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端面密封改造机泵操作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本操作指导书适用于改造为双端面密封并使用
PLAN53A辅助方案的机泵。
目前加裂装置内已改造完成的机泵为以下几台:P-1742S、P-1747S、P-1748S、P-1752A
二.系统简介:该类机泵改造之后密封采用PLAN53A的辅助系统方案,即保留封油或自冲洗来为首道密封进行冲洗和冷却,同时增加带压的白油作为第二道密封的隔离液,保证泵内介质无外漏。
1
2 6
7
8
3
9
4
5
序号名称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1 氮气补压阀和调压阀为整个白油罐提供相应的氮气压力,正常时该阀应全开。
调压阀本体带压力表,顺时针旋转手柄为增压,逆时针旋
转手柄为减压。
注意各泵白油罐的定压值不同。
2 压力指示单元正常配置为:针型阀*1、压力表*1、压力传感器*1,图中
未安装完全。
正常状态下针型阀(红色)开度应在1/3以
上,压力表读数应在所要求范围内,压力传感器与屋内
DCS相连,当白油罐内压力低于报警值时报警。
3 手动补液泵该设备是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为白油罐内补充白油的装
置,使用方法为:(1)先将补液罐内装满白油,顶部视镜
可见油位;(2)开启阀门○4,保证补油线畅通;(3)稍微
用力压动补液杆,利用补液泵的往复作用将白油泵入白油
罐内;(4)使用完毕后关闭阀门○4
4 手动补液阀正常为关闭状态,只在补液时开启。
5 罐底排污阀正常为关闭状态,只在第一次使用或检修时排液用。
6 首次补液阀正常为关闭状态。
阀顶有漏斗一个,作用是在白油罐首次
投用时对罐内进行大量补液时使用。
7 白油罐视镜显示白油罐内的液面情况,正常状态下罐内液位应达到视
镜的1/2~2/3左右。
罐体侧面有浮球液位开关与屋内DCS
相连,当罐内液位低于开关时报警。
8 白油冲洗回油阀正常为开启状态。
从双端面密封处送回的高温白油经此阀
流回罐内换热冷却。
9 白油冲洗上油阀正常为开启状态。
低温白油经此阀流向双端面密封。
12
13
10
11
三. 首次投用操作步骤:
1.白油罐氮气吹扫及试漏:
(1)首先将阀○1、○2、○4、○5、○6、○8、○9关闭。
(2)将底部排污阀○5开1/2以上,再缓慢开顶部氮气补压阀○1,利用氮气先将管线及罐体内进行吹扫,直到无明显杂质为止。
(3)缓慢开大氮气补压阀○1,然后再开启其余的阀门○2、○4、○6、○8、○9,利用氮气将各阀门及管线进行吹扫,直到无明显杂
质后,关闭○2、○4、○6、○8、○9阀门。
(4)关闭底部排污阀○5,将罐内憋压,然后再尽量快的开启阀门○5,利用罐内憋存的氮气进行爆破吹扫,循环进行三次。
(5)关闭底部排污阀○5,微开顶部压力表手阀○2,待压力表指数达到0.6Mpa以上并稳定后关闭顶部氮气补压阀○1,保压10
分钟,观察压力表读数是否下降,如下降应用喷涂泡沫水查
找漏点。
(6)该部分工作结束后排净罐内气体,关闭所有阀门。
2.白油罐循环冷却水线投用:
(1)关闭泵其他各支路的上水阀门,确定排水总管导淋开启并无水排出。
(2)开启后端白油罐上、回水阀门○10、○11,观察排水总管导淋是否有水排出,各接头、法兰及焊口是否泄漏,无问题后将阀
门○10、○11关闭。
(3)使用相同方法检查前端白油罐循环水线。
(4)该部分工作结束后将前、后端白油罐循环水投用。
3.白油罐投用:
(1)投用前的状态为各油路管线配置完毕,泵体改造完成,具备开泵试车条件。
(2)检查和调整各阀门至如下状态:
○1.氮气补压阀关闭。
○2.压力指示单元前针型阀开启1/3左右。
○4.手动补液阀关闭。
○5.罐底排污阀关闭。
○6.首次补液阀全开。
○8、○9白油冲洗上、回油阀全开。
(3)从首次补液阀○6处向白油罐内浇注工业白油,同时对机泵进行不间断盘车,目的是使白油能够充满整个密封腔。
观察白
油罐视镜○7,当液位达到1/2以上时停止浇注白油,停止盘
车,关闭首次补液阀○6。
(4)缓慢打开罐顶氮气补压阀○1至1/2以上,手动调节压力调节阀在规定的压力值内,观察各油路管线接头有无泄漏,密封
处是否有泄漏,白油罐液位是否下降。
(5)确认内操DCS画面液位及压力报警复位。
(6)该工作结束后改造后的双端面密封机泵具备起泵试车条件。
4.启泵试车
(1)泵的灌泵预热、封油投用参见通用的操作规程。
(2)启泵运转后,需关注新增密封系统如下关键点:
a.白油罐顶压力指示稳定在规定值之内,且DCS无压力报警。
b.白油罐视镜内液位在1/2~2/3之间,持续观察5分钟无明显
下降趋势,且DCS无液位报警。
c.白油冲洗油路管线上、回油温差明显。
循环水管线上、回
水温差在15℃之内。
d.泵密封处白油无泄漏,各油路、水路管线、接头无泄漏。
(4)观察泵其他参数,如流量、电流、震动、轴承温度等参数是否在正常指标之内。
三. 可能出现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