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
(1)从勒夏特列原理分析,上述两种制取金刚石的方 法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A.金刚石比石墨熔点低 B. 金刚石的密度大于石墨 C.金刚石硬度很大 D.合成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 √
√ (3)你认为在工业上这种超细金刚石粉可以做 √ A.切割工具涂层 B. 研磨剂 √
C.钻石戒指 D.制造石墨
Ar
1g H2 1g I2
恒T P
恒T P
√ √
容积可变 A(S)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 2A(S) 十B(g) 2C(g);△H>0,达到平衡时, A、 B 、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当 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 C.A、B、C均增加1mol D.A、B、C的量均减半
建立新条件下的新平衡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
2. 判断化学计量数 可逆反应mA(g) nB (g)+pC(s)在某一温 度时,达平衡。压强改变对 V正,V逆的影响如图所示, 判断m与n大小。
m>n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
4.判断转化率
合成氨所需氢气可由煤和水反应制得,其中一步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 △H< 0欲提高CO 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降低温度 ②增大压强 ③使用催化剂 ④增大CO的浓度 ⑤增大水蒸气浓度
√ √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
5.解释工业生产问题
石墨和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石墨 金刚石;△H>0。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在实验室利用高温、高压(2000℃、20000atm)将石 墨转化成金刚石之后,1989年,日本科学家用炸药和 碳粉“炸出”金刚石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他们将炸药和碳粉混合并用石蜡固化后装入钢制敞口 容器,沉入一个直径9m深约5m的混凝土水槽内,点火 起爆,最后将容器里的水取出静置,可获得直径为 0.002~0.003pm的超细金刚石粉。
模型一 2mol B 4mol C 3mol B 5mol C
3mol B 6mol C
恒T P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
1.判断物质状态 可逆反应2A B+C在某一温度时,达平衡。 若B是固体,降低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气 动,则A是______ 态。 气 若A是气态,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是______ 气 态,C为_______ 态。 若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则正反应反应是 放热 _________ 反应。
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因素是什么? V正 ≠ V逆
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因素
1.可逆反应2SO2+O2 2SO3已达到平衡, 在恒温条件下,扩大容器体积
√
A.V正,V逆均不变,平衡不移动 B.V正,V逆均减小,平衡左移 C.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左移 D. V正减小,V逆不变,平衡左移
A B
C D
√C.①⑤
A.①②③
B.④⑤
D.只有⑤
反思与提升:将1gSO2与1gO2、2gSO2与2gO2 分别充入相同的某恒温恒容容器中 ,达到平衡 时SO2的转化率哪个大?
模型二 2g SO2 2g O2
1g SO2 1g O2
2g SO2 2g O2
恒T V
恒T V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
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 的可逆 反应: 2A(气)+B(气) 3C(气)+2D(气) 甲 A:2mol B:1mol 乙 A:1mol B:1mol 丙 A:2mol B:2mol 丁 A:1mol B:2mol 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A或B的转化率 大小关系 (A)A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B)A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 (C)B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 (D)B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
反 平衡向某一方向移动,则向该方向的反应 思 速率一定比原平衡大吗? 与 NO! 提 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改变 升
各物质的浓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
NO!
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 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移动
[总结]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改变反应条件
① 增大反应物浓度
④
催化剂
反思与提升:在装有1gSO2与1gO2已达平衡的某恒 温恒容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对平衡有何影响?
Ar
1g SO2 1g O2
Ar
1g H2 1g I2
恒T V 恒T V 反思与提升:在装有1gSO2与1gO2已达平衡的某恒 温恒压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对平衡有何影响? Ar
1g SO2 1g O2
[总结]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改变反应条件 ①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 衡 移 动
向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不移动
② ③
增 大 压 强 减 小 压 强 升 高 温 度 降 低 温 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 衡 移 动
向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② ③
增 大 压 强 减 小 压 强 升 高 温 度 降 低 温 度
二、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
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 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移动 “减弱”的含义? 定性: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影响 定量: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而不能完全抵消 。。。。。。。。
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因素
2.可逆反应H2+I2 2HI已达到平衡, 在恒温 条件下,缩小容器体积 A.V正,V逆均不变,平衡不移动 B.V正,V逆均减小,平衡左移 C.V正,V逆均增大,平衡右移 D. V正,V逆均增反应速率 相对大小!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正逆反应速率有何 关系?
(2)炸药爆炸的瞬间,可以产生400000 atm的超高压和 5000℃的超高温,完全能达到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条件, 你认为将炸药放在水槽内的最主要原因是 A.形成高压条件 B. 吸热降低温度 C.防止炭粉燃烧 D.溶解爆炸产生的气体
课堂总结
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因素
V正 ≠ V逆 ≠ 0
二、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
化学平衡移动及应用
考试说明要求: 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反应条件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该原 理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因素
条 件 平衡 各组分的百分 改 破坏 定 含量 变
各组分的浓度
等
V正=V逆≠
0
再等 V/正=V/逆
各组分的百分 再定 含量 各组分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