10min 不稳定 不稳定 8h
项目
稳定时间
PH(血浆)
<15min
PCO2(血浆) <15min
PO2(血浆) <15min

1d

1h
无机磷
1h
项目 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血沉
抗凝剂
用途
EDTA 枸橼酸纳 (1:9) 枸橼酸纳 (1:4) 无或肝素钠

血常规、血型、BNP、 hbA1c 血凝 血沉
生化及免疫项目 血库
4.唯一性标志(标本容器的标签) ①送检科室及病床号 ②患者姓名及病历号 ③送检标本名称及量 ④检查项目 ⑤采集标本的时间
注:防止贴错标签
5.努力做好患者的配合工作 ⑴做好解释工作: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 ⑵避免饮食、药物影响
⑶由患者自己留取标本时,要告之留取方法、 注意事项等
4.标本的运送
1.专人运送 除门诊患者自行采集的某些标本外,其他情况原则
上一律由医护人员或经训练的护工运送; 2.保证标本运送途中的安全性 防止过度震荡、容器的破损、标本被污染、标本及
唯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标本对环境的污染等;
特殊标本要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运送,如微生物标本、需低 温或保温的标本等。
3.保证运送的及时性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有些项目(如血气 分析等)应立即送检。
标本的采集时间应有记录,收到标本的时间 也应有记录。
项目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T 全血GLU 总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凝血酶原时间
如白细胞:范围可达150%-300%, 钾:5%-10% 血红蛋白:8%-15% 生长素:300%-400%
⑷体位:
卧位患者比立位时,Hb下降4%,Hct下降6%,K+ 下降1%,Ca2+下降4%;ALT下降7%,AST下降 9%,ALP下降9%,TG下降6%等
⑸饮食(含饮料、 抽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⑺溶血:
溶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项目 ClNa+ K P Ca2+ ALT AST LDH CK Cr UA Glu BUN
前病情。
一句话: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 进行检验,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
标本的正确采集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1.采样时间的控制---最佳采样时间的选择 (1)最具“代表性”的时间:血液标本原则
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 1)减少患者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2)患者一般处于平静、休息的状态,减少运
2.2.2 如果是确诊,应考虑特异度较高的检验 项目,以避免误诊。
2.3 时效性
强调及时性。
如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时间在1-2小时 内的,可以检测肌红蛋白(Mb),发病3-8小时内 的,可以检测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
2.4 经济性
应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考虑。主要要从总体 考虑患者的经济支出。
1.2 外检项目
1.2 限于条件,本实验室尚未开展的检验项目, 必须明确委托实验室,并将外送项目同样列 出清单,内容同上。
1.3 积极开展新项目
1.3 因临床诊治需要,且对诊治有应用价值的 项目,在满足开展条件和技术成熟的情况下, 应向上级申报,并通知临床。
2.检验项目的选择原则
临床检验分析前阶段的定义
又称检验前过程:该阶段按时间顺序,该阶 段始于来自临床医师的申请,包括检验要求、 患者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 实验室接收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 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所提供 的检验信息对临床医师用于患者诊断、治疗 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即此阶段工作是为保 证检验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 情或健康状态所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
2.4.1 检查项目不够全面:导致患者诊断不明 或治疗时间的延长;
2.4.2 过度检查:导致做了一些对患者病情无 用的检查。
3.检验项目的“组合”
目的:①提供较全面的信息,

②简化申请检验项目的步骤。
“组合”通常有下列几种情况:
3.1 为了解某器官不同功能情况或从不同角度 了解某一疾病有关信息而形成的不同“组 合”;
⑴情绪:
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紧张、恐惧的状态 中,可导致采集标本失败或采集标本中的血 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⑵运动:
可引起ALT 、AST 、LDH 、CK等酶一时的 升高,K 、Na 、Ca 、白蛋白、血糖等成分 的变化;劳累或受冷、热空气刺激,往往可 见白细胞的增高。
⑶ 昼夜生理变化:往往可引起一些指标的 成倍变化;
如:肝功能,肾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等。
3.2 为正确、及时诊断而形成的“组合”;
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组合等。
3.3 初诊时,为了解患者多方面信息而形成的 “组合”;
如尿十项检测,生化检测的一些“组合”等。
3.4 为提高敏感度或特异性而形成的“组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