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

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

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90%的人不知道!当你身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手掌穴位进行调整达到治病强身目的,可以用按摩,也可以用手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身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手为上肢末端,为手三阴、三阳经络气血交会联络的部位。

手部经脉与全身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手掌穴位按摩疗法,针刺手部特定穴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能对全身各部的病痛进行治疗。

手掌侧穴位1、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展开剩余87%2、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点: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7、足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

8、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

主治高热、惊厥。

9、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10、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点:位于掌面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3、心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小肠病。

15、肾点:同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16、命门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腰痛、遗精、阳痿。

17、三焦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腹、盆腔疾患。

18、肝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一、二节指骨间。

主治肝胆痛。

手背侧穴位1、前头点: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

主治前头痛、胃肠痛、阑尾炎、吐泻、膝关节炎、踝及趾关节扭伤等。

2、头顶点: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

主治头顶痛、神经性头痛、痛经。

3、偏头点: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偏头痛、胸胁痛、肋间神经痛、肝胆痛。

4、后头点: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后头痛、扁桃腺炎、颊痛、臂痛、呃逆。

5、颈项点:第二掌指关节尺侧缘。

主治落枕、颈项扭伤。

6、咽喉点:手背第三掌指关节的尺侧缘。

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牙痛、三叉神经痛。

7、眼点:拇指指关节的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多种眼病,如目赤肿痛、视物模糊、青光眼等。

8、肩点: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肩部疾患,如肩部扭伤、肩周炎等。

9、胸点:拇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胸痛、吐泻、癫痫。

10、脊柱点: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韧带扭伤、腰痛、椎间盘突出、骶尾痛、耳鸣、鼻塞。

11、坐骨点:位于第四、五掌指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

12、会阴点: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

主治会阴部痛、痛经等。

13、腰腿点:手背腕横纹前一寸五分,第二伸指肌腱桡侧,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主治腰腿痛、腰扭伤。

14、踝点: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

主治踝关节扭伤。

15、升压点:手背腕横纹中点。

主治各种原因的血压下降。

16、呃逆点:手背中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

主治呃逆。

17、腹泻点:手背第三、四掌指关节间,上一寸。

主治腹泻。

18、退热点:手背中指桡侧指蹼处。

主治发热、目疾、腹泻。

19、止痒点:腕横纹尺侧缘前一寸,赤白肉际处。

主治皮肤痒痛。

操作方法(1)按摩手法参照前章《教你如何做足疗》中的按摩八法进行。

(2)手取自然弯曲位,用28--30号的1--1.5寸毫针,取穴后,紧靠骨膜外面垂直于掌面直刺(除腰痛点外),以不刺入骨膜为准,深三至五分。

每天或隔天1次,5--10次为一疗程。

一般用捻转、提插的强刺激手法,针刺时越痛越有效,留针3--5分钟。

左病取右侧穴,右病取左侧穴,两侧病变,分别取双手。

针刺时尽量让患者活动或按摩患部,例如腰痛,作前后左右弯腰活动。

(3)治疗疼痛性疾患,痛止后仍应坚持运针1--3分钟,必要可延长留针时间或皮下留针。

针刺腰痛点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30°,针身向掌面侧,从伸指肌腱与掌面之间刺入。

亦可作内、外透刺。

选穴方法(1)各种疾病,选用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1--3对。

(2)主治性能相同的穴位可配合使用。

如扁桃体炎,可以同时选取后头顶、咽喉点和扁桃体点。

(3)也可将主治作用和对症治疗的穴位配合应用。

如发热兼有头痛,可取退热点和头痛点相同。

适应症各种扭挫伤、落枕、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腰腿痛、头痛、胃肠痛、臂痛、痛经、肠痈、椎间盘脱出、癫痫、胸胁痛、胆绞痛、眼病、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颊痛、会阴疼痛、呃逆、腹泻、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下降、发热、皮肤瘙痒、疟疾、哮喘、夜尿多、尿频、足跟痛、高热、惊厥、昏迷、中暑、心血管病、腰痛、遗精、阳痿、急慢惊风、小肠疾患、支气管炎、咳嗽、耳鸣、鼻塞等。

