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旅游市场及经营规律
四、旅游市场竞争的策略
1、低成本策略:是在保证旅游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 取有效措施,降低经营成本,追求同行业中的低成本 优势,然后采取低价策略以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 标
2、产品差别化策略:是指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创造 本地区或本企业旅游产品的特色,使之与同行业其它 产品相比,在旅游产品的组合设计、服务、推销方式 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使旅游者更感兴趣,产生信 赖,消除价格的可比性,从而产生强大的竞争力量 (以特色取胜)
4、旅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旅游市场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充分发展的基础 上,旅游活动商品化、社会化的产物 (2)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区域旅游市场→世界旅游市场(全 球旅游市场)
二、旅游市场的分类
1、按地域划分:世界旅游市场可划分为六大区
域旅游市场
欧洲旅游市场(Europe Market) 美洲旅游市场(America Market)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旅游市场(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Market)
第六章 旅游市场及经营规律
§1 旅游市场概述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
1 、 市场的一般含义 (1)狭义的市场:A、指商品交换的场所;B、指某 类商品的购买者或购买者集团 (2)广义的市场:是指人们在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 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市场经 济”、“市场调查”等 2、旅游时间、一定地点对某种旅 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购买者,亦称为“旅游需求市场”或 “旅游客源市场”(规模=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2)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 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3、旅游市场区别于一般商品市场的不同点 ☆旅游需求的整体性和旅游供给的组合性 ☆旅游需求的指向性 ☆旅游供给的季节性 ☆旅游需求的高度弹性和旅游供给的低弹性(或无弹性)
市场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
消费者难以寻找替代品
其它厂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无法进入该市场
注:在旅游经济中,某些独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成的旅游产品会 形成垄断产品,从而成为一定的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 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其存在的条件有:
同类旅游产品市场上拥有较多的旅游经营者,每一经营者的 产量在市场总额中只占较小的比例,任一单独经营者都无法操 纵市场
四、旅游市场的功能
(一)旅游产品交换功能 (二)旅游资源配置功能 (三)旅游信息反馈功能 (四)旅游经济调节功能
§2 旅游市场竞争
一、旅游市场竞争的必然性
(一)竞争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二)旅游市场的特性必然导致旅游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三)各国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加剧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
4、寡头垄断:是指为数不多的旅游经营者控制了行业绝大部分 旅游供给的市场结构。每个企业在行业中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以致其中任何一家经营者的产量或价格变动都会影响旅游产品 和其他经营者的销售量(大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新厂商 进入不容易)
三、旅游市场竞争的内容
1、争夺旅游者(根本目标)
2、争夺旅游中间商(作为客源的组织者、提供者,成 为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对象)
4、按旅游目的划分:各种专项旅游市场
观光旅游市场 度假旅游市场 商务旅游市场 会议旅游市场 文化旅游市场 宗教旅游市场 修学旅游市场 体育旅游市场 探险旅游市场
5、按旅游组织形式划分:
团体旅游市场(15人以上的旅行团)
散客旅游市场
三、旅游市场的特点
1、异地性 2、波动性 3、季节性 4、世界性 5、高度竞争性
3、专营化策略:是指专门为某一个或某几个特殊的细 分市场服务的策略。为了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别化或低成 本,在目标市场上具有特殊的竞争能力,可以赢得较高 的利润率,应着手开发针对某些细分市场的旅游产品- -特种专项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4、价格策略:
(1)维持原价策略:指对竞争者的价格变动不作任何 反应。当企业降价会减少目标利润,不降价也不会失去 很大市场份额时,维持原价策略能使目标市场的旅游者 树立对本企业的信任,从而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
3、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
绝对占有率=一定时期某经营者接待的旅游人次数 /同期旅游市场接待旅游总人次数×100%
相对占有率=一定时期内某经营者的市场占有率/ 同期同范围旅游市场上最大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大 于1:该经营者处于优势,成为最大竞争者;等于1: 表明该经营者与最大竞争者势均力敌;小于1:表明该 经营者与最大竞争者相比处于劣势)
整 个 市 场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2)差异化市场策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针对不同细 分市场的特性,设计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分别满 足各类游客的需求(以差别性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来满足差异性 的目标市场需求)
