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化学基础复习PPT教学课件
电化学基础复习PPT教学课件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 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 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明朝中央集权表
明朝之中央机构分布图
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4.当化工厂派出的废气为酸性气体时,工厂附近的铁制品 容易生锈。 说明铁制品在酸性条件下比在中性条件下更容易被腐蚀。
课堂练习
1、如图, 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
(1)若液面上升,则溶液呈 中性或碱性 性,发生
吸氧 腐蚀,电极反应式为:负极:Fe–2e-=Fe2+ , 正极: O2+2H2O+4e-=4OH-
• 根据各国调查结果,一般说来,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经 济损失大致为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
• 另据国外统计,金属腐蚀的年损失远远超过水灾、火 灾、风灾和地震(平均值)损失的总和,在这里还不 包括由于腐蚀导致的停工、减产和爆炸等造成的间接 损失。
• 金属腐蚀的主要害处,不仅在于金属本身的损失, 更严重的是金属制品结构损坏所造成的损失比金属 本身要大到无法估量。
• 腐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经常对安全构成威胁。
• 国内外都曾发生过许多灾难性腐蚀事故,如飞机因 某一零部件破裂而坠毁;桥梁因钢梁产生裂缝而塌 陷;油管因穿孔或裂缝而漏油,引起着火爆炸;化 工厂中储酸槽穿孔泄漏,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管道 和设备跑、冒、滴、漏,破坏生产环境,有毒气体 如Cl2、H2S、HCN等的泄漏,更会危及工作人员和 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
汉代文武官吏俑
解析与探究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
(2)若液面下降,则溶液呈 酸性 性,发生 析氢 腐蚀,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Fe–2e-=Fe2+ 正极:2H++2e-=H2↑。
交流与讨论
请大家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思考 应采取什么措施防止铁生锈?
请大家阅读课本P92-93
二、金属的电化学保护
1.牺牲阳极保护法
原理 : 形成原电池反应时,让被保护金属做正 极,不反应,起到保护作用;而活泼金 属反应受到腐蚀。
思考:导管中的水柱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小结:
装置a中的导管中水柱上升,说明大试管内气体压强 减小, a装置中有气体参加反应。
装置b中的导管中水柱下降,说明大试管内气体生成。
思考:向铁粉中加入炭粉的作用是什么?
在a装置中铁、炭、氯化钠溶液及b装置中铁、炭、 醋酸均构成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活动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 后,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杨坚) (541—604年)
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
隋朝文官俑 此俑头戴方帻,上穿宽袖衣,下着曳地裳,腰束宽带,脚穿舄。
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
唐承隋制,继续推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 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三省之间既相 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 利于加强皇权。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示意图
2.外加电流法 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的两
个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在外加直流电 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土 壤、海水及水中金属设备的腐蚀。
辅助阳极 (不溶性)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示意图
除此以外还有其它防护方法?
小结
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②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 正极或电解池的阴极而受到保护。
课堂练习
2、2000年5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3000多
万港币购回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
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时间稍久容易出现铜绿,其主
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 240 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起原因
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D)
A、它们的表面都电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无电流产生
电化腐蚀 不纯金属或合金 跟电解质溶液接触
有微弱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
较活泼金属被氧化
联系 两者往往同时发生,电化腐蚀更普遍
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比较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条 件
水膜呈酸性。
水膜呈中性或酸性很弱或碱性。
电 负极Fe(- ) Fe-2e-=Fe2+
极 反
正极C(+)
2H++2e-=H2↑
请大家根据原电池原理,写出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 方程式。
a装置中:负极: Fe - 2e- = Fe2+ 正极: O2 + 2H2O + 4e-= 4OH-
电池反应: 2Fe+ O2+2H2O =2Fe(OH)2
分析:中性或酸性很弱或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吸氧腐蚀。
a装置中: 进一步反应:
4Fe(OH)2 +O2 + 2H2O =4 Fe(OH)3 2Fe(OH)3=Fe2O3·nH2O+(3-n) H2O
应 总反应: Fe + 2H+ =
Fe2+ + H2 ↑
2Fe-4e-=2Fe2+
O2+2H2O+4e-=4OH2Fe+2H2O+O2= 2 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Fe2O3 ·nH2O (铁锈)
联 系
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以后者更普遍。
交流与讨论
铁生锈除了必须有空气及水的参与外,还受其他一些因素 的影响。请解释下列有关铁生锈现象的原因。
明朝设立内阁 明成祖
明朝设立内阁 紫禁城内的内金水河
明朝设立内阁
文渊阁
文渊阁位于故宫文华殿北面,明成祖朱棣正式在此设立内阁, 使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清朝乾隆以后,文渊阁成 为皇家重要藏书地。
明朝设立内阁
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 号太岳,明江陵人;明穆宗时入内阁, 神宗时为内阁首辅。他在任期间,厉行 改革,是著名的政治家。
(5) (2) (1) (3) (4)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导入
唐大明宫(复原图)
在中国历史上,随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统治者如何一步步地扩张皇权?中枢决策机构又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这对中国 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大祖语
材料中各朝统治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区别?统治者态度的 转变,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自我测评
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总结中国历史上皇权演变的轨迹和特点: 1.皇权总体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 2.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在中央设立_________________制来加强皇 权; 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这时___________。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创设情景
看后:你有何感想?
金属腐蚀
• 我国作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2005年全国生 产钢材37117.02万吨) ,每年被腐蚀的铁占到我国钢 铁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因为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占 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4%;约合人民币:3000亿元 (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5万亿元) 。
清朝设立军机处 雍正帝
清朝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清朝设立军机处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 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知识链接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相待之 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 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 亲自前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官员上 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 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 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 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 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 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 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从礼仪 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自从宋代以后, 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僚的地 位却不断下降。
• 面对这样惊人的数据和金属腐蚀危害 事实,大家有没有想过,铁怎么会被 腐蚀?怎样防腐?
问题讨论
钢铁及其制品通常为含碳的铁合金,它 们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 试设计实验来 证明你的结论。
活动探究
钢铁及其制品等生锈的条件
实验结论:
。
问题讨论
钢铁及其制品通常为含碳的铁合金,若 在潮湿的环境里或湿度较大的环境里长 期放置,常易生锈变红,原因是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599—649年)
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
中起 书草 省诏
令
皇帝
尚负
书 省
责 执 行
门封 下驳 省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