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1.小学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能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
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使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
审美素质本身是现代人才不可少的素质。
由此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点和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了,他们就能辨善恶、识美丑、明是非,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修养、身心健康的人。
音乐教育的过程是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审美、创美的能力。
由于它集中了人类审美实践的丰硕成果,所以在美育中占有特殊地位。
改革开放使现在的小学生能接受更多来自国内外许多优秀的东西的同时也有可能接触到一些低级、颓废、腐朽的文化垃圾。
例如:现在很多小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甚至对一些低级的歌曲也如痴如醉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使小学生增强抵制能力、摆脱这些歌曲的影响,我们就利用课堂教学以乐育人,教唱和欣赏一些富有朝气,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歌曲。
比如:教唱歌曲《祖国爱我,我爱祖国》,歌曲既富有气势,有具有抒情色彩,将祖国哺育少年幸福成长和少年立志报效祖国的感情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
通过教唱使小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唱《都是我们的小伙伴》时,歌词中用“在雨天里送伞”、“夏日里送水”……的语句表现小伙伴们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相互关心的美德。
潜移默化中使他们从比较中慢慢懂得什么是美、什么使丑,逐步确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辨别能力。
2.小学音乐教育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协同合作能力协调的活动来自于协调的意识,协调意识的培养有赖于合适的教育方式。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彼此间的交流,他们从熟悉的家庭一下子进入了陌生的集体,是急需建立一种和谐愉快的同伴关系,而音乐教育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以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一课为例:本课以好朋友为主题,安排了两首聆听歌曲《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和小狗》,两首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和《拉勾勾》。
在教材实施中深刻感受到,这些精选的歌曲和乐曲极大的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们在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和小狗》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不由自主的想唱、想跳、想表演,恰恰增大了同伴之间交流的机会。
他们可以协同合作演唱一首歌曲,可以拉起手来跳同一支舞,是完全无需老师插足而自发形成的这种同伴关系。
比如在排练交响乐演奏时,要有一支由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组成的庞大乐队,正是有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每个乐手、每件乐器都严格地按照乐谱要求,严格遵守指挥的要求才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包括组织音乐课外活动所以,通过排练交响乐,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比如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小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培养小学生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要把一首合唱歌曲演唱好,要靠每一个声部唱好,要靠每一个学生去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协调性,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集体,不能个人突出。
只有每个人都找准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尽心尽力地完成好自己的角色,才能给人以完整的美的享受。
同时,在排练过程中又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协作能力的发展,让小学生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3.小学音乐教育有助于小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唱、乐曲演奏、边歌边舞等活泼丰富、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让 小学生全身各个器官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 音乐能改变 人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放松、精神 愉快,对改善记忆有明显的效果。
诚如马克思所说: 除生理上的 疲惫和痛楚。
”其次,音乐教育能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通过让小 学生欣赏《草原之夜》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优秀作品时,可以借音乐形象来唤起小学生 对相关视觉 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联想, 让小学生尽情想象草原之夜独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别 具异域风光的境遇美, 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了学习歌曲 《大草原》 时,要求小学生要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勾勒一幅 “蓝天”、“太阳”、“马儿”、“羊儿” 等 美丽的草原画面,既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想象比知 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使知识进 化的源泉。
音乐教育对人的感知、记忆、想象、 思维和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 艺术,它以和谐、有节奏、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来反映生活。
通过视唱、练耳使小学生听觉的 训练科学化、系统化、规律化, 使他们的听觉能力积极发展起来。
音乐的这一系列的参与活 动都要求小学生精神专注, 而且要引起记忆、 想象等一系列心理反应, 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注 意力极有好处。
由于音乐旋律处于不断产生和变化之中, 理解音乐就需要感受正在产生的东 西,用记忆把握已产生的东西。
因此,音乐学习和活动处处要依靠记忆。
音乐教育通过生动 的音乐想象常常引起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想也促进了小学生记忆力的提高。
