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怒江州贡山县旅游开发现状

怒江州贡山县旅游开发现状

怒江州贡山县旅游开发现状——贡山县丙中洛镇和独龙江乡时间:2014年8月初到8月28 日地点: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和独龙江乡参与人员:李曙光、王进平、李秋波、李秋池、王姗姗、小妹、王三江活动目的:了解本地区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开发的可能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也为将来是否要在本地区从事关于旅游的工作做一个调查。

了解政府的旅游扶持政策和旅游开发计划。

由于暑假打工的缘故,我跑遍了贡山县的大部分地区,有机会可以体验贡山县各地的景点。

由于景点较多,所以我就重点向大家介绍丙中洛和独龙江乡。

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旅游开发比较具有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旅游开发最具有开发可能性的地方。

但是对于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分析不是我们随口说一说就可以,也不是我们凭空捏造的,所以要谨记一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实事求地真实的反映本地区的真实情况。

现在就请和我们一起走进这里,先去简单了解一下丙中洛镇和独龙江乡。

如果大家到怒江州浏览一定会被怒江的美丽的风景所吸引。

在怒江州的众多的风景名胜中大家一定会第一个想到“三江并流”风景区。

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核心地段就是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到西藏的那一段,那也是本地区最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路段。

同时,它是相对于本地区的其他地区旅游发展较早也是比较成熟,而我提到的独龙江乡在本县中是最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之一却尚未开发的地区。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介于东经98°23ˊ-98°42ˊ,北纬27°51ˊ-28°31ˊ之间,北靠西藏察隅察瓦龙乡,南临本县独龙江,处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及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区,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既是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的一块宝地,又是怒江州的主要藏区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全镇面积823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430米,镇政府驻地海拔1750米,年平均温度13.4℃—15.5℃,积温3830℃—4720℃,年降雨量1200-1400毫米,无霜期260天。

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江两岸是绵延不绝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了典型的峡谷地貌。

这里山川奇特秀美,资源丰富,都民族聚居,多教并存,民风淳朴,民族民间文化丰富。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4公里。

全镇共辖4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4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1年末,全镇总人口6461人,总户数1988户,人口密度为每平方米7.82人。

全镇共有独龙、怒、傈僳、藏等16个民族。

全镇森林覆盖面积6254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8%。

怒江从北部的秋那桶深谷进入丙中洛,在丙中洛南部一直到打拉形成蜿蜒曲折几湾最大的一道在坎桶被称为“怒江第一湾”。

镇景内旅游景点众多,各具特色。

丙中洛台地面积有12000亩,是怒江大峡谷罕见的开阔地。

整个台地被甲生洛河和格坝马洛河分割成三块,呈扇形分布。

丙中洛坝子南边的贡当深山和北边的石门关遥相呼应,形似“相约无期”的一对恋人。

怒江从北部的秋那桶深谷进入丙中洛,从丙中洛南边一直打拉,形成蜿蜒曲折几道湾,最大的一道在坎桶,被称为“怒江第一湾”(坎桶-坎:青竹。

桶:坪,即青竹坪)。

丙中洛自然环境奇特壮观。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丙中洛有一天两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观。

冬至上午,太阳从碧罗雪山缓缓而出,在狭长的天空行走不到两个小时,就匆匆落矗立在丙中洛西南角的贡当神山背后,半个小时后,太阳绕过贡当神山再次把光明和温暖带给丙中洛,半个小时后才恋恋不舍地落入高黎贡山的背后。

春可赏野花、夏可览江河、秋可走田园、冬可雪景。

在丙中洛台地北端,两座绝壁从江边垂直而起,直冲云天,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进200米宽的巨大石门,怒江从石门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

当地人把石门称为南礼墙,又根据地形地貌,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石门关”。

石门关不紧雄伟壮丽、粗犷凝重,还有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而且是进出滇藏的必经之路,为捍卫祖国神圣领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几千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丙中洛成为怒江北段重要的集市和商品集散地。

丙中洛境内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植物资源主要有:云南松、油杉、滇青风、元江栲、大叶南烛、香白珠、马桑、木姜子、大百花杜鹃、蕨菜、白茅、黄背草、桃李、木瓜、梅子、柑橘等。

动物资源有:小熊猫(金狗)、粗角羊、雪雏、等珍稀动物。

此外,丙中洛的格马洛河盛产黄金,几年前还有人在在此淘金,在重丁村山坡离江面100多米的半山腰上现在好保留有三个近况洞遗址。

千里怒江第一湾的坎桶村更是以出产金沙而闻名遐迩。

丙中洛台地周围的石门关、贡当神山多为羊脂玉石,质如凝脂,唯贡山独有,属稀有品种。

另外,还有许多的高原草场,十分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

丙中洛居住有怒、傈僳、独龙、藏等少数民族,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奇特,民族风情淳朴,各民族之间和睦想相处。

人们团结、友爱、平等、互助、正直善良、热情好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传统美德一直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丙中洛幽静、和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各民族共同生活再丙中洛,但都保留着独特的建筑特色,杆栏式建筑、木楞房丙中洛多宗教并存,人神共居。

这里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有和谐相处的地方。

这里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原始宗教以及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融为一体的民间宗教等。

丙中洛的喇嘛教与其它的喇嘛教有所不同。

如在西藏的察隅,信仰喇嘛教者就不能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不能用祭鬼打鬼的那一套,否则被认为是亵渎神灵,是有罪的,而在丙中洛,信仰喇嘛教的可以到寺庙打鼓念经,也可请村里的尼玛派喇嘛打鼓念经,还可以请巫师打鬼祭神,因此说,这后一种是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融为一体的民间宗教。

