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性质和特点初析海湾战争性质和特点初析丁诗传海湾战争是九十年代第一场国际战争.2月28日随着美国宣布中止进攻性军事行动,这场举世隔日的战争,在意想不到的时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了停火.人们未曾料到,多国部队于2月24日发起地面进攻之后,曾一再宣称要拚死抵抗的伊拉克,竞在短短四天之内接连宣布从科威特撒军,无条件接受安理会12项决议;人们未曾料到,多国部队竟能未经激烈交战,轻而易举地收复科威特全境.现在,战争的硝烟已渐从海湾上空消散.本文拟对人们关注的历时d2天的战争的性质和特点,作一些初步分析.(一)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错综复杂的国际战争在现代条件下,战争的性质一般是由三个要素决定的,即战争的起因,交战双方追求的政治目的以及战争产生的客观效果.当对海湾战争的原因,目的和效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之后,就可以发现,这场战争性质错综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切忌沿袭传统习惯,简单地称之为正义战争或非正义战争,或打着反侵略旗号的侵略战争,或正义与非正义交叉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之所以异乎寻常的复杂,主要原因有三;】,引发海湾战争的矛盾的复杂性.围绕着这场)申突和战争的基本矛盾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伊拉克对外侵略扩张谋求地区霸权同科威特等海湾国家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矛盾,即侵略与自卫的矛盾;二是美国控制中东主宰世界的全球霸权主义和伊拉克的具有反美倾向的地区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大小霸间的争霸矛盾;三是伊拉克同西方大国争夺控制海湾石油资源~西方经济生命线的矛盾;四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围绕巴勒斯坦问题而发生的历久难解的矛盾,这是阿拉伯民族反对以色列扩张,同时也反对美国偏担以色列的民族矛盾;五是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矛盾,其中包括一些国家争当阿拉伯盟主的矛盾,贫穷国家和富有产油国的矛盾以及对阿以争端的激进派同温和派国家之间的矛盾I六是不同宗教信仰和宗教派别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关国家问的领土边界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海湾战争是上述历史与现实的,内在的与外来的各种矛盾交织和激化的总爆发.当然,各种矛盾所起的作用颇不相同.伊拉克对科威特的武装占领和兼并,主要属于第一种矛盾.第二,三种矛盾的存在和白热化,则决定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必然要武力介人海湾,从而推动伊,科冲突步步升级,跨越一个个”门槛”,终于酿成战争.而后三种矛盾,即阿以矛盾,阿拉伯内部矛盾和宗教矛盾,则发挥了潜在的作用和影响.2,参战各国动机和目标的多样性.海湾战争是二次大战后卷入国家最多的一次国际战争,出兵参战或助战的国家共有29国.同伊拉克孤军相对抗的是以美国为首由28个国家派遣军组成的多国部队这28国分属两类,一类是美国和其西方盟国,另一类是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从海湾危机到海湾战争,不仅对阵双方的动机目标相悖,就是参加多国一26,部队的28个国家,意图也不尽相同.当初,伊拉克侵吞科威特,武力威胁沙特,意在”一石三鸟即:掠夺科威特财富,解救国内的财政危机,攫取海湾石油控制权,增强国力I提高国际战略地位I称雄海湾,进而执阿拉伯世界之牛耳但伊拉克竭力掩盖自己的真实躅谋,处心积虑地利用中东地区固有的各种矛盾,祭起了一面面冠冕堂皇的旗帜.诸如反对美,以侵略的正义旗帜,反对科,沙统治者”亲西方,”出卖阿拉伯利益的民族旗帜,反对西方大国掠夺海湾石油资源的旗帜,反对异教徒亵渎伊斯兰圣地的宗教旗帜,以及阿拉伯国家共享海湾石油资源的”均贫富”旗帜.但是事实胜于雄辨.伊拉克武力兼并弱邻科威特是蛮横践踏国际法的不义之举,是赤裸操的侵略行径.萨达姆拒绝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系列决议,更将自己置于国际社会的对立面.失道寡助,孤立无援.然而,同时也应看到,自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海湾派驻重兵后,伊拉克同美国之间的军事对峙和较量就包含有反抗美国充当世界宪兵,耀武扬威,左右海湾的因素.至于伊拉克不时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虽然其良苦甩心在于诱逼以色列实施报复,以便将海湾战争转变为阿以战争但此举政治上无疑具有惩罚以色列,为饱受以色列欺凌的阿拉伯民族复仇的效果.