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以下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鲜花怒放B. 行星移动C. 骏马奔驰D. 箭被射出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健康成年的体温约为39℃B. 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25℃C. 洗澡时,淋浴时适宜的水温大约是60℃D.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80℃3.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A. B. C. D.4.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7cmB. 高速路上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为120km/ℎC. 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约为7次D. 一个一次性纸水杯的容积约为1500mL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某个同学的身高是180cmB. 锦绣公园环湖路的周长约2公里C. 学校百米纪录是13minD. 乒乓球的直径是40mm6.下面列举的产生误差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 由于测量仪器不可能十分精确B. 环境的温度、湿度对仪器有影响C. 人在估读时不可能十分正确D. 由于外界干扰,没有完全遵守实验规则7.下列实验哪个是研究“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A. 将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并用抽气机抽气B. 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烛焰摆动C. 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D. 振动紧绷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8.在一列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车厢长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乘客用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B. 乘客用1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C. 乘客用10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D. 乘客用1.25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9.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 增大说话频率B. 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 改变讲话的音色D. 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10.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1.如图四个实验,其中“探究声音产生”的活动是()A. 听到空气中音叉传来的声音B. 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C. 听到放入水中的手机发出的声音D. 卡片快划、慢划,听两次声音的不同1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饮料里加冰块是因为冰熔化时放出热量B.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C. 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沸腾时温度升高D.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演奏员要调节乐器的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响度B.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 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成年人的体积约50m3B. 一钢瓶氧气密度为8kg/m3,用掉一半后它的质量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C. 若用水来做温度计内的液体,它的量程应是0℃−100℃D. 能盛下1kg盐水的瓶子也能盛下1kg的酒精1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这是液化现象B. 冬天,教室的玻璃窗户有冰花生成是凝华现象C.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 利用干冰的熔化过程吸热降温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6.如图所示,物块MN的长度是______cm。

17.今年九月份,针对登革热来势汹汹,学校每天都要组织大家晨检,如图是小明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的示数,读数是______。

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______原理。

18.地震时会产生______声波。

表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的是______。

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Hz蝙蝠1000~120000海豚150~150000猫60~65000大象1~2000019.如图所示,盛夏将一块固态金属“镓”放在手心,很快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成了一颗银白色的液滴,因为其熔点为29.78℃,也说明它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0.如图所示,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特殊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声音的______ (填“响度”或“音调”);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______ ,从而在______ 处减弱噪声.21.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22.南湖大桥音乐喷泉已经成为长春一道靓丽的风景,美妙的音乐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声源音量从30dB变为50dB,说明振动的______增大。

23.一辆轿车在公路上行驶,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左侧标志牌表示:该路段限速______,右侧标志牌表示:标志牌距宁德______.(2)如果这辆轿车不违反交通法规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宁德最少需要______小时.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24.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

则AB段的平均速V AB=______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以下有关声音的实验: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用卡片划梳子的齿,快划和慢划听到的声音不同.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请你想一想,甲说明了______ ;乙和丁说明了______ ;丙说明了______ .26.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是______℃.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2)水沸腾时,在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27.9月18日,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在广东湛江以东某海域,组织实施实际使用武器演练.如图是广州舰发射火箭深弹,发射后经过0.8秒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而在发射后经过了3秒才听到爆炸声,试问:广州舰距爆炸目标有多远?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声速340m/s)28.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相同方向在平直路面上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①请计算甲、乙两辆小车的速度;②运动3秒时,甲、乙两车相距多少距离.--------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A、鲜花怒放是植物的一个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行星转动、骏马奔驰、箭被射出都是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据此判断。

此题重点对机械运动的概念进行考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体温、气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 不符合实际;D、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就为10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3.答案:C解析:解:A图的标志是禁止自行车行驶,是为了安全;B图是挂在桥上的限重标志,是为了桥的安全;C图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是为了减少噪声的污染;D图表示的是此地上海城还有20km。

故选:C。

交通标志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含义,对我们的安全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是一道常识题,同时也体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物理理念。

4.答案:B解析:解:A、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0.7cm,A不符合实际情况;B、高速路上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为120km/ℎ,B符合实际情况;C、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约为1次,C不符合实际情况;D、一个一次性纸水杯的容积约为200mL,D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B.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5.答案:C解析:解:A、中学生的身高平均约160cm,个别同学较高,达180cm是可能的,故A正确;B、锦绣公园环湖路的周长约2公里,即2km左右较符合实际,故B正确;C、学校百米纪录应该在13秒左右,而不是13min,故C错误;D、标准乒乓球的直径是40mm,故D正确.故选C.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6.答案:D解析:解:A、测量仪器不十分准确是造成误差的原因之一,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环境的温度、湿度造成测量仪器发生变化,即也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人在估读时不可能十分正确,也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由于外界干扰,没有完全遵守实验规则,这是错误,不是误差,故该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的产生原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A、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C、响度与振幅有关,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错误;D、实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大,故D错误.故选:B.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本题考查了声音的有关内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8.答案:C解析:解:∵v=st,∴乘客的行走时间t=s v乘客=20m2m/s=10s;故选C.已知乘客相对于车厢的路程与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乘客的运动时间.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乘客在车厢内行走的时间取决于乘客相对于车厢的路程与时间,与列车的速度及乘客的行走方向无关.9.答案:B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