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凝血指标的影响刘鑫

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凝血指标的影响刘鑫

·研究报告·脓毒症(Sepsis)及其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当前医院住院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病房采用清瘟败毒饮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脓毒症(气营两燔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方对脓毒症凝血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3例,发病时间均在7d内,中医辨证属气营两燔证。

排除中药过敏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或有血液系统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

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27±9.24)岁。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00±11.29)岁。

原发疾病情况见表1。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西医治疗方法参照《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和卫生部2004年制定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

治疗组加服清瘟败毒饮:石膏30g,生地黄15g,黄连10g,水牛角30g,栀子15g,黄芩15g,知母15g,赤芍30g,桔梗15g,玄参30g,牡丹皮10g,连翘15g,竹叶15g,甘草10g。

由医院药剂科煎药房用煎药机统一煎制。

每日1剂,分3次口服。

入院后3h内给药,疗程1周。

2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凝血指标的影响*刘鑫1冷建春2△(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6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3)02-0175-03【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清瘟败毒饮口服,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7d后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7d后的PT、TT、APTT延长幅度和PLT计数下降幅度少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异常凝血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清瘟败毒饮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cheme for Sepsis and Its Ef-fects on Part of Blood Coagulation Index LIU Xin,LENG Jian-chun.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Sichuan,Chengdu61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 sepsis and blood coagulation.Method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Qingwenbaidu Drink orally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method,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nd the changes on coagulation indexes after seven day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significant efficiency,improvement of TCM syndrome score and the score of APACHEⅡin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extended range of PT,TT,APTT and PLT count decreased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seven days treatment.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ing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o treat sepsis can further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abnormal coagulation.【Key words】Qingwenbaidu Drink;Sepsis;Bloo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1112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学重点学科研究专项(CTX201001-04)△通信作者组别n肺脓肿急性肾盂肾炎治疗组3115对照组3217急性胰腺炎重症肺炎9121011病毒性脑炎败血症2212表1两组原发疾病情况(n)组观察疗程1周。

1.3观察项目应用尼莫地平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肌肤出血点或瘀斑、烦躁、神志状态、面红、腹痛、口渴、便秘、汗出、舌质舌苔及脉象等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应用APACHE Ⅱ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治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 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 >0.05)。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无效病例均是死亡病例,死因均为MODS 。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

治疗7d 后两组积分均明显下降(P <0.05);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

2.3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比较见表4。

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下降(P <0.05或0.01),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见表5。

治疗组治疗7d 后的PT 、TT 、APTT 延长幅度和PLT 计数减少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

3讨论脓毒症的高病死率不但与疾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1],而且凝血功能异常贯穿于脓毒症病理发展过程始终,是影响脓毒症发生、发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

脓毒症的凝血功能异常与机体的凝血-抗凝系统紊乱和生理性抗凝作用下降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脓毒症的早期,内毒素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胶原暴露,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在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下,刺激白细胞黏附到血管壁,加重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并能进一步促进组织因子(TF )合成增加[3],导致血小板的过度活化和消耗,加重高凝状态。

后期由于血小板过度活化和消耗,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而血小板数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4]。

此外,抗凝血酶(AT )系统、蛋白C 系统(PC )等抗凝系统在DIC 阶段也发挥重要作用。

本临床观察结果也显示,脓毒症患者随着其病情进展其PLT 计数均有明显下降,APTT 、PT 明显延长,显示脓毒症患者的确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而且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障碍都与之相关。

脓毒症初期表现多为发热、高热或潮热、口渴、面红目赤、口渴烦躁、脉数,与中医外感热病(温病)证候特征十分相符,而且脓毒症在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传变规律方面也与“外感热病”有着共同特征。

随着病情进展,临床表现出高热或潮热、口渴、面红目赤、口渴烦躁、腹痛或便秘、神志恍惚或神昏谵语、肌肤出血点或瘀斑较多、舌质或红或绛的证候特点,契合“温邪热变最速”、易于“逆传心包”的特征。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若温热之邪未能从卫气分解,势必入于营分,“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这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完全相符。

清瘟败毒饮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外感温病“气营两燔证”的代表方剂。

研究表明,该方具有解热、拮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抗炎、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保肝、解毒、强心、利尿等药理作用,也是现代医学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剂。

谢恬等[5]的研究显示,该方对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气血两燔证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使平均发热曲线和最大发热高度均数及体温反应指数均减低;改善白细胞先高后低现象,并能拮抗血小板数的降低,能拮抗高黏综合征,具有解聚、降黏、稀释血液的作用,从而发挥保护内脏器官和减轻脏器组织病理损伤的作用。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清瘟败毒饮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PT 、TT 、APTT 的延长和PLT 数量减少有显著改善作用,因而具有调节凝血功能异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瘟败毒饮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脓毒症时PLT 的过度激活和消耗、保护器官功能及调节凝血物质合成有关。

此前笔者的研究显示,清瘟败毒饮可以抑制脓毒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2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n 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314(12.90)5(16.13)26(83.87)对照组326(18.75)8(25.00)24(75.00)临床控制显效16(51.61)△6(19.36)10(31.25)8(25.00)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下同。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118.67±2.9310.39±1.33*△对照组3218.05±2.9613.15±1.95*表3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 ±s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121.35±3.848.5±2.06**△对照组3219.89±2.7613.0±3.41*表4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比较(分,x ±s )组别(n =32)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n =31)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PT (s )APTT (s )TT (s )PLT (×109/L )19.66±2.82**48.23±4.15**22.17±2.08*151.11±47.26**14.89±1.9840.51±2.8917.71±1.24184.37±65.4516.20±2.24**△44.91±3.62**△19.89±1.90**△174.80±64.03*△14.77±1.4139.37±2.7718.52±1.97186.39±86.77表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凝血指标比较(x ±s )(下转第196页)症的炎症反应及其引起的过度免疫应答反应[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