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七年级 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精品】七年级 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精品】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山界(节选)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

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

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1)选文两次提到了“之”字形的火把,说说它们各自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表现红军战士虽浑身紧张,但因后有追兵,没有退路,故意壮胆爬山。

B. 表现红军战士看到火把与星光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 表现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精神。

D. 表现红军战士在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3)请分析文中划横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1)第一次: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

第二次: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

(2)C(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峰的高大险峻,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解析】【分析】(1)第一次是: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根据语境,写火把“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

第二次是: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根据语境,这里是进一步对火把的景象进行了具体描绘,展示了“奇观”的细节。

(2)尽管行军路途充满了险恶,但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他们前呼后应,相互鼓励,这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A“浑身紧张”“故呼喊着壮胆爬山”错。

翻山时的喊声、笑声是为了表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错。

是为了表现红军战士战胜困难时的乐观主义精神。

D“爱开玩笑的心态”错。

所以选C。

(3)“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运用了两个比喻,把“黑的山峰”比喻为“巨人”,把四围被围的“山谷”比喻为“一口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峰的高大险峻,表现红军身处险境却能镇定自若的乐观主义精神。

解答此题,既要细读文句,指出修辞手法,又要明确文句所要体现的中心是什么,即对表达人物精神品质的意义。

故答案为:⑴第一次: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第二次: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

⑵C;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峰的高大险峻,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点评】⑴本题考查写景的观察角度及事物特点的概括。

“从山脚向上望”可看出是山脚。

“向上看”“向下看”可以看出是半山腰。

围绕“陡”字来写。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主题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照题干内容既可作答。

⑶本题考查赏析词语、句子。

分析句子、词语,一般按照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表达感情的格式解答,如果没有修辞手法,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等方面入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春天到了,莎利文老师搀着我的手,穿过人们正在播种的田野。

我们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在大自然中很自然地开始了我的启蒙课程的学习。

我懂得了阳光和雨露能使植物生长,鸟儿会为自己筑巢,松鼠、鹿、狮子等动物会为自己觅食做窝。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感到周围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东西给我带来了兴奋和愉快。

莎利文老师教我从森林中散发的芳香,从青草丛的叶片中体会大自然的美。

她还向我描绘地球的形状。

她从一开始就这样使我胸怀大自然,使得自然界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

②但是,也就在这时候,我体会到大自然对人并不总是善的、美的。

早晨出门时天气很好,但很热。

因为走的路程较长,我们坐在树阴下休息过两三次,最后一次是在离家不远的一棵果树下。

果树给我们提供了一块凉爽的遮阴地。

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容易地爬到树上去了。

我一直往上爬,在树枝丛中找到一块能坐的地方。

莎利文老师建议,我们就在树阴下吃午饭,叫我等她拿来午饭后,再从树上下来。

③突然间天气起了变化,太阳一下子没有了。

我知道天空已是乌云密布,因为我已感觉不到阳光照射的热量,还闻到一股从大地散发出来的奇异的味道,我意识到这是雷雨的预兆。

离开了老师,我一个人高高地坐在树枝上,感到非常害怕,感到非常孤单。

周围是无垠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我坐在树枝上静静地等待着,我想只有等老师来,我才能从树上下来,否则别无办法。

④周围死一般地沉寂。

树叶开始骚动,然后整个树都在颤抖。

要不是我使劲地抓牢树枝的话,一阵强风早就把我从树上刮下来了。

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

一阵倾盆大雨把我周围的小树枝都打断了,我想从树上跳下来,但周围的恐怖气氛使我动弹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树上。

我感到一阵轰鸣声,似乎有什么重物掉下来,我坐的树枝摇晃得更厉害了。

我想树和我会一起倒下来。

正巧这时,老师来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从树上下来。

我紧紧搂住老师,感到非常高兴,我的脚又重新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了。

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大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

(1)第③段中描写“我”的心态的句子是哪一句?请找出来。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第④段“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从树上下来”句中词语“抓、扶”写出了我和老师的什么感情?(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1)离开了老师,我一个人高高地坐在树枝上,感到非常害怕,感到非常孤单。

(2)承上启下(过渡)。

(3)老师对我的爱和我对老师的依赖。

(4)“我”体会到大自然的真正威力,也使“我”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解析】【分析】(1)“心态”就是人物的心理感受,这样来找就容易了“离开了老师,感到非常害怕,感到非常孤单”。

(2)“但是”表转折的连词,故而此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划线句子中“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从树上下来。

”是莎莉文老师怕我从树枝上摔下来,表现老师对我的关系和爱护。

“我紧紧搂住老师”写出我对莎莉文老师的依赖。

(4)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人物是莎莉文老师和我,主要事件是莎莉文老师带我来到大自然,让我体会到大自然对人并不总是善的、美的。

结果是“使我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概括的时候,把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清楚即可。

有结果的,最好把结果概括出来。

故答案为:⑴离开了老师,我一个人高高地坐在树枝上,感到非常害怕,感到非常孤单。

⑵承上启下(过渡)。

⑶老师对我的爱和我对老师的依赖。

⑷“我”体会到大自然的真正威力,也使“我”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相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⑵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分析能力。

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加以理解分析即可;⑶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

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时,认真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情节概括即可。

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

①当时认识的字还不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

她很高兴地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愿意让别人吻我。

那时候,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

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问。

②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③“爱就是花的香味吗?”“不是。

”莎莉文老师说。

我又想了想。

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

④“爱是不是大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生长。

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

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

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

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

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

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⑤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老师回答说。

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1)文中②处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

(2)③④两处海伦的发问表明了她对“爱”的理解已达到怎样的程度?(3)从③④处看,莎莉文小姐对海伦关于“爱”的理解予以否认的理由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