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1—2两节合并)人教版][公开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1—2两节合并)人教版][公开课]
借母之力改旧制
地方官吏上缴一定数量的 租税和绵帛,可任意搜刮, 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三长制
长期战争,百姓流亡,以 致“千里无烟”
俸禄制
地方散乱,割据严重,政 令不畅
均田制
赋税征收无标准,一片混 乱,农民负担沉重
新租调
思考二:上述措施中,哪一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动了 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土地为封建主所占有, 将其租给或分给农民耕种,通过收取地租对农民进行经济 剥削和超经济强制;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不得不租 种地主的土地,并且对地主有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
巧设妙计迁洛阳
思考三:结合材料分析,孝文帝迁都的 原因有哪些? 《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童谣: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经济上:北魏都城平城气候恶劣,不利于农 业生产的发展; 政治上:平城地处偏僻,北魏政府很难有效 的控制中原地区; 军事上:北方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安全; 迁都也便于南下灭南齐,实现统一;
北魏疆域图
远见卓识除旧俗
请根据孝文帝移风易俗后的规定重新叙述该故 事,并拟就一道圣旨。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
2009.3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嘎仙洞
北朝( 439年 -581年 )
北方
东 汉
南方
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蜀 吴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北魏
北周 隋 朝
宋齐梁陈
南朝( 420年 - 589年 )
高考风向标
新课程高考选修一命题特点: 1、材料题型,设问简洁,指向明确。
(08江苏)(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丘穆陵兆方,平城人氏,时年二十八岁,官至仓房尚书。随帝迁至 洛阳,已一年有余,深得帝信。 四九六年,兆方照例早朝。藏青色短褂,小袖夹领,略显干练;长 裤革靴,更显威武;长辫盘顶,尽显端庄。收拾停当,步履疾驰,奔殿 而去。虽已成习,今日早朝兆方脸色低沉,心头之事似千金重担。祖父 驾鹤,临终谓曰:必返平城,入宗祀。远隔千里,该何如。 步六孤端云,年方十四,右近侍之女,自幼与兆方结亲。徐州刺史 博陵崔鉴女,兆方春日与之偶遇,心生爱慕,似汝也与之有意。 忧心忡忡,兆方至殿,纯正北语禀明圣上,圣上谓之曰:
发展
困境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 方为一户。自文成帝始,又兴十五项“杂调”(杂税),后以战 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半! ——《魏书· 李冲传》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 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魏书》卷十三
基层政治制度不够完善。阶级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和压迫严重。 民族矛盾尖锐
思考一:为什么道武帝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政治 矛盾还是如此尖锐?
游牧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由于其缺乏稳定 性,政治制度就无法健全与完善。文化与现实 的差距,使得民族的心理自卑而自大。 ——《中国经济史》
《 魏 书 孝 文 帝 本 纪 》
2、同类比较,侧重背景、措施及影响等考查。
(07海南)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4分)
3、就材取果,信息获取,受教材知识干扰小。
(08宁夏)(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困境 智慧
发展
关于对改革评价的基本思路: 现实 宏观 历史 微观: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文明交流
明莫 年道 春今 色年 倍春 还将 人尽
敬请批评指正!
及铭尤百 览 其颂精家 之雅 成,释, 便好 也任义无 讲读 ,兴,不 ,书 不而才该 学, 改作藻涉 不手 一,富。 师不 字有赡善 授释 。大,谈 ,卷 文好《 探, 笔为左 其《 ,文》 精五 马章《 奥经 上,老 ,》 口诗》 史之 授赋, 传义 , ,
—— ·
智慧
借母之力改旧制 巧设妙计迁洛阳 远见卓识除旧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