优点: a、能适应不同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增加企业的营业 收入和利润; b、企业在不同细分市场经营,有助于深化企业 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扩大企业声誉,提高经济效益; c、 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旅游市场的开拓
§3一、旅游市场开拓的涵义 旅游市场开拓:就是为了实现旅游企业的战略 目标,扩大旅游产品销售,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 提高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二、旅游市场的调查和预测 (一)旅游市场调查
1、旅游市场调查的内容
(1)旅游市场环境调查 (2)旅游市场需求调查
(3)旅游市场供给调查 (4)旅游市场竞争情况调查 2、旅游市场调查的方法 (1)直接调查法 (2)间接调查法 (二)旅游市场预测
(3)市场细分的条件: 划分细分市场的特性(标准)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细分市场必须是可以占领的 细分市场的规模必须足以使企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相 当发展潜力 (4)细分市场的作用: 有利于分析、发掘新的市场机会 有利于企业制定经营策略和调整生产、销售计划 有助于市场渗透,提高市场占有率 有助于小型企业在某一细分市场确立自己的地位 有利于提高市场经营的经济效益
2、旅游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
(1)地理细分:按照消费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来细 分市场。按照地理因素细分市场,对于分析研究不同地区消费 者的需求特点、需求总量、规模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具有一定意 义,有利于企业开拓区域市场
(2)人口细分:按照人口统计因素来细分市场。人口变量包 括: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程度、民族、宗教、社会 阶层等
优点:a、可以大批量生产,简化销售渠道;b、可以节省 市场调研和广告宣传等经费开支,降低成本;c、可以通过降 价,长期占领市场。
缺点: a、对大多数企业、大多数产品不适用; b、加剧市 场竞争,旅游者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旅 游 企 业
营销要素组合( Product、Price、 Place、Promotion )
2、完全垄断:是指一种产品市场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 态,并且这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因而厂商对 其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具有很大的控制权(独家垄断)。这种 情况很少见,只是在政府垄断经营或由政府授权实行垄断经 营的某些特殊行业存在这种情况,如公用事业(邮政、电讯、 自来水等)、烟草专卖、药品专卖等。其存在的条件:
非洲旅游市场(Africa Market) 中东旅游市场(Middle East Market) 南亚旅游市场(South Asia Market)
2、按国境划分:
国内旅游市场 国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
3、按旅游消费水平划分:
高档旅游市场(豪华旅游市场) 中档旅游市场(标准旅游市场) 低档旅游市场(经济档旅游市场)
1、按时间标准分类的市场预测 (1)短期预测 (2)中期预测 (3)长期预测。
2、按方法分类的市场预测
(1)定性预测
(2)定量预测
三、旅游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策略
1、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和作用
(1)定义:“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是美国 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它是 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望、购买行为 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明显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市场划分为 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每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亦称 “子市场”或“亚市场”。每个细分市场都是由具有类似需求 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
(3)行为细分:根据消费者不同的消费(购买)行为来细分 市场。购买行为有:购买动机、购买状态、购买频率、产品品 牌信赖程度等
(4)心理细分:按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来细分市场。心理因 素包括:个性、生活方式、生活格调、价值取向(价值观)
3、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1)无差异性市场策略(整体市场策略):把整个市场看作 是一个有相同或近似需求的大的目标市场,并以相同的或单 一的市场营销组合手段去满足该市场的需求。
注:分属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要与欲望存在 明显差别,而属同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需要与欲望则 极为相似。市场细分是一种存大异求小同的市场分类法,它不 是对产品进行分类,而是对同种产品需求各异的消费者进行分 类,是识别具有不同要求或需要的购买者或用户群的活动
(2)市场细分的客观基础:同一产品的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多 样性。从需求角度考察,各种社会产品的市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产品的市场叫同质市场,另一类叫异质市场。凡消费者或 用户对某一产品的需要、欲望、购买行为以及对企业营销策略 的反应等方面具有基本相同或极为相似的一致性,这种产品的 市场就是同质市场。消费者或用户对某种产品的原料、特性、 规格、档次、花色、款式、质量、价格、包装等方面的需要与 欲望是不同的,或者在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这种市场称为“异质市场”
(2)降价策略:指追随竞争对手价格的降低,调低本 企业产品的价格。当目标市场旅游者对价格十分敏感时, 不降价会使本企业失去市场份额,同时企业也有足够的 余地承受产品降价的影响,而使企业利润损失不严重, 可考虑采用降低价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