我们说到人神共居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十座神山了。

这十神山分别为:甲衣更念山(嘎瓦嘎普峰)、巴拉生更格布(即贡当神山,指中间的白色狮山)、正桶都吉江才(即指怒江第一湾西面的雪山)、信灵干嘎日浓(指怒江第一湾西部的信灵及仙人洞)、衣当都吉帕姆(指纳依朵村北的帕姆乃仙人洞)、扎朵达雅初姆(指赤科当背后的大的山崖)、杰才木拉日吧(指打拉村南箐头的雪山)、登雀其吉布卓(至指石门关东岸的登雀乃神仙洞)、阿妮日宗甲姆(指贡山和德钦交界处的日宗山,在民间传说是管牲畜和管钥匙的女神)。

主要的民间节日有农历二月初十的怒族“桃花节”、农历三月十五的怒族“仙女节”、公历12月20日到22日力十足的“阔时节”。

尤其是仙女节是丙中洛最盛大的节日。

我们介绍了那么多丙中洛的内容,我们来概括一下主要的景点:怒江第一湾、贡当神山、桃花岛、丙中洛田园风、小茶腊、石门雾里民族村落、茶马古道、秋那桶、那洽洽大峡谷、嘎瓦嘎普雪山、普化寺(藏传佛教寺院)、重丁教堂等。

这里主要旅游路线有:1、丙中洛--贡当神山--普化寺--重丁教堂--桃花岛里程提示:此路线可体验丙中洛多宗教并存的浓厚氛围,适宜自驾和徒步。

2、丙中洛--甲生--石门关--茶马古道--雾里村--秋那桶--那洽洽大峡谷--西藏察瓦龙里程提示:这里是丙中洛最经典的穿越线路,适合越野车自驾、山地自行车骑行和徒步。

3、丙中洛--桃花岛--怒江第一湾--王期--茶腊--日当里程提示:全程要徒步、灌水重装,可以与沙滩、河流等近距离亲密接触。

4、(1)丙中洛--东风--甘草地--奠块--嘎瓦嘎普--四季桶(2)丙中洛--怒江第一湾--双拉--小茶腊--龙章高山湖--独龙江里程提示:重装徒步线路体力要求极高,并需要有户外徒步经验。

自带补给,全程需六天左右,需有经验的向导带路。

全程体验千沟万壑、高山深瀑、峡谷激流、原始森林、高原牧场、野花飘香,在大自然中享受涤荡心灵、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旷达、清幽之境。

我们进入丙中洛基本以公路为主,你可以从怒江州的州府泸水县或是福贡县直接到贡山再进入到丙中洛,而且你还可以看到福贡县的石月亮、贡山的江中松等景点。

你也可以在路途的某处去参加一下当地比较有特色的的赶集,体验一下赶集文化,随便淘点有特色的小玩意。

你会在集市买到许多物美价廉的土特产。

在抵达贡山县县城以后可以在此地买车票到丙中洛,每人12元,大概6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丙中洛了。

但,我们乘坐的农村客运微型车,每人15元到20元不等,这样的农村客运一般比较多也比较方便,但每位司机的要价有时候会不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要说明丙中洛每天早上8:30分有一班班车直达六库(售票点电话:0086-3511496)。

丙中洛至贡山县班车早上8:30分到18点,每一小时一班(在十字街候车售票)。

在进入丙中洛的桃花岛对面的公路段,在叫双拉的地区有一个景区收费站,每人100元,但是只对于外来游客收费,本地人不收费。

然后,我们到达了怒江第一湾,这个地方叫桃花岛是进入丙中洛景区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随即,我们就来到了丙中洛坝子,是丙中洛的中心地区也就是镇政府所在的地方。

城镇的周围是一层接一层的稻田,我们去的时候正是8月份稻穗已经被染上了一层金沙,但又有几个不想长大的小麦穗在金色的麦田里扔了几块翡翠,金色麦田里就荡起了翠绿色的涟漪。

我们一行人在镇政府住了三、四天。

随后就去了秋那桶。

我们来到石门关之后,景点紧接就到了雾里村。

随后,我们到了江水的转弯处。

如果你到这里就可以看到了另一种不同的景色,从这里开始峡谷变深,江面变得更宽,整体的景色更体现出藏区的味道。

这里有一个观景台,观景台的对面就是雾里(翁里)村。

我们站在观景台向对面望去就像在欣赏一幅别有一番风味的田园山水画,还透着一股子的灵气。

我们在沿途还看到藏式白塔和民居,白塔上的经幡在风中摇曳,有人在白塔下驻足默默地祈祷,本地的藏族朋友还告诉我们经幡每随风摇曳一次就是在念一次经文,也是在祈祷一次保佑每个人。

我们再往前走就必需走一段土路,路面不宽较窄而且路况不好。

如果是经验不足的司机一定要小心驾驶,还好带我们去的司机已经有十几年的驾驶经验了而且是本地人。

我们在这段路上颠簸了十几分钟,要是晕车的人会特别受不了,就比如和我们一起去的秋波就颠到胃都要抖出来了。

我们继续前行,路面就换成了柏油路,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秋那桶。

这里就是进藏的必经之路。

我们在这里的食宿是在“阿土家”。

阿土家是一家农家乐,废话不多说,现在我们就去看看阿土家。

丙中洛镇秋那桶的阿土家位于进藏的公路旁边,也就是进藏的必经之路,秋那桶村委会和就在阿土家对面,仅仅是隔着一条公路。

有时候,停车位不够还可以到村委会临时停一下车,对于私家车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如果你要办理相关的证件比较方便。

组委会的旁边还有派出所,医疗点,游客也比较方便。

现在村委会的旁边正在建设一个农贸市场,以后要这里会定期进行贸易活动,也就是我们当地说的“街(读gai)子天”,即规定一个星期中的一天为“赶集日”也就是赶集市的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