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电流的原因影响及解决办法
一、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
1.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由于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运行管理重视不够,一直没有一个考核管理办法,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管理带有盲目性、工作随意性,以至于使运行、维护人员放松了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管理,致使很多配电变压器长期在三相负荷极不平衡状态下运行。
2.单相用电设备影响
由于线路大多为动力、照明混载。
而单相用电设备使用的同时率较低,用户横向用电差异较大,经常会造成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并给管理增加了难度。
3.电网格局不合理的影响
低压电网结构薄弱,运行时间较长,改造投入不彻底,单相低压线路是台区的主网架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根治。
其次居民用电大多为单相供电,负荷发展时无序延伸,造成台区三相电流不平衡无法调整。
对于这样的低压网络必须投入较大的资金,彻底解决低压网布局,增加低压四线的覆盖面积,对线损、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安全等都有很大改善效果。
4.临时用电及季节性用电影响
临时用电和季节性用电都有一定的时间性,用电增容不收费后,大量的单相设备应用较多,而又分布极为分散,用电时间不好掌握,同时由于在管理上未考虑其三相负荷的分配问题,又未能及时监测、调整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它的使用和停电,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平衡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单相用电设备容量较大时,影响更大。
5.线路故障的影响
由于运行维护及管理不当或外力破坏等原因,低压导线断线,变压器缺相运行,修理不及时或现场临时处理,都可能造成某一相长时间甩掉部分负荷,使配电变压器处于不平衡状态下运行。
二、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影响
2.1 对配电变压器的影响
(1)三相负荷不平衡将增加变压器的损耗:
变压器的损耗包括空载损耗和负荷损耗。
正常情况下变压器运行电压基本不变,即空载损耗是一个恒量。
而负荷损耗则随变压器运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且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当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时,变压器的负荷损耗可看成
三只单相变压器的负荷损耗之和。
从数学定理中我们知道:假设a、b、c 3个数都大于或等于零,那么
a+b+c≥33√abc
当a=b=c时,代数和a+b+c取得最小值:
a+b+c=33√abc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变压器的三相损耗分别为:
Qa=Ia2 R、Qb= Ib2 R 、Qc =Ic2 R,
式中Ia、Ib、Ic分别为变压器二次负荷相电流,R为变压器的相电阻。
则变压器的损耗表达式如下:
Qa+Qb+Qc≥33√[(Ia2 R)(Ib2 R)(Ic2 R)]
由此可知,变压器的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Ia=Ib=Ic时,即三相负荷达到平衡时,变压器的损耗最小。
则变压器损耗:
当变压器三相平衡运行时,即Ia=Ib=Ic=I时,Qa+Qb+Qc=3I2R;
当变压器运行在最大不平衡时,即Ia=3I,Ib=Ic=0时,Qa=(3I)2R=9I2R=3(3I2R);即最大不平衡时的变损是平衡时的3倍。
下面举例说明:
设某系统的三相线路及变压器绕组的总电阻为 R,
如果三相电流平衡,IA=100A,IB=100A,IC=100A,
则总铜损=1002R+1002R+1002R=30000R。
如果三相电流不平衡,IA=50A,IB=100A,IC=150A,
则总铜损=502R+1002R+1502R=35000R,比平衡状态的铜损增加了 17%。
在更为严重的状态下,如果 IA=0A,IB=150A,IC=150A,
则总铜损=1502R+1502R=45000R,比平衡状态的铜损增加了 50%。
在最严重的状态下,如果 IA=0A,IB=0A,IC=300A,
则总铜损=3002R=90000R,比平衡状态的铜损增加了 3 倍。
以400KVA的变压器计算,变压器铜损为5.76KW,电价为0.68元/KWh
三相平衡时正常损耗经济值为5.76KW*24h*365=50457.6KWh*0.68元
/KWh=34311.168元
三相最大不平衡损耗经济值为50457.6KWh*3*0.68元/KWh=102933.504元
因此400KVA变压器最大不平衡时一年多损耗了6.8万元电费,如果加上线损和高压侧损耗费用会更加高。
(2)三相负荷不平衡可能造成烧毁变压器的严重后果:
上述不平衡时重负荷相电流过大(增为3倍),超载过多,可能造成绕组和变压器油的过热。
