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切腹》影评

《切腹》影评

观小林正树的《切腹》后感
学号:3120222017 广告121班刘媛媛
切腹,我们知晓,但是知晓地很浅薄,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不过是简单地知道切腹是日本人的一种武士道精神的表现。

谈起切腹,也只会知道这两字,然后对它的残酷侃侃而谈罢了,但是观看了小林正树的《切腹》以后,我才明白,“切腹”两字背后有多少故事。

这部影片暂且先不说它的内容等其他方面,一开始呈现的黑白画面就让我很有感触。

或许只有这样黑白的画面才比较适合它,如果现在翻拍成彩色画面,反而失去了本身的味道。

故事采用插叙的方式,讲述了老浪人津云半四郎来到井伊家,要求借宝地切腹自杀,在这之前,他想说出自己这辈子的故事,从而引出了他的女婿千千岩求女的故事。

影片叙事很慢,这样的节奏很自然地带出了一点凄凉的感觉。

一开始我觉得千千岩是个懦弱的男人,他不敢切腹自杀,但是他还是被逼迫用竹剑切腹自杀,受了凌辱而死,我也只是淡淡地看着。

却在后来的故事中一下子颠覆了。

我看到了幕末武士们沦落为浪人后的悲惨生活:穷苦,地位低下的他们不得不借切腹为由,去骗取钱财。

但是这都是有苦衷的,就像千千岩是为了救他的妻子和孩子才出此下策,在最后关头,他想要两天的时间,在之前我一直认为他是懦弱的表现,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想回去看看妻子和孩子,见他们最后一面。

而之后,半四郎便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他也要求切腹自尽,却在此之前说出了这个悲凉的故事。

其实我并不理解,我以为他会在说出故事以后,苦笑着切腹自尽。

可是他却奋起反抗了,与那么多人搏斗之后,最终寡不敌众,切腹自杀。

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武士应该有的尊严,他不屈,不甘,敢于搏斗,但是同时也看到了作为一个武士生命尽头的悲惨和光荣。

他难逃一死,在搏斗之后,他依然选择了用武士的方式结束自己,即使这个仪式没有那么神圣了,却至少向我们证明了,他是一个武士。

再者,井伊家虽然也有苦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把千千岩当做一个例子以儆效尤了,但是当他们将千千岩的尸体送回半四郎面前时,表现地如此地冷酷,淡漠和无情,让我有点怀疑,他们是真正的武士吗?虽说刀剑无情,作为一个武士在战斗时对敌人要无情,但是对人情世故,也无情吗?这一点,半四郎很好地表现出来了,他作为武士正直勇敢有气节,但是他也是人,他也要活着,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爷爷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有怜悯也有挂念。

看完整部电影,不禁长叹。

整部电影都让我屏息凝视,到最后结束才松了口气。

电影里的切腹镜头并不让我觉得可怕,更多的是尊敬和悲哀。

我一直难以理解日本这个民族有切腹自尽这样一种残忍的民族表现。

我虽知道这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也多多少少知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但是没有那么深刻地认识到武士道精神的内涵,却不料这种精神其实是如此地令人敬佩。

武士道重视君臣戒律。

但是在幕末,作为一个失去要效忠对象的武士,沦为浪人,失去了应该守护的人和责任,但是他们毕竟是武士,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也不会用切腹这种方式去骗取钱财。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为生计和疾病所困得下等阶级和自以为是的上等阶级之间的对比,那些为了生计而不得已的人并没有失去武士尊严,他们才真正拥有武士精神。

在那个时代,武士即将迈入历史尘埃之中,但是那些坚守着武士荣耀的浪人经历着现实生活的窘境相比于尚依附于诸侯家的武士才更会留在历史长河里,在人们称颂“名,忠,勇,义,礼,诚,克,仁”的武士道精神的时候,得到应有的荣耀。

而那些利用武士道精神对武士套上精神枷锁的统治阶级的残忍和虚伪会为世人所唾弃。

看了这部影片后,我个人所认为的武士应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尊严和主观情感,但是对事物能明辨是非的人。

他所拥有的正直不屈,勇敢顽强,敢于拼搏并且敢于直面死亡,但是绝对不会放弃尊严的精神,便是对武士道精神最好的诠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