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债与合同法笔记知识点总结-债的概述,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债与合同法笔记知识点总结-债的概述,推荐文档

第一章债的概述

第一节债的概念和特征

一、债的概念

民法总则第118条: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一)债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二)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债是特定当事人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四)债是按照合同或者法律规定而发生的法律关系,其发生具有任意性、多样性

债的法律特征:1.债反映财产流转关系(物权、知识产权反映财产的归属利用关系,保护财产的静态安全)

2.债权是对人权,相对权: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故而债权人只有请求权,而没有物权人所有的直接处置的权利(支配权)(物权是对世权,绝对权)

3.债的客体是给付,即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物权的客体原则上是物,知识产权的客体则为智力成果)

4.债的发生具有任意性、多样性,可以因合法行为发生,也可因不法行为发生。(物权、知识产权只能因合法行为发生)

5.债权具有平等性和相容性,在同一物上可以设定内容相同的数个债,且相互间平等没有优先性和排他性性。

第二节债的要素

一、债的主体:债权人和债务人。一般而言,凡民事主体均可成为债的主体。

二、债的内容

(一)债权

1.债权为请求权

但两个概念部分重合。债权除了请求权权能外还有受领权等权能;请求权除了债权请求权外还有物上请求权。

2.债权为相对权

3.债权的设立具有任意性

意定之债是由当事人意思决定的(只要不违反禁止性规定与公序良俗原则)而物权则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4.债权具有平等性

5.债权无排他性

因为债权只是请求权而非支配权

实例说明

1.债权与物权

举例:出卖人就同一房屋订立数份买卖合同,且均为合法有效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一)已经办理转移登记的买受人取得所有权;

(二)均未办理转移登记的,按照买卖合同约定已经合法占有房屋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办理转移登记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均未办理转移登记亦未合法占有房屋,买卖合同成立时间在先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办理转移登记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买卖合同约定已经合法占有但尚未办理转移登记的买受人,有证据证明应经办理转移登记的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上述事实仍然办理转移登记的除外。

2.债(合同)之相对性

《合同法》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实际施工人权利的保护

实际施工人以与其没有合同关系的发包人为被告主张工程款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体现合同的相对性不得突破)

实际施工人依据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怠于向发包人行使工程款债权,损害其利益为由提起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实际施工人拖欠务工人员工资产生的纠纷,按照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4号

第二十六条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又限于债的相对性不得突破,因此如果以发包人为被告,人民法院会帮原告把转包人追加为本案当事人)——联系债的移转

(二)债务

1.概念:债务为债务人以约定或法定应为特定行为的义务。

2.特点:

(1)债务具有特定性:义务人与义务内容都是特定的

(2)债务具有积极性:一般来说债务是债务人的作为,不作为只能作为附随义务。

(3)债务与责任:债务由法律强制力约束。责任是不履行债务的法律后果。

•债务与责任:区别

1。责任是为确保债务履行而设置的措施,它是以债务的存在为前提,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并保障债权人的债权为责任制度的宗旨。正是因为责任制度的存在,才使债权获得了一种“法律上之力”。

2。责任是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或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现,而单纯的债务本身,并不具有责任制度所体现的公权力的国家强制力。

3。责任是与诉权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债务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当为状态;而责任才是对于债务的拘束状态。

举例:债务的真正约束在于“不得不”履行——责任。你有一个义务,而义务的履行被法律强制力保障,你不履行这个义务就必须承担责任。

你应该给钱是债务,而你不给钱的法律后果是责任。

•自然之债(责任和债务脱节的部分)

在一些特定情形,为维持民事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必要、基本的自由往往进行责任限制的考虑,在民事债务中体现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克制,当事人之主观意思如何,在所不问。例如:(1)限定继承下超出被继承人遗产价值范围之外的债务(《继承法》第33条第1款)。

有限责任:父亲有10万遗产和100万债务,儿子可以不继承遗产,也可以继承十万遗产但

也只有十万债务的责任。

假定,儿子还到了50万不想还了,要求债权人返还已经偿还的超出遗产继承部分的40万,以债权人“不当得利”起诉。

法院不支持——自然之债(天然,没有法律强制的),失去责任强制保护的债。但如果你还了,同样产生清偿的效果。即,法律不强制偿还,但但已经偿还的部分发生清偿的效果,也要不回来了

(2)民间借贷中超过法定有效年利率限度的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可以看出存在24%-36%之间这样一个空白地带,此处为自然之债。例如一个年利率订的是30%,中间这一部分就是“自然债务”

【时效届满】

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时效届满:胜诉权消灭,实体权利不变——即债权还在,但法院不保护了,没有了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但自愿还的就还了无法追回。

各类“责任”

§侵权责任、违约责任

§财产责任、非财产责任

§过错责任、严格责任、公平责任

§自己责任(直接责任)、替代责任

§单方责任、双方(多方)责任

§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

§其他:垫付责任、补充责任、等等

第三节债的发生原因(种类、情形)

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其他

一、债的发生

(一)行为——人的行为:

1.合法行为——又分两种:

(1)法律行为:

①. 单独行为——即单方行为,例如遗赠、各种票据行为

②. 双方行为——即合同行为。

③. 共同行为——如设立公司之行为,股东大会决议增设因而发生公司与股东间的债

的关系)等。

合同与契约:契约中双方的利益是对立的(如买卖合同,买的希望越便宜越好,卖的希望越贵越好)而合同中双方的目标是统一的(如一伙人一起成立一个公司,也就是现在法律中的共同行为)因此在现在的法律中合同行为不等于共同行为。我国法律中规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