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实施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有效实施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有效实施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降低成本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在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成本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就如何有效实施企业成本管理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企业今后成本管理的加强有所借鉴。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124-01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

其目的在于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厉行节约,不断降低生产耗费和产品成本。

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是成本管理的设计阶段,它为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了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

成本控制和核算,是成本管理的执行阶段,它指导、监督成本计划的执行,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成本分析评价,是成本管理的总结阶段。

这五个环节依次循环,紧密相连,共同推进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

片面强调几个环节而忽视
另外几个环节,是不可能取得好结果的。

二、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1.正确区分各种支出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费用开支范围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费用支出的用途不同,性质不一样,应当明确界限,分别加以管理。

(1)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2)划清生产经营性支出与非生产经营性支出的界限;(3)划清生产经营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2.正确处理生产经营消耗同生产成果关系,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最佳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产品耗费,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这就决定了成本管理不能片面地追求节约,而必须把降低消耗同增加产量、扩大品种、提高质量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3.正确处理生产消耗同生产技术的关系,把降低成本同开展技术革新结合起来
(1)成本管理要深入生产技术领域,挖掘节约消耗的潜力。

产品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品设计决定的,应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改进产品设计,调整工艺规程,实现技术上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的科学统一。

(2)成本管理要渗透到物资供应、生产组织、劳动安全、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领域中去,从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上全面加强管
理,节省消耗,降低成本。

(3)建立成本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从制度上保证成本同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相结合。

正确处理各级单位之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权责关系。

三、企业有效实施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大考核力度
企业应十分重视预算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预算视作企业经营管理的“探测器”。

在预算编制准备阶段,企业应列出自投产以来各项消耗指标的最好水平,以最好的消耗水平为依据,结合企业的现状进行适当调整后确定预算指标值,作为编制预算、内部管理和成本考核的依据。

在预算编制中,力求指标的先进性、合理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使指标成为员工工作的内控标准和努力方向。

在预算被批准后,成本和费用按“谁发生、谁承担、谁控制”的原则进行层层分解,落实。

通过强化考核,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职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要使每个职工感受到压力和危机的存在,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个职工自觉自愿的行动。

做到全员有指标,人人有压力,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2.加大技改投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应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越来越重视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的世界经济竞争的环境中,一个企业所掌握的技术是否先进已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此企业应本着“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实施一系列技改。

通过技改
来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原辅材料成本管理
在企业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原辅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达60%以上,如何加强对原辅材料成本的控制,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其中包括加强物资采购成本管理、加强库存物资管理,减少资金占用等。

4.深化体制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应实行扁平化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拆庙送神,将部门减少,管理人员减少。

同时,通过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挖掘装备和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5.健全机构,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
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较为完善的机构和过硬的人员素质,所以首先要配齐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人员,要把那些思想好,业务精,懂管理,会经营,作风正的人员选拔上来,并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为强化成本控制,减少浪费支出,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6.成本管理运用科技手段,加大信息反馈
首先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全方位搜集各种有关的信息,作出降低成本的决策和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

其次企业财务,计划等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采取不定期下现场调查研究,掌握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监控和成本调控能力,防止可能发生的浪费和损失。

7.推广成本管理电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

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不但可以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

企业推广成本管理电算化还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预测、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有效监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聂小蓬,贺五一.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06,25(3).
[2]高晓玲.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j].经济师,2006(03).
[3]汪颖玲,曹璇.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状况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2).
[4]冯玉琦.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成本管理[j].商业研
究,2004(03).
[5]朱文双.新经济环境下的成本管理[j].财会月刊,2006(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