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翻开农历,那古老厚重的历史经卷中,二十四节气如椽.如柱,如时光的纬编,岁月的练.扣,莹莹烁烁,璀.璨无比。
它们或如窈窕..淑女,卓然而立,倩影芬芳,或如洒脱儒生,羽扇纶.巾,经论.满腹,述说天道与地脉的关联,引导大地上的生长与收获,生存与养生。
1、文中加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均正确的项是()A、如椽.(yuán)纬编B、璀.璨(cuǐ)练扣C、纶.巾(ɡuān)窈窕D、儒.生(rú)经论2、文中画横线的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翻开农历古老厚重B、历史经卷莹莹烁烁C、洒脱儒生卓然而立D、倩影芬芳羽扇纶巾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美国大豆被加入中美贸易战名单,贸易战已经真正开始,贸易战对中国农业目前看来是利好消息,让我们拭目以待....。
B、初春的莱芜,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C、莱芜市民间艺术表演赛在市政府广场精彩上演,其中的雄狮表演时而腾空跃起,时而旋转腾飞,将钢劲威猛表现的惟妙惟肖....。
D、风凰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两边的柳树枝叶繁密,会展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设施鳞次栉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已有大概200多年历史的莱芜梆子,唱腔刚劲豪爽、高亢激昂,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似乎特别有利于正剧的表达。
B、由于中美贸易战,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但也将给我国产业链企业带来新的生机。
C、为防止燃放孔明灯引发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不再发生,莱芜市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非法售燃放“孔明灯"的通告》。
D、叙利亚再度遭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导弹打击,从其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5、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①。
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无眉淡扫。
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
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注:①杪(miǎo):一般指树枝的细梢。
A、“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一句中“西山”、“东山”,虚实合写,道出退隐之志。
B、词上片“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一句是在写自己所在西山的远景。
C、词中对整个画面的设色,以素朴的淡色调为主,从平淡中又透出一种丰富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深秋山水图,层次井然。
D、全词面对深秋傍晚的景色,以一种高旷中略带沉郁的格调,抒写排遣思乡怀人的愁怀。
二、积累与运用(14分)6、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4分)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__________》两篇,和《论语》《_______》编写在一起,称为“四书”。
②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象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
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这段文字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7、综合性学习(4分)莱芜位处齐鲁中部,曾为春秋牟、赢国故地,秦时分置二县,西汉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菜芜谷,遂名莱芜。
2017年11月17日上午,中央文明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良参加会议代表莱芜领取“全国文明城市”奖牌。
请你依据上文为莱芜拟写一句精彩的宣传语,并恰当的运用一种修辞。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6分)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③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写出诗人早出晚归的耕种生活,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热爱。
④在春和景明的日子登上岳阳楼,就会有畅快高兴的感受,其内心感受可用两个四字短语来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的原文回答。
)⑤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面。
⑥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9-13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选自《唐雎说信陵君》)【注】①卒:通“猝”,突然。
②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秦王怫然..怒________________②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__③存.赵国________________ ④天下缟素..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唐雎谓.信陵君曰太守谓.谁B、秦王不悦.俟其心悦.,则又请焉C、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D、愿.终守之百愿.君之忘之也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12、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乙文唐睢劝谏安陵君怎样的做人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回忆清明祁玉江(1)当盘踞的寒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经过几次激烈交锋、碰撞后,寒气终于败下阵来,铩羽而归。
这时,北方地区的气温不再是忽冷忽热、飘忽不定,而是渐次趋于稳定、回暖,春的韵味也随之愈来愈浓。
我知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清明节气就要到来了。
(2)阳坡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些无名小草,顶着一头纤细稚嫩的绿,探头探脑地从枯草中星星点点冒了出来,嗅着春的气息,欣喜地观望着久违了的精彩世界;硷畔上、河湾里的柳树,干枯的枝条很快由灰褐变浅黄又转为淡绿,有的已迫不及待地吐出嫩芽、抽出绿丝来。
小孩子们欢笑着,蹦跳着,捡拾起掉落树下的一截柳条,揉搓后抽出枝干,做成口哨,吱吱呜呜地吹了起来。
吹得两腮鼓胀,吹得两眼通红,吹得音响回荡,吹得众鸟齐应。
(3)那漫山遍野的花儿,也竞相怒放了。
最先开放的是山桃花。
不经意间,山坡坡上一株株竞相开放的粉嘟嘟的野桃花、家桃花突然就撞入眼帘,白的耀眼,粉的撩心,让人激动,令人迷醉。
含苞待放的杏花也不甘寂寞,也在那崖畔上绽放了,色泽远比桃花艳丽,红红的像一抹霞,将人的脸也映得通红。
再后便是梨花、苹果花登场了。
它们就在那山峁峁上、塬梁梁间,独领风骚,一身素洁,与桃花、杏花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在告诉人们,我们也并不逊色!惹得蜜蜂、彩蝶频频光顾。
置身于这春的世界,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4)清明时节雨纷纷。
每当这个时节,往往天地氤氲,细雨霏霏,用柔和清爽来概括此时的天气,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由于雨丝飘扬,大地自然是潮湿的,像水洗过一般,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草木就借助这清爽、这温暖、这湿润,偷偷地疯长,一天一个样,恨不得一下子将这世界染得碧透,装扮一新。
(5)黄土小路呢?不再是尘土飞扬,而是黏糊糊的,赤脚踩上去,软软的,酥酥的,那样舒坦惬意;风更是柔和清爽的,不大也不小,不时夹带着星星点点的雨霏,迎面扑来,柔柔的,痒痒的,令人心花怒放。
空气异常清新,湿漉漉的,啜一口,清爽无比,涤荡肺腑,那种舒爽,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就连人也是柔和爽朗的,似乎一下子长了精神,疲倦、懒散、昏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代之而来的是眼睛充盈着喜,脸上堆满了笑,通体透明畅亮,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兴奋得不能自已。
(6)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这话一点也不假。
虽然民间也有“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或“惊蛰不停牛”之说,但此时天气仍未完全转暖,气温还不稳定,土壤温度提升不起来,不宜大面积开展播种。
所以只能借午后天气稍暖,少量播种一些豌豆之类的早熟作物。
其它大范围耕作播种,要等到气温回升、天气完全转暖后才能陆续展开。
(7)清明节过后就到了季春,天气正式转暖,各种农事活动便可大规模地展开。
种瓜种豆,种玉米种谷子,一物接着一物地播种,忙得农人们腾不出手、歇不下脚来。
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有播种才有收获。
他们恨不得将一切希望、一切憧憬都播种在春天里。
14、作者围绕清明,回忆了清明节气中的哪些图画?(3分)15、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第四段具体分析。
(3分)16、自选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4分)①阳坡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些无名小草,顶着一头纤细稚嫩的绿,探头探脑地从枯草中星星点点冒了出来,嗅着春的气息,欣喜地观望着久违了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