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与法12工业产权法律制度PPT课件
经济与法12工业产权法律制度PPT课件
16
专利权的取得
专利的申请
1. 申请的方式及受理机构 申请国内专利——专利局
自行申请 委托代理机构申请
申请外国专利——专利局 先申请国内专利
指定代理机构
申请外国专利
2. 申请原则
先申请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 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优先权原则:在一个缔约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 又向其它缔约国提出申请的,申请人有权要求 将第一次申请日视为后来申请日
▪ 只适用于产品,不适用于技术方法 3. 外观设计
▪ 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
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 以产品为依托,以追求美感为目的
11
授予专利的条件
1. 授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
1)新颖性——非公知公用性
▪ 在申请日之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出版物上 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以其它方式为公众所知, 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 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 书面公开——全世界(公开的期限、杂志、书籍、
申请数量
2001 2000
40003 13616 11846 6233 4619 3502 3187 2318 2030 2011 1754 1670
38174 12039 9402 5538 3601 3071 2587 1514 1600 1701 1627
579
占全球专利申请比例(%)
2001 38.5 13.1 11.4 6.0 4.4 3.4 3.1 2.2 1.9 1.9 1.7 1.6
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
▪ 物质技术条件: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 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 主要——不是一般的物质技术
8
2. 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的归属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单位 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
非职务发明的个人
有约定 依约定 无约定 归单位
1. 非职务发明 发明人自由作出的、职务发明以外的发明创造
专利说明书复制材料)
▪ 使用公开——国内
▪ 口头公开
12
宽限期
在申请日前6个月内在下列情况下公开的,不丧失新颖性 ▪ 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 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 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2)创造性 ➢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 某领域内带有里程碑性质的 ▪ 克服技术偏见,开创了新技术、新领域 ▪ 解决了一直渴望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非原技术的类似或推导
专利制度 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数
1982年 22个 1900年 45个 1959年 95个 1973年 120个 1985年 158个 我国的专利制度
1984.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985.4.1 实施)
1992.9 第一次修订
2000.8 第二次修订
6
国别
美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瑞典 荷兰 韩国 加拿大 瑞士 澳大利亚 中国
2000
42.0
13.2
10.3
6.1
4.0
3.4
2.8
1.7
1.8
1.9
1.8
0.6
7
专利权的申请
有权提出专利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
职务发明的单位
1. 职务发明
1)执行本单位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 本职单位中的发明创造 ▪ 本单位交付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中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 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一年内做出的,与在原单位 承担的本职工作和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3
专利法
4
专利法律制度
专利的概念
国家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在一定期限内对其 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的权利。
专利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林肯:天才之火再浇上利益之油
2、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公开——法律保护 ➢强制许可——放置恶意不用
5
3、有利于科技水平的提高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劳动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专利法、商标法)
1
概述
工业产权概念
民事权利
物权
债权
知识产权 人身权
知识产权
专利权 商标权
工业产权
著作权
发明权
商号名称权
2
工业产权的特征
专有性(独占性)
工业产权所具有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专属于其权只在该国境内有效
时间性
工业产权的专有权人只在法定期限内享有该项权利。
13
3)实用性 能创造和使用——非抽象思维 能产生积极效果——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 新颖性 (胶卷、照片、广告、电视)
3. 不授予专利的情况 ▪ 科学发现 ▪ 智力活动的规则与方法 ▪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动物和植物品种 ▪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取得的物质 ▪ 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14
专利权人的权利、义务
专利权人的权利
1. 独占权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来制造、 使用 、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 期限:发明20年; 产品实用新型、外观设计10年(自申请之日起)
2. 转让权 中国单位或个人向外国人转让——有关部门批准 其它转让 专利局登记 公告
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国民待遇 共同条约或互惠原则 指定的专利机构代理
10
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创造
专利权客体的范围
1. 发明 ▪ 前所未有的重大科技成果 ▪ 产品发明:机器、仪器、设备、装置、用具及创造的物质 技术发明:技术方案、某种技术性操作手段
2. 实用新型——小发明
▪ 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实用的新技术方案
3. 实施许可权 许可他人实施并获取使用费
15
4. 标记权 在专利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明专利号和专利标记 @
5. 排除侵犯权 请求专利机关保护 请求人民法院保护
专利权人的义务
1. 缴纳专利年费 不缴纳——放弃专利
2. 实施专利 不实施——强制许可 ▪ 具备实施条件请求实施许可而未在合理时间内获得 ▪ 为公共利益的目的而需要的 ▪ 后一发明的实施以前一发明的实施为前提的
2. 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的归属 发明人或设计人 目前,我国非职务发明站66.41%
9
共同发明中的共同发明人(设计人)
1. 共同发明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
2. 共同发明专利申请权归属 有约定 依约定
无约定 完成或共同完成的人(单位)
外国单位或个人
在中国设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