正因为如此,伊同美对抗交战,向以顿顿发射导弹,在阿拉伯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美,反以的民族情绪,并得到半敦阿拉伯国家的同情与支持.当然这一切并不能改变伊拉克挑起这场国际冲突的动机,目标和行为的非正义性.美国从向海湾派遣庞大的远征军到最后主动对伊开战,其战略意图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大肆宣扬的所谓为了”主持国际正义”,”执行联台国决议,”解放科威特”,“惩戒侵略者,”保卫沙特等等都不过是盗名欺世的幌子.美国之所以在678号决议到期后的第二天就急不可待地对伊大打出手,布什之所以敢于冒巨大的风险,不惜把总统的前程作为赌注,都是为了利甩海湾危机和战争,追隶多层次的,近期和长远的战略目标概而言之,就~击和摧毁伊的军事力量(包括核潜力),拔除美国在海湾的,腹之患,.TtfD控制海湾石油资源和中东这块战略要地,维护美国在西方的盟主地位f显示美国的强大力量,扮演国际警察,为建立冷战后的以美国为首,以西方大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奠定基础,即谋求主宰世界对于上述意图,美国政界要人和新闻媒介多次有所披露.特别是2月22日当伊拉克接受苏联调解,宣布从科威特撤军的日程安排表,美故意抬高要价,向伊发出了最后通谋式的苛刻要求,以便依然按照既定计划发动地面战争.这充分表明,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酒,解放科威特仅仅是动武的借口.因此,对美国来说,从实施”沙漠盾牌”到“沙漠风暴计划,尽管在客观上有着打击和遏制伊侵略,维护科,沙等国主权和独立的作用,但就实质而言,美国政府始终追逐的是全球霸权利益.透视美伊两国的动机与目标,可以看到,海湾战争就美伊双方而言,本质上是一场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之问的战争,因而并无任何正义性可谈对于遭受伊拉克侵略或侵略威胁的科威特,沙特等国来说,参加对伊作战主要是出于反击侵略,解放祖国,保卫或恢复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因而它们从事的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对于埃及,叙利亚等应沙特邀请参加多国部队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来说,它们的主要目标是支持科,沙回击伊侵略,阻止伊成为海湾和阿拉伯世界的霸主,并趁机谋求本国的实际利益.例如,叙,伊是宿敌,打击伊对叙有利.叔还利用海湾危机,调整了叙美关系,加强了对黎巴嫩的控制.铲除,削弱野心勃勃的萨达姆的强大军事力量.对于早一27—就想恢复纳赛尔时期阿拉伯世界领袖地位的埃及,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且,由于埃及带头支持美国军事行动,在经济上已得到不少的报偿.如美国免除了埃及7O亿美元的债务.所以说,埃及,叙利亚等国参加对伊作战,目的有重两性.占主导的是反侵略,同时也有追求私利的一面,不能笼统地全盘肯定.对于英,法,德,意,日,加等西方大国(日本虽因受宪法限制未派兵,但拨巨款资助反伊联盟,故将日列入助战国家)来说,它们直接或间接,参与或支持对伊作战,动因和目的同中有异.共同点是争取参与控制海湾石油,维护西方生死攸关的经济命脉?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重要的作用,以便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据相应的一席之地,对中东事务享有更大的发言权.同时各国又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从总体上说,这些国家介入危机和战争,并非完全是为了打击侵略,保护弱小.尽管它们打着这面旗帜,客观上也有这方面的一定作用,但这些不能掩盖它们是在追求本国狭隘私利这个基本事实,因此,它们在海湾的所作所为决不能冠以”正义”的美名.3.战争后果的多面性.引发战争矛盾的复杂性和参艘国家动因,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海湾战争后果的多面性.目前,战火刚刚止息.全面深刻地分析战争的后果条件还不具备.但有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战争产生的效果和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多方面的.简言之是好坏交织,良莠并存,消极面远超过积极面,弊远大于利.首先,海湾战争是一场国际性的大灾难.它不仅给科威特和伊拉克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国计民生各种设饨难以估量的毁坏.不仅给参战各国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损耗,而且对中东海湾地区和整个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乃至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恶果.