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之家
-
=
E
A
2 1
B
建筑一层平面
室内家具
D
C
空间的功能性和导向性消失
私密性
一层不同功能的私密程度
室内空间向室外渗透,空间界定暧昧
空间分析2
在空间的私密程度上,建筑是由绝对私密的卫生间+相对私密的二层卧室+相对 开敞的一层卧室+较开敞的客厅组成。可见空间的私密程度是与功能相挂钩的。在空间比例上,筱 原一男的白之家与他早期的作品久我山的家具有相同的比例。都是1:2的关系,而这也恰好是黄金 分割点的关系1/3,卧室正好位于卧室与客厅的黄金分割点上。
————————————
场地分析
交通分析图
高度分析图
总图
白之家是筱原一男为儿童文学学校的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一共3个 人所没计的木结构的2层小住宅。住宅位于东京的郊外,从主要道路可以 直接通达建筑入口。住宅的北侧有明显高差,北侧道路旁是一个休闲中心。 很多道路都伸入地块内部。主要道路离住宅所在地不远,而且基地旁有— 个小型停车区域。
+
南侧的庭院
+
连续房间进深的方向性 经过外廊面向庭院的方向性
=
白之家
+
单独的房间
+
象征外廊的支柱 类似庭院功能的客厅
+
=
单独房间进深的方向性
经过支撑柱面向客厅的方向性
平面分析3
通过对房屋中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房屋的中心都坐落在建筑的重心——支撑柱上。它 不仅是传统的象征,也是整栋建筑的支撑点。大空间起居室位于房屋的一侧,所以起居室的中心位于房 屋的一侧,所以整个房屋属于偏心的多层透空空间。
住宅地基
住宅楼板
住宅支撑柱
住宅的墙体
住宅的门窗
住宅的屋顶
白之家三视图
流线分析1
二层流线
一层拉门开启的 地方都种有绿色植物。 既起到改善环境的效 果,对相邻住宅等又 起到了一定的阻隔作 用。 图中的流线分析 为人们进入住宅的步 行流线。由于门窗的 无导向性,人们进入 房间有多种选择,呈 开敝的局面,这达到 了步行上的连续。人 们步入卧室上楼梯进 入二层。二层有三个 窗口, 一个对客厅上 空,另外两个窗户较 小,面对室外,为了 确保卧室一定的私密 性。
门 窗 分 布
白之家内墙与外墙
建 筑 墙 体
白之家结构分析图 萨夫伊别墅的墙体关系
结构分析2
西方建筑的外形形象基本是一个箱体。在箱体上开设小洞口,加上柱式就是古典 主义:将箱体涂成白色,开设带形开口就是柯布西耶风格:在四边设置玻璃并镶上H形钢就变成密斯的风格, 即使有屋顶大多也是戴在箱体之上的。虽然创造内部空间的方法不同,但是总体来说,结构主体都是箱体。 而日本建筑的外形上基本都是屋顶。也就是说屋顶和地板,通过立柱将屋顶和地板支撑起来,再在中间划分 空间,最终围合内部空间。建筑总共141 .3m2,总共两层,服务于三口之家。建筑的空间划分十分简单,按 2:1的比例划分。两层居室一层客厅,卫生间位于建筑的西北角。卧室的窗整层通高,有良好的视线和通风效 果。但是对于传统住宅的私密程度不是很高,而且二楼的卧室略显压抑。
进屋流线
出屋流线
立面分析1
东立面
南立面
西立面
北立面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通过平面与立面的 相对应和立面的 黑白底图上我们可以看 出,建筑所有的窗或者 门都是根据建筑功能所 排布的。毕竟符合功能 的空间才是美的空间。 我们发现其实日本 建筑的窗既是门,门既 是窗。它同时起到了阻 隔空间和采光的作用。 而它的窗与门与室内高 度的比例都是1:1:1。 这都与日本的传统特点 密不可分,日本一直注 重如何实现与庭院,或 者更为广义上的自然 融为一体的室内,所以 在我们看来能通往庭院 的地方的窗即是门,门 即是窗,强调最大限度 的融合。
空间 排列 顺序
=
把空间违合起来
久我山的家
=
+
1:2:1
+
=
1=1/4+1/2+1/4
白之家
=
+
=
2:1
1=2/3+1/3
结构分析1
在结构上,建筑本身的窗也起到了门的作用,把它们并置后,我们发现它们的高度是一样的。而 且大量的门窗也强调了房屋的流通性。 把门窗去掉后,只留下墙——内墙和外墙。当我们把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 也如此解构时,它们方形的外墙竟如此相同,都采用大窗和简洁的空间划分。 建筑的结构由地基、外墙、内墙、楼板、 结构柱、门窗和屋顶组成。既简单又复杂,空间既明确又模糊。明确的是建筑结构的构成,模糊的是建筑的箱体性和屋 顶性。
平面分析2
日本传统住宅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连续的房间+外廊+南侧庭院,而且连续房 间进深的方向性与经过外廊面向庭院的方向性总成直角。在筱原一男的白之家中 对日本传统特性进行了抽象。长向进深的单独房间+象征外廊的支撑柱+具有庭院 功能的客厅,而它们所形成的方向性互为直角。
日本传统住宅
+
连续的房间 外廊
流线分析2
