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发展概述--船舶102 赵书孝 1005080224无人遥控潜水器,也称水下机器人。
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
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避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
特别是近10年来,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发展是非常快的。
从1953年第一艘无人遥控潜水器问世,到1974年的20年里,全世界共研制了20艘。
特别是l974年以后,由于海洋油气业的迅速发展,无人遥控潜水器也得到飞速发展。
到1981年,无人遥控潜水器发展到了400余艘,其中90%以上是直接;或间接为海洋石油开采业服务的。
1988年,无人遥控潜水器又得到长足发展,猛增到958艘,比1981年增加了110%。
这个时期增加的潜水器多数为有缆遥控潜水器,大约为800艘上下,其中420余艘是直接为海上池气开采用的。
无人无缆潜水器的发展相对慢一些,只研制出26艘,其中工业用的仪8艘,其他的均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
另外,载人和无人混合理潜水器在这个时期也得到发展,已经研制出32艘,其中28艘用于工业服务。
无人有缆潜水器研制与发展无人有缆潜水器的研制开始于70年代,80年代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
1987年,日本海事科学技术中心研究成功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鲀3K”号,可下潜3300米。
研制“海鲀3K”号的目的,是为了在载人潜水之前对预定潜水点进行调查而设计的,供专门从事深海研究的,同时,也可利用“海鲀3K”号进行海底救护。
“海鲀3K”号属于有缆式潜水器,在设计上有前后、上下、左右三个方向各配置两套动力装置,基本能满足深海采集样品的需要。
1988年,该技术中心配合“深海6500”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深海调查作业的需要,建造了万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
这种潜水器由工作母船进行控制操作,可以较长时间进行深海调查。
这种潜水器可望在1992年内建成,总投资为40亿日元。
日本对于无人有缆潜水器的研制比较重视,不仅有近期的研究项目,而且还有较大型的长远计划。
目前,日本正在实施一项包括开发先进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大型规划。
这种无人有缆潜水器系统在遥控作业、声学影像、水下遥测全向推力器、海水传动系统、陶瓷应用技术水下航行定位和控制等方面都要有新的开拓与突破。
这项工作的直接目标是有效地服务于200米以内水深的油气开采业,完全取代目前由潜水人员去完成的危险水下作业。
在无人有缆潜水技术方面,始终保持了明显的超前发展的优势。
根据欧洲尤里卡计划,英国、意大利将联合研制无人遥控潜水器。
这种潜水器性能优良,能在6000米水深持续工作250小时,比现在正在使用的只能在水下4000米深度连续工作只有l2小时的潜水器性能优良的多。
按照尤里卡EU-191计划还将建造两艘无人遥控潜水器,一艘为有缆式潜水器,主要用于水下检查维修;另一艘为无人无缆潜水器,主要用于水下测量。
这项潜水工程计划将由英国;意大利、丹麦等国家的l7个机构参加。
英国科学家研制的“小贾森”有缆潜水器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它是采用计算机控制,并通过光纤沟通潜水器与母船之间的联系。
母船上装有4台专用计算机,分别用于处理海底照相机获得的资料,处理监控海弹环境变化的资料,处理海面环境变化的资料,处理由潜水器传输回来的其他有关技术资料等。
母船将所有获得的资料。
经过整理,通过微波发送到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格罗夫研究所的实验室,并贮存在资料库里。
无人有缆潜水器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一是水深普遍在6000米;二是操纵控制系统多采用大容量计算机,实施处理资料和进行数字控制;三是潜水器上的机械手采用多功能,力反馈监控系统:四是增加推进器的数量与功率,以提高其顶流作业的能力和操纵性能。