单经济损失一项,估计就达效千亿美元医治战争的创伤,消除战争的恶果,将需花费好几年时间.第二,海湾战争美胜伊败的结局,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美实现原定的战略意图,助长美主宰世界的野心.在战争中得利的美国,不仅要在战后海湾地区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可能会更加飞扬跋扈地干预国际事务,更倾向于用强硬手段对付威胁其利益的重大地区性突发事件,力图建立受美国支配的冷战后的世界新秩序.美国的图谋和行为将促使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对关乎人类根本利益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三,这场战争以伊拉克受损屈服,中选停火而告终,使得科威特的领土早日获得解放,主权较快得到恢复,避免造成更大的牺牲和破坏,也使得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受严厉的惩罚而得不到任何好处,对有潜在侵略野心的国家不啻是一个严正警告,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的尊严.当然,这些积极的成果远不止是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铸造成的,而更应如实地估计整个国际社会合力制裁伊拉克侵略-各方斗争的重要作用.其四,战争加深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对巴勒斯坦问题解决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伊入侵和兼并科创造了一个阿拉伯国家武力侵吞另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恶劣先倒.海湾战争中,一些阿拉伯国家同西方大国组成联军同另一个阿拉伯国家兵戎相见,这在现代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战争使21个阿拉伯国家鲜明地分裂为对立的两大派,严重破坏了来之不易的阿拉伯国家间的团结合作,既不利于各国的安全和发展,也妨碍共同御侮,对付以色列的侵略扩张.中东和平进程受挫后,”巴解”领导人转而寄希望于萨达姆的强硬态度和庞大军事力量能迫使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作出让步.现在伊拉克的失败,不仅使阿拉法特希望落一28—空,且使”巴解”的国际地位蒙受损害.而以色列则因对遭伊导弹袭击持克制态度而坐收渔利.以上这些显然都有碍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但是,海湾战争期间阿拉伯民众表露出来的强烈的反以,反美民族情绪,再一次昭告世界,阿拉伯民族决不会屈服于以色列的淫威,阿以争端和巴勒斯坦问题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中东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宁,美国不改变对伊侵科和以侵阿的双重标准政策,也难以在中东站稳脚跟.这使得国际社会在解决燃眉之急的海湾问题之后,必须尽快推动巴勒斯坦问题走向和平解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海湾战争又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巴勒斯坦问题.以上择要列举的几点足以表明.海湾战争的客观效是多方面的,具有多重性,而从总体上来说则是不值得肯定的.(二)海湾战争是具有非同寻常特点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是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国际战争,从国际战略的宏观角度透视,这场战争具有不少异乎寻常的特点.首先,这是一场反映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国际形势特征的局部战争.表现之一是,它没有两极格局时通常都有的美苏争夺的背景.伊拉克背后并无靠山,没有苏联或任何大国的支持.因而,这场战争尽管西方大国都已插足,但它只会限于是一场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不会蔓延升级为全面的世界性战争.表现之二是,雅尔塔体制被突破,国际力量失衡,为伊拉克挑起冲突提供了可趁之机.而美国则把海湾危机看作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实现冷战后战略目标的机遇.于是借机发挥,炫耀和使用武力.企图左右世纪之交的国际秩序.表现之三是,东西方主要国家的国际地位正在发生进一步变化.在危机和战争中,趋向衰落的超级大国美国既显示了自己还拥有强大的无可替代的实力,但也暴露了致命的弱点与不足.财力,军力,影响力都力不从心.对外政策策略存在诸多矛盾和弊病.美国在阿以争端中长期偏袒以色列,把自己置于阿拉伯民族的对立面,使美国在中东难以站稳脚跟.