卫生间与卧室的远离会造成主人一定程变上的使用不便。但对于外面来访的 客人的使用和卫生间的气味起到了一定的隔离作用。 进屋的流线主要是去卧室和卫生间,我们可以看到流线十分简洁明了。出屋流线是从二层卧室出 去和去卫生间。这里就会产生不便,如果孩子住在二层,晚上要去卫生间的话,必然会经过一层的 卧室,这对—层的卧室也是一种干扰。进出孩子的卧室必然要经过父母的卧室,虽然有一定的干扰性, 但是却加强了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性。
+
+
=
空间分析1
推拉门是最能起到空间连通的作用,而且日本建筑的推拉门上还采用半透明的材料制成,更起到连 通空间的作用,这种半透不透的效果使空间更加暧昧。当把建筑的辅助性家具去掉后,住宅的入口开始 模糊化。是A? B? C? D?E还是F?而当空间1和2之间的推拉门打开的时候,空间产生了交融。 空间上的暖昧性。当门窗都打开的时候,室内空间向外渗透,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使空间更加暖昧。内部空间的互融和无导向 性都形成了空间的暖昧性。空间上的连续性,来自于欧洲现代主义对白之家产生的影响。通过支撑柱对廊子的象征,取消了廊子,这样创 造出了更为开放的空间,使起居室、餐厅、楼梯等相互连接,并通过较大玻璃面与外部相连, F 使室内外融为一体。这种开放空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特征。
经典建筑分析
筱原一男——白之家(house in white)
筱原一男简介
筱原一男(Kazuo Shinohara 1925-2006)1925年 出生于日本静冈县,1953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后 留校任教,1987年后在东京工业大学任教授。2006 年7月15日在日本川崎市医院逝世,终年81岁。筱原 一男日本著名的建筑实践家和建筑教育家,曾任教于 东京工业大学,日本一批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例如 伊东丰雄,长谷川逸子,都曾师从筱原一男。筱原一 男是当时最受人关注的住宅建筑家,他试图把日本传 统空间的原型通过抽象的手法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去。
白之家(第一样式)
未完成的家(第二样式)
上原街道的住宅(第三样式) 东京工业大学百年纪念馆(第四样式)
建筑名称 白之家又名白色 住宅 所在地区 东京都杉並区高 井户 设计时间 1964.5-65.11 竣工时间 1 966年 设计师 筱原一男 主体构造 木造 构造设计 津下一英 旌工 藤田组 家具设计 高滨和秀、大桥晃朗 家具制作 青岛商店 建筑规模 地上2层 建筑面积 141.3 m2( -层107.5m2 二层33,8m2)
三种原空间和四种样式:
1964年8月,《日本建筑师》刊登了筱原的经典之作“三种原空间”。文章阐明了他正在发展的建筑理 论基础,即存在三种类型的“具象实体”空间,包括功能空间(functional space)、装饰空间( ornamental space)和象征空间(symbolic space),它们共同作用,构成了建筑的基本形式价值。 筱原一男将其自身的作品按照思想的展开归纳为样式。“第1样式”是热衷于日本传统,并从中提取出 “分割/连接”、“正面性”的手法的时期。“第2样式”则转向在无机立方体外壳中加入名为“龟裂的 空间”的强烈的垂直性空间。“第3样式”筱原提出了“裸形的事物”。“第4样式”:“激进的混沌” 、“现代· 之后”、“随机的噪音”。
环艺1301 姚其洲
材料分析
建筑主要是木造建筑。屋架结构和支撑柱、 室内地板都是木制材料。窗是玻璃材质,墙是 混凝土材质。 玻璃材质
混凝土材质
木头材质
室内图片
综合评述
白之家是筱原一男为一个三口之家所作内设 计。在日本高密度的前提下,探讨了小型住宅的 可能性。而且在不失现代感的同时又抽象了日本 的传统空间,达到了象征性的追求。 白之家坐落于郊区,建筑的基地环境其实并 不理想,建筑师就在已有的环境下发挥最大的创 造性。此时的建筑植被,被赋予的不单单是美化 作用,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在室内,卧室、圆柱和起居室都是对日本传 统空间的抽象化、象征性处理,在空间上,结构 上,白之家又极具暖昧性。边界的模糊是空间暧 昧、混沌。现代的白色箱体与传统的日本屋顶, 又是一种暖昧的组合。白之家展示了传统与现代 的完美结合。 总之,白之家在场地设计的考虑上和对传统空 间的抽象性上,都做到了极致的表现。伴随着筱 原一男对住宅建筑的执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 建筑师,直至今天。
建筑概况 背景介绍 20世纪60年代是公共建 筑备受关注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50 年代小住宅的时代结束,代之以华丽 的巨大建筑潮流的开始。以新陈代谢 为代表的建筑论、城市论、未来论的 不断发表也是这一时期。以大规模建 筑物以及城市开发为主要对象的争论 同时也影响到了住宅。在这样的年代 筱原一男的“住宅即艺术”,“住宅 必须是美的‘等理论,备受瞩目。
平面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