绕组过热,绝缘老化加快;变压器油过热,引起油质劣化,迅速降低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减少变压器寿命(温度每升高8℃,使用年限将减少一半),甚至烧毁绕组。
(3)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会造成变压器零序电流过大,局部金属件温升增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下的变压器,必然会产生零序电流,而变压器内部零序电流的存在,会在铁芯中产生零序磁通,这些零序磁通就会在变压器的油箱壁或其他金属构件中构成回路。
但配电变压器设计时不考虑这些金属构件为导磁部件,则由此引起的磁滞和涡流损耗使这些部件发热,致使变压器局部金属件温度异常升高,严重时将导致变压器运行事故。
2.2 对高压线路的影响
(1)增加高压线路损耗:
低压侧三相负荷平衡时,6~10k V高压侧也平衡,设高压线路每相的电流为I,其功率损耗为:
= 3I2R
ΔP
1
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将反映到高压侧,在最大不平衡时,高压对应相为1.5I,另外两相都为0.75 I,功率损耗为:
ΔP2 = 2(0.75I)2R+(1.5I)2R = 3.375I2R =1.125(3I2R);
即高压线路上电能损耗增加12.5%。
(2)增加高压线路跳闸次数、降低开关设备使用寿命:
我们知道高压线路过流故障占相当比例,其原因是电流过大。
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可能引起高压某相电流过大,从而引起高压线路过流跳闸停电,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变电站的开关设备频繁跳闸将降低使用寿命。
2.3 对配电屏和低压线路的影响
(1)三相负荷不平衡将增加线路损耗:
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把负荷平均分配到三相上,设每相的电流为I,中性线电流为零,其功率损耗:
= 3I2R
ΔP
1
在最大不平衡时,即某相为3I,另外两相为零,中性线电流也为3I,功率损耗为:
= 2(3I)2R = 18I2R = 6(3I2R);
ΔP
2
即最大不平衡时的电能损耗是平衡时的6倍,换句话说,若最大不平衡时每月损失1200 kWh,则平衡时只损失200 kWh,由此可知调整三相负荷的降损潜力。
(2)三相负荷不平衡可能造成烧断线路、烧毁开关设备的严重后果:上述不平衡时重负荷相电流过大(增为3倍),超载过多。
由于发热量Q=0.24I2Rt,电流增为3倍,则发热量增为9倍,可能造成该相导线温度直线上升,以致烧断。
且由于中性线导线截面一般应是相线截面的50%,但在选择时,有的往往偏小,加上接头质量不好,使导线电阻增大。
中性线烧断的几率更高。
同理在配电屏上,造成开关重负荷相烧坏、接触器重负荷相烧坏,因而整机损坏等严重后果。
3.4 对供电企业的影响
供电企业直管到户,低压电网损耗大,将降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造成供电企业亏损经营。
农电工承包台区线损,线损高农电工奖金被扣发,甚至连工资也得不到,必然影响农电工情绪,轻则工作消极,重则为了得到钱违法犯罪。
变压器烧毁、线路烧断、开关设备烧坏,一方面增大供电企业的供电成本,另一方面停电检修、购货更换造成长时间停电,少供电量,既降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影响供电企业的声誉。
3.5 对用户的影响
三相负荷不平衡,一相或两相畸重,必将增大线路中的电压降,降低电能质量,影响用户的电器使用。
变压器烧毁、线路烧断、开关设备烧坏,影响用户供电,轻则带来不便,重则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停电造成养殖的动植物死亡,或不能按合同供货被惩罚等。
中性线烧断还可能造成用户大量低压电器被烧的事故。
三、解决三项负荷不平衡的办法
1.加强配电变压器负荷不平衡运行管理
定期进行三相不平衡电流测试,按季度考核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的情况,责任到人。
负荷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测量,特殊情况下(如高峰负荷期间,负荷变化较大时等)可增加测量次数,对配电变压器负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调整配电变压器负荷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2.改造配电网,加强对三相负荷分布控制
结合农网线路改造,合理设计电网改造方案。
配电变压器设置于负荷中心,供电半径不大于500m,主干线、分支干线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5户以上居民建议不采用单相供电,同时制定台区负荷分配接线图,做到任何一个用户的用电改造接入系统,都受三相负荷平衡度的限制,避免改造的随意性。
3.加强供用电管理,确保变压器负荷平衡
用电与配电应密切配合。
用户的临时用电,季节性用电,配电变压器运行人员都要及时掌握。
尤其对单相设备申请用电,要进行合理搭接。
4.加强无功补偿,促进三相负荷就地平衡
由于单项感性设备增多,三相电流补平衡,导致电压质量下降、零线电流增大。
进行就地无功补偿,可以降低零线电流,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
5.装设三项负荷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