美国在国际上采取重大行动,离不开盟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与协助,再没有力量象当年越南战争那样单枪匹马独家支撑.内外交困的苏联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显着下降,难有大的作为.虽然苏,美对海湾问题的态度和政策并不一致,但苏联在某些关键时刻仍扮演了美国的配角,以讨好西方,寻求回报如改变初衷,投票支持通过678号决议就是一个例证.当然,苏美两国的战略利益各不相同.苏联不希望位于其领土南侧的海湾成为美国的一统天下,也不愿长期受苏联援助,至今尚欠苏巨额债务的伊拉克被彻底摧毁.苏联更不甘心被排挤出国际舞台的中心位置,还想乘机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在中东争得充分的发言权.于是在2月中旬苏联瞅准时机再次充当调停者的角色,开展了穿枝外交活动.力图避免战争升级,防止发生大规模的地面战斗.但苏联的作用毕竟今非昔比.当美国洞察苏联的用心,拒绝其和平建议,执意发动地面进攻之后,苏联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遗憾”,不能作出强烈的反应.美国盟国的作用显然在增大.英,法,德,意,日,加等国在危机和战争中都竞相表现自己,有的更是争先恐后地出兵,出钱,出力,为的是对急剧变动的国际形势施加自己的影响,寻找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争得有利的地位. 其次.从战争的影响和后果来看,远远超出了海湾和中东和范围,是一场牵动世界全局的局部战争.由于这场战争发生在世界油库和战略要地,参加国家众多,西方主要国家都已卷入,战争不论以何种方式结束,都将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生态环境产生重一29—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这是战后历次战争中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也是一场敌对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战争伊拉克的对手是西方”最强大的军事联盟”,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战争潜力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相比之下,伊拉克国小力薄,孤立无助.这就事先决定了伊拉克必败无疑,而没有取胜的希望其四,这次战争双方准备较充分,战略上不存在突然性从海湾危机到爆发战争,经历了长达五十多月的过渡期.这期问是在战争与和平之问徘徊中度过的.一方面是国际社会频繁的调解,斡旋,另一方面是双方紧张的作战准备,并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战,政治战,经济战,宣传战和心理战.由于9『)年11月29日安理会678号决议通过后,美国一再宣称,如果伊拒不从科无条件抟t军,91年】月l5日后美国就将执行决议对伊行使武力,因而发动战争战略上的突然性早已消失.但美国通过不宜而战,并利用人们的习惯思维达成了开战时机的突然性.美国在安理会规定的伊从科撤军的期限过后不到20个小时即采取军事行动,出乎伊的意料,也令世界震惊.其五,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技术,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成为西方大国新式武器装备的试验场.各种类型的先进飞机,导弹,卫星,战车,火炮,舰艇,电子装备等有许多是第一次用于实战.美国等依靠高技术兵器的优势,充分发挥海,空军的作用,以最小的伤亡为代价,最大限度地削弱,摧毁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和战争潜力.于是出现了战争史上的字前奇观战争的初始阶段竟是持续一个多月,出动飞机j1万多架次的空袭事实表明,现代战争中,夺取制空权,对敌方实旌长时间不问断的猛烈空袭,不仅可为地面部队作战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在特定情况下,还可对战争的胜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外,大量新式兵器的使用,使得财力,物力消耗极大,破坏力租强据报道,开战月余多国部队已消耗近千亿美元.海湾战争还使美国兴盛一时的低强度战争的理论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事实表明,美国在九十年代为应付各种类型冲突,单靠低强度战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准备进行象海湾战争那样的高强度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军事力量的建设无疑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奉文责任编辑田伯平)~3O■L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