注意事项1、按摩或扎针手法重,刺激强,应注意到年老体弱、严重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要慎用,以防止意外。

2、针刺易入肌腱和掌骨之间,不可伤及骨膜。

3、手部血管丰富,按摩手法应轻柔缓和,扎针要避免刺伤手掌中的动脉网,导致手掌部血肿。

4、扎针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此疗法对于各种疾病所致的疼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如急性扭伤性疼痛、头痛、胃痛、腹痛、痛经等。

手掌点穴按摩法手掌点穴按摩法,是对手掌上的相关穴位进行点压或按摩,从而达到治病健身目的的一种疗法。

这种疗法,是运用中华民族的易医原理,根据手掌中八卦穴位来取穴点按,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外部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大道至简,安全有效,与象数疗法同道同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与象数疗法可以相结合,也可以独立运用,是自然疗法长青树上的一枝富有生命力的花朵。

手掌侧穴位 1.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2.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点: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7.足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

8.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

主治高热、惊厥。

美甲社区图片_hands_a.jpg(51.08KB)手掌侧穴位图9.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10.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点:位于掌面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3.心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小肠病。

15.肾点:同夜尿点:16.命门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腰痛、遗精、阳痿。

17.三焦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腹、盆腔疾患。

18.肝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一、二节指骨间。

主治肝胆痛。

人体手穴图手穴就目前发现的有一百余穴,现将临床常用,疗效确切者选择40穴,简介如下。

一、基本手穴基本手穴18个。

1、腰腿点【定位】手背第二指伸肌腱桡侧及第四指伸肌腱尺侧,位于腕横纹前1寸5分处。

每侧共2穴。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腿痛。

2、踝点【定位】位于拇指指掌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踝关节急性扭伤、踝部肿胀疼痛。

3、胸点【定位】位于拇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胸闷胸痛、呕吐、泄泻、癫痫等。

4、眼点【定位】位于拇指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电光性眼炎等多种眼疾。

5、肩点【定位】位于指掌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肩部急性扭伤、肩关节周围炎等。

6、前头点(又名阑尾点)【定位】位于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前头痛、胃肠疾患、单纯性阑尾炎等。

7、头顶点【定位】位于中指第一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神经性头痛、头顶痛、痛经等。

8、偏头痛【定位】位于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偏头痛、耳痛、肋间神经痛、胆绞痛等。

9、会阴点【定位】位于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会阴部疼痛、痛经、带下及肛裂等。

10、后头点(又称扁桃腺点)【定位】位于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后头痛、急性扁桃体炎、2窝痛、臂痛、呃逆、颊痛等。

11、脊柱点【定位】位于小指指掌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急性腰扭伤、椎间盘突出症、尾骶部痛、耳鸣、鼻塞等。

12.坐骨神经点【定位】位于第四、五指掌关节间,近第四指掌关节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及臀部疼痛等。

13、咽喉点(又称牙点)【定位】位于第三、四指掌关节间,靠近第三指掌关节处。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

14、颈项点(又名落枕点)【定位】位于第二、三指掌关节间,近第二指掌关节处。

【主治】落枕、颈部扭挫伤、颈椎病等。

15、胃肠点【定位】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

【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等。

16、咳喘点【定位】位于手掌、食指掌侧指关节尺侧处。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头痛、落枕等。

17、夜尿点【定位】位于掌面小指第二关节横纹中点处。

【主治】小儿遗尿、尿频尿急等。

18、足跟点【定位】位于胃肠点与大陵连线之中点处。

【主治】足跟痛等。

二、新增手穴新增手穴颇多,现择22穴简介如下。

1、止血点【定位】手背腕横纹,环指中线处。

【主治】止多种原因所致的出血,踝关节扭伤等。

2、鼻点【定位】手背,环指指掌关节骨尖中央。

【主治】鼻塞流涕、过敏性鼻炎等。

3、升压点【定位】位于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下降。

4、呃逆点【定位】位于手背中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

【主治】呃逆等。

5、退热点【定位】位于手中指桡侧指蹼处。

【主治】发热、泄泻等。

6、腹泻点(又称止泻点)【定位】位于手背第三、四指掌关节上1寸处。

【主治】急慢性腹泻。

7、疟疾点【定位】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挠侧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