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给药法
Thank you
定义:将一定药液注入肌内组织的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富且巨大血管及 神经较远处,其中最常见的部位为臀大肌, 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 三角肌。选用2-5ml注射器,垂直进针,深 度为针梗的2/3。
注射部位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 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连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连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区。
皮内注射注意事项
5、在为患者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备好急救药品, 以防发生意外。 6、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如为阳性反应,告知患者或家 属,不能再用该种药物,并记录在病历上。 对照试验:前臂相应部位注入0.1ml生理盐水将少 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皮下注射(H)
定义: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
药物过敏试 验
• 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 皮肤较薄,易于注射, 且易辨认局部反应
预防接种
• 上臂三角肌下缘,如卡 介苗
局部麻醉
• 需要麻醉的局部皮下
注一皮丘,然后进行局 麻
皮内注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 2、做药物过敏试验前,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 史、过敏史及家族史,如患者对需要注射的药 物有过敏史,则不可作皮试,应及时与医生联 系,更换其他药物。 3、做药物过敏试验消毒皮肤时忌用碘酊、碘伏, 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 4、进针角度以针尖斜面能全部刺入皮内为宜,进 针角度过大易将药液注入皮下,影响结果的观 察和判断。
性状:为无色或几乎无色澄 明液体
贮藏:密闭,阴凉处(不 超过20℃)保存。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适应症
预防和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也可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 块形成。
禁忌症
(1)对本品过敏者(过敏反应症状 与普通肝素钠相同)禁用
(2)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禁用
(3)血小板减少症,在有本品时体 外凝集反应阳性者禁用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意事项
v 1、不能用于肌肉注射(肌注可致局部血肿),硬膜外麻醉方式者术 前2-4小时慎用。 v 2、对下列患者要慎用并注意监护(因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或出血) :有过敏史者,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如胃、十二指溃疡, 中风,严重肝、肾疾患,严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性病变,先兆流产 ,已口服足量抗凝药者。 v 3、治疗前应进行血小板计数,该药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但仍有 可能在用药过后5-8天发生。 v 4、肾功能损害: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出血风险会 增加,应谨慎治疗。 v 5、妊娠期及哺乳期间慎用。
皮下注射注意事项
1、 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一般不做皮下注射。 2、注射前询问患者用药史。 3、对过于消瘦者,护士可捏起局部组织, 适当减小穿刺角度, 进针了解,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 计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
肌内注射(IM)
右手持针,左手抽动活塞 观察有无回血
注射方法
推药
固定针头,以匀速缓 慢推药,同时注意观 察患者的表情及反应 。
注射方法
拔针
注药毕,用无菌干棉 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拔 针,并继续按压片刻
肌内注射卧位
肌内注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注意事项:(一)禁止在有损伤、硬结和瘢痕的部位注射;(二)注射的深度应据 病人的腹部脂肪厚度决定;(三)不用排气,防止浪费药液,将空气全部弹至活塞 端,保证针头端空气排尽,空气一般不会进入体内,只会残留在乳头内,从而保证 了足量的给药和病人安全;(四)应避免揉擦,以免引起腹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禁止热敷,防止血管扩张引起皮下出血。(五)多次注射穿刺点距离应≥2cm。
注射方法
绷皮肤
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 局部皮肤,右手执笔 式持注射器;
注射方法
进针 前臂带动腕部力量,将 针头迅速垂直刺入,深度 约为针梗的2/3(约2.5~ 3cm)
注射方法
抽回血
注射部位及方法
传统的皮下注射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下缘,由于此部位皮下组织薄,针头很容易注 于肌肉层,肌肉组织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可引起皮下淤斑或出血。因此主张腹 2cm 壁皮下注射,以脐上下5 cm、左右10 cm范围内(脐周1 cm外 外。消毒皮肤后,左手 拇指、食指捏起腹壁皮肤使之形成一皱褶,右手持针在皮褶最高点垂直进针,深度 以针头进入皮褶下为宜,约1-1.5cm,右手固定针头,回抽无回血后,推动针拴, 将药液均匀缓速推注,注射完毕后停留5-10s后垂直拔针,放松皱褶,用无菌干棉签 与拔针方向垂直按压穿刺处不少于3分钟,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
静脉注射(IV)
定义: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四肢浅静脉
• 上肢常用肘部浅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腕部及手背静脉;下肢常用大隐静 脉、小隐静脉及足背静脉。