此外,还特别注意潜水器的小型化和提高其观察能力。
历史发展1934年,美国研制出下潜934米的载人潜水器。
1953年又研制出无人有缆遥控潜水器。
其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3年至1974年为第一阶段,主要进行潜水器的研制和早期的开发工作。
先后研制出20多艘潜水器。
其中美国的CURV系统在西班牙海成功地回收一枚氢弹,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第二阶段1975至1985年是遥控潜水器大发展时期。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需要,推动了潜水器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潜水器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显著地增长。
载人潜水器和无人遥控潜水器(包括有缆遥控潜水器、水底爬行潜水器、拖航潜水器、无缆潜水器)在海洋调查、海洋石油开发、救捞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第三阶段1985年,潜水器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80年代以来,中国也开展了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海人”1号(HR-1)水下机器人,成功地进行水下实验。
研制与发展1980年法国国家海洋开发中心建造了“逆戟鲸”号无人无缆潜水器,最大潜深为6000米。
“逆朗鲸”号潜水器先后进行过130多次深潜作业,完成了太平洋海底锰结核调查海底峡谷调查、太平洋和地中海海底电缆事故调查、洋中脊调查等重大课题任务。
1987年,法国国家海弹开发中心又与一家公司合作,共同建造“埃里特”声学遥控潜水器。
用于水下钻井机检查、海底油机设备安装、油管辅设、锚缆加固等复杂作业。
这种声学遥控潜水器的智能程度要比“逆戟鲸”号高许多。
1888年,美国国防部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一家研究机构合作,投资2360万美元研制两艘无人无缆潜水器。
1990年,无人无缆潜水器研制成功,定名为“UUV”号。
这种潜水器重量为6.8吨,性能特别好,最大航速10节,能在44秒内由0加速到10节,当航速大于3节时,航行深度控制在土1米,导航精度约0.2节/小时,潜水器动力采用银锌电池。
这些技术条件有助于高水平的深海研究。
另外,美国和加拿大合作将研制出能穿过北极冰层的无人无缆潜水器。
据报导,在1993年前,这种穿越北极冰层的无人无缆潜水器将会问世,美国将建造两艘,英国也建造两艘,瑞典将建造一艘。
日本1987年,日本海事科学技术中心研究成功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鲀3K”号,可下潜3300米。
研制“海鲀3K”号的目的,是为了在载人潜水之前对预定潜水点进行调查而设计的,供专门从事深海研究的,同时,也可利用“海鲀3K”号进行海底救护。
“海鲀3K”号属于有缆式潜水器,在设计上有前后、上下、左右三个方向各配置两套动力装置,基本能满足深海采集样品的需要。
1988年,该技术中心配合“深海6500”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深海调查作业的需要,建造了万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
这种潜水器由工作母船进行控制操作,可以较长时间进行深海调查。
这种潜水器可望在1992年内建成,总投资为40亿日元。
日本对于无人有缆潜水器的研制比较重视,不仅有近期的研究项目,而且还有较大型的长远计划。
目前,日本正在实施一项包括开发先进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大型规划。
这种无人有缆潜水器系统在遥控作业、声学影像、水下遥测全向推力器、海水传动系统、陶瓷应用技术水下航行定位和控制等方面都要有新的开拓与突破。
这项工作的直接目标是有效地服务于200米以内水深的油气开采业,完全取代目前由潜水人员去完成的危险水下作业。
欧洲在无人有缆潜水技术方面,始终保持了明显的超前发展的优势。
根据欧洲尤里卡计划,英国、意大利将联合研制无人遥控潜水器。
