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理解各个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具体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通过投资策划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几大环节,讨论并收集典型例证,学生在参与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和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确构成社会生产的几大要素及其作用,强调劳动者及科学技术在其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生产的快速前进而努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设计的企业投资策划书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教师展示: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过程必须有多重要素组成。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让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自己设计的企业投资策划书。
(分班级制作成PPT)
教师提问:从这些策划书的内容看出,要创办一个企业哪些条件是必要的?
学生回答:钱、厂房、设备、人力、土地……
教师:是的,我们需要许多必要的条件,对于我们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智能玩具公司”,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差异。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份策划书。
●投资方向:智能玩具公司
●投资理念: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玩具。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需求,推出系列玩具。
幼儿——智力,行为,感官开发
儿童——智力,行为,爱心培养,素质,娱乐
少年——智力,心理,思维,纯娱乐
成年——实践模拟,纯娱乐,怀旧
●公司选址、厂房规划:
●设备技术要求:
☞先进的设备,技术与国际接轨(次品少、低噪音、低消耗)
☞新型的安全的材料(柔软、耐磨、无毒)
☞全自动流水线(智能终端电脑控制)
☞全自动回收装置
●员工招聘条件:
☞经理: 年龄不限,男女不限,本科以上学历,能领导群众,有较强的号召力,口才好,人际交往能力强。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设计师:男女不限,年龄20~45岁,本科以上学历。
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对儿童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有美工基础和电脑绘图制作能力者优先考虑。
☞工厂工作人员:男女不限,18~4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对待工作认真、务实,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责任心强。
教师总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
(一)劳动者的劳动
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教师提问:根据学生《投资策划书》中“人员选聘条件”提问:招聘中对各个岗位的诸多条件限制是否合理?为什么对于管理人员和一线的工作人员的要求并不相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各个岗位的劳动者提出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所以,在现在“充电”一词成为上班族们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一直需要做的事情。
同时,对于农民工也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使他们更快适应并融入岗位。
(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这里的土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没有土地,不能进行生产活动。
地位: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特征:不可再生性。
因此,虽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大增强,但是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道路。
不能为了现在的生产而破坏子孙后代的资源。
(三)资本
教师提问:资本=钱??
●只有用于组织生产以求增值的钱才是资本。
●资本的三态:
货币形态:货币
实物形态:厂房、机器、设备、原料等
商品形态:产品
地位:是现代社会生产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四)经营管理
对其它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
也称“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经营管理才能表现:眼光敏锐、判断准确、善抓时机、果断决策、科学
管理。
教师总结: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作用:直接关系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
而企业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有关。
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可以凝聚团队的力量,而且能够发现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并加以扩大,在工作分配中寻求最优化、最捷径的方法去完成任务目标。
因此,提高人的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
拓展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上网查找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耐克的虚拟组织模式,戴尔的直销模式,安利的传销模式,沃尔马的连锁、特许经营商业模式,苹果的饥渴式销售模式等等。
(五)科学技术
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表现:
第一,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更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的平衡协调。
教师总结:我们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有人用公式表示: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吴阶平指出,科技的能量有多大,应是: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高科技
即:科技对生产力所起的作用不是用倍数来计算的,而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
美国一台标准带钢热轧机由工人拉制,每周钢产量只有500吨;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每月钢产量达50000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倍。
日本在二战后所建立的由人工控制生产500万吨的钢铁厂,需要15000个工人;采用电子计算机拉制的同样产量的钢铁厂,只需4000人。
教师归纳:这五个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缺一不可。
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这三类要素看的见,摸的着,被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被称为联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
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
的搭配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和有效的社会生产。
各类要素的使用效率都和人的素质有关。
作业:
一、单选题
1、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穿、住、行、用等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去从事
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这说明()
A.生活资料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起精神文化的基础 C.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生产、交换、分配是消费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
并对生产力具有()
A.决定作用 B.促进作用 C.阻碍作用 D.反作用
3、经济增长可用以下函数式表示Y=F(K,L,A,R…),公式表明,国内生产
总值Y的大小取决于资本K、劳动力L、技术A、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R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水平。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
A.K(资本)
B.L(劳动力)
C.A(科学技术)
D.R(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
二、图表题
请用在一张图表中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各基本要素、生产关系各要素及其相关关系表示出来。
三、连线题
劳动者的劳动联结性要素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资本实体性要素
经营管理
科学技术渗透性要素
四、问答题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CDC
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各个社会集团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劳动对象反作用产品分配形式
劳动者的劳动联结性要素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资本实体性要素
经营管理
科学技术渗透性要素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更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的平衡协调。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通过投资策划书的交流。
学生在这个过程锻炼了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同时,课堂交流时,对于同学的评价给予打分。
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五、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感兴趣的策划案在本节课作为作业反馈引入到新授课中。
通过自己思考,并设计出来的策划案更具吸引力,在知识点的推进中,在不断的比较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愿意听,也愿意思考。
使得构成社会生产的几大基本要素深入的印刻在脑海之中。
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