头皮静脉
• 小儿常用,表浅易见,易于固定,方便患儿肢 体活动。
股静脉
• 位于股三角区,在股神经和股动脉内侧。
静脉注射目的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用法:在预防和治疗中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在血透中通过血管内注射给药 规格: 0.3ml (3075IU) 0.4ml (4100 IU)0.6ml(6150IU)0.9ml(9200IU) 用量如下:
(1)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应根据患者情况和血透技术条件选用最佳剂量。每次血透开始 时应从血管通道动脉端注入本品单一剂量。对没有出血危险的患者,可根据其体重使用下列起始 剂量:体重小于50kg,50-69kg,大于或等于70kg者分别给予0.3ml,0.4ml,0.6ml。对于有出 血倾向的患者应适当减小上述推荐剂量。若血透时间超过4小时,应根据最初血透观察到的效果 进行调整,再给予小剂量本品。 (2)预防血栓形成对于一般患者每日0.3ml,皮下注射通常至少持续7天。首剂在术前2-4小时 给予(但硬膜下麻醉方式者术前2至4小时慎用)。对于骨科手术(常规麻醉),第一天术前12小 时,术后12小时及24小时各皮下注射给药40AXaIu/kg。术后第2,3天每天给药40AXaIu/kg,术 后第4天起每天给药60AXaIu/kg。至少持续10天。实际应用时可参考下列剂量。术前至术后第3 天(AXaIu)术后第4天起(AXaIu) < 50kg 0.2ml (2050)至 0.3ml (3075) 50-70kg 0.3ml (3075)至 0.4ml (4100) ≥70kg 0.4ml (4100)至 0.6ml(6150) (3)治疗用药对深部静脉血栓治疗量应根据病人体重及血栓或出血的高危情况确定,一般每日 用量为184~200AXaIu/kg,分2次给予(即92~100AXaIu/kg bid),每12 小时给药一次,持续 10天。实际应用时可参考下述推荐用量。体重 b.i.d剂量(AXaIu Bid)< 50kg 0.4ml( 4100 ) 50-70kg 0.6ml( 6150 ) >70kg 0.9ml( 9200 )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v 不良反应:出血倾向低,但用药后仍有出血的危险,偶
可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罕见中度血小板 减少症和注射部位轻度血肿和坏死。 v 1、不同部位的出血,尤其是那些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患 者 v 2、转氨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的。 v 3、注射部位出现小血肿,在某些病例中,可以见到硬结 的出现,这并不是肝素引起的囊,这些硬结通常数天后消 失。
对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择臀大肌,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 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用臀中肌、 臀小肌注射。 对需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选用细长针 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如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 局部硬结时,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予以处理。 若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并嘱患者保持原位不 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 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 医生处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注射原则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现配现用注射药液
注射原则
注射前排尽空气
注射前检查回血
应用减轻患者 疼痛的无痛技术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
皮内注射(ID): 定义: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 于皮内(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进针角度 5~15 1ml注射器
皮内注射临床应用及部位
目 的
注入小剂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 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如胰岛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预防接种 局部麻醉用药。
皮下注射
进针角度为30-40°,不超过45°,深度为针梗的1/2~2/3( 切勿全部刺入,以免不慎断针增加处理的难度),注射器 选用1~2ml。
皮下注射部位及示意图
如果注射皮下脂肪薄的部位,可将该 皮下注射的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 部位捏起皮下脂肪厚度,如下图: 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因不 同部位对药液吸收快慢不同,一般宜选择 吸收快的注射部位,依次是腹部—上臂— 大腿—后背。因为腹部皮下注射对药液的 吸收最快最均匀,注射面积最大,注射方 便,并且受活动影响最小,但是需注意对 于长期注射的患者应该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以免由于多次在一个部位注射,该处皮下 组织吸收能力下降,并且要避开有损伤、 硬结和瘢痕的部位注射。
肌内注射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 中指指间构成一个三角型区域,其食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 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患者手指宽度为准。)
肌内注射
股外侧定位法:一般成年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关节范围。此处大血 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适用于2岁 以下幼儿。 上臂三角肌定位法: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薄,只可作 小剂量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