这种潜水器性能优良,能在6000米水深持续工作250小时,比现在正在使用的只能在水下4000米深度连续工作只有l2小时的潜水器性能优良的多。
按照尤里卡EU-191计划还将建造两艘无人遥控潜水器,一艘为有缆式潜水器,主要用于水下检查维修;另一艘为无人无缆潜水器,主要用于水下测量。
这项潜水工程计划将由英国;意大利、丹麦等国家的l7个机构参加。
英国科学家研制的“小贾森”有缆潜水器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它是采用计算机控制,并通过光纤沟通潜水器与母船之间的联系。
母船上装有4台专用计算机,分别用于处理海底照相机获得的资料,处理监控海弹环境变化的资料,处理海面环境变化的资料,处理由潜水器传输回来的其他有关技术资料等。
母船将所有获得的资料。
经过整理,通过微波发送到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格罗夫研究所的实验室,并贮存在资料库里。
法国1980年法国国家海洋开发中心建造了“逆戟鲸”号无人无缆潜水器,最大潜深为6000米。
“逆朗鲸”号潜水器先后进行过130多次深潜作业,完成了太平洋海底锰结核调查海底峡谷调查、太平洋和地中海海底电缆事故调查、洋中脊调查等重大课题任务。
1987年,法国国家海弹开发中心又与一家公司合作,共同建造“埃里特”声学遥控潜水器。
用于水下钻井机检查、海底油机设备安装、油管辅设、锚缆加固等复杂作业。
这种声学遥控潜水器的智能程度要比“逆戟鲸”号高许多。
1688年,美国国防部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一家研究机构合作,投资2360万美元研制两艘无人无缆潜水器。
1990年,无人无缆潜水器研制成功,定名为“UUV”号。
这种潜水器重量为6.8吨,性能特别好,最大航速10节,能在44秒内由0加速到10节,当航速大于3节时,航行深度控制在土1米,导航精度约0.2节/小时,潜水器动力采用银锌电池。
这些技术条件有助于高水平的深海研究。
另外,美国和加拿大合作将研制出能穿过北极冰层的无人无缆潜水器。
据报导,在1993年前,这种穿越北极冰层的无人无缆潜水器将会问世,美国将建造两艘,英国也建造两艘,瑞典将建造一艘。
结构典型的遥控潜水器是由水面设备(包括操纵控制台、电缆绞车、吊放设备、供电系统等)和水下设备(包括中继器和潜水器本体)组成。
潜水器本体(见图)在水下靠推进器运动,本体上装有观测设备(摄像机、照相机、照明灯等)和作业设备(机械手、切割器、清洗器等)。
功能潜水器的水下运动和作业,是由操作员在水面母舰上控制和监视。
靠电缆向本体提供动力和交换信息。
中继器可减少电缆对本体运动的干扰。
新型潜水器从简单的遥控式向监控式发展,即由母舰计算机和潜水器本体计算机实行递阶控制,它能对观测信息进行加工,建立环境和内部状态模型。
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以面向过程的抽象符号或语言下达命令,并接受经计算机加工处理的信息,对潜水器的运行和动作过程进行监视并排除故障。
近年来开始研制智能水下机器人系统。
操作人员仅下达总任务,机器人就能根据识别和分析环境,自动规划行动、回避障碍、自主地完成指定任务。
发展趋势无人有缆潜水器的发展趋势有以下见点:一是水深普遍在6000米;二是操纵控制系统多采用大容量计算机,实施处理资料和进行数字控制;三是潜水器上的机械手采用多功能,力反馈监控系统:四是增加推进器的数量与功率,以提高其顶流作业的能力和操纵性能。
此外,还特别注意潜水器的小型化和提高其观察能力应用1.管道容器检查市政饮用水系统中水罐、水管、水库检查排污/排涝管道、下水道检查洋输油管道检查;跨江、跨河管道检查2.船舶河道海洋石油船体检修;水下锚、推进器、船底探查码头及码头桩基、桥梁、大坝水下部分检查;航道排障、港口作业钻井平台水下结构检修、海洋石油工程;3.科学研究教学水环境、水下生物的观测、研究和教学海洋考察;冰下观察4.水下娱乐水下电视拍摄、水下摄影潜水、划船、游艇;看护潜水员,潜水前合适地点的选择5.能源核电站反应器检查、管道检查、异物探测和取出水电站船闸检修;水电大坝、水库堤坝检修(排沙洞口、拦污栅、泄水道检修)6.安全检查大坝、桥墩上是否安装爆炸物以及结构好坏情况遥控侦察、危险品靠近检查;水下基阵协助安装/拆卸船侧、船底走私物品检测(公安、海关)水下目标观察,废墟、坍塌矿井搜救等;搜寻水下证据(公安、海关)海上救助打捞、近海搜索;7.考古水下考古、水下沉船考察8.渔业深水网箱渔业养殖,人工渔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