并且,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曲,能使人们心情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 又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安排象力。
一首好的歌曲它给人的感觉除了有好听的旋律外, 自己的想象 ,通过歌声激发学生心灵最真实的东西, 从而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
比如人教版教材六 年级下册中《走进新时代》中的一段音乐来引入新课时,重点讲述了三句歌词: 家做主站起 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 举旗帜开创未来……”在这激昂的歌声中,同学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 前进的三代强。
此时此刻, 这歌声给小学生带来的已不仅是音乐了! 通过歌声让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来开启 学生心灵里最真实的东西, 让那奋进的乐章、 优美动听的歌词来打动学生们的心灵。
这就是 音乐教育的 魅力所在,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及的。
4.小学音乐教育能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荷南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得好: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 发人类智力 的最好途径。
”现代研究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 维能力。
右 脑一般又被称为 “音乐脑”,音乐教育发展平衡了左右脑, 对开发右脑, 发展人的现象思维、 创造思维 ,提高人的智力素质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的感觉给我带来新的发 现。
”他从 小学习小提琴, 音乐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 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 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 创造了必要 更重要的是能使小学生在唱的过程中发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领导人的形象在他们的脑海中一一呈现,国的日益富 十分清晰, 并从中学生们也感受到了党的伟大、 祖的条件。
当代信息社会和家庭的信息量迅猛增加,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其知识面从 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动口、动手的能力有远远越过前人, 特别是对音 乐敏感性、 接受音乐的能力、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等等都在提高。
对于中低年级的音乐教育 目的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歌唱家、 舞蹈家、 演奏家,而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从而也映射到其他学科当中。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 音乐在孩子的人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其作用不只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上,而是在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意识, 增强学习的毅力, 增强学生的智力发展。
音乐挖掘了学生智力的基础, 激发的学生智力的活 动,让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比如器乐演奏时,手、脑、眼、 耳的互相协调和配合, 不仅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 而且还能在提高小学生素 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
演奏时手指动作的复杂度、灵 活度对大脑神经系统的刺激也就越大, 从而使大脑更灵敏、 更聪慧。
音乐教育培养了小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更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培养小学生的智能素质打 好基础。
总之,音乐教学中要演唱、演奏和欣赏很多音乐作品,要学习作家的生平、时代背 景,要接触到许多地区和民族的文化, 要了解各种音乐题材、 风格和形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巧。
所有这一切, 除了音乐本身的知识、 技能技巧外, 还涉及到政治、 经济、历史、 地理、 自然常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
通过学习,学生可 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智力的发展 5.小学音乐教育能塑造小学生的健全人格音乐教材使十分丰富多彩的每一首优秀的乐曲或歌曲都能够强烈地体现出它的时代特征和 思想内容, 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感情的冲击力。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 对小学生进行教育。
如 :小学教材第十一册第三单元传唱革命歌曲中冼星海的《保卫黄河》 等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曾鼓舞了多少中华儿女为保卫家乡、 是今天唱来 也依然使人激情满怀、 催人奋发向上。
又如: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在聆听歌曲 《洗手绢》 《种瓜》等对小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 《摘草莓》是对小学生进行拥军拥属、尊敬长辈的 教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是对小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教育; 河》是对小 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教育。
再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小小科学家”单元 《天地间的分析教材、 挖掘德育因素, 、贺绿汀的《游击队歌》保卫祖国而前赴后继,白杨和小歌》教育小学生从小爱科学;在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欣赏中,通过对乐曲的分析,不仅 能使小学生我国民族音乐的巨大成就和艺术特色, 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这些是从歌曲内容上对小学生进行教 育,同时也可以在歌唱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材中 所选用的歌曲总离不了爱国主义歌曲、 革命传统歌曲、民族风格的歌曲等等, 这些作品包含大量的爱祖国、爱家乡 、爱劳动、继承光荣传统和树立远大理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教唱这类题材的歌曲, 使小学生从 小就能受到深刻的教育。
音乐教育是塑造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神影响与滋养。
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他们的生活, 或抒发一表达小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一个美好的寓意,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 美对小学生 或是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
这种立意与情景之 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心灵萌发美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