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控制度财务风险

内控制度财务风险

资金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完善内控制度,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预算管理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财务工作,特别是在健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加大执行力度,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一、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根据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同时规定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管理货币资金,其他部门一律不能保留现金或设立银行账户。

不能保存各种有价证券和票据。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严禁未经授权的单位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将银行预留印鉴分开管理,即出纳保管财务专用章。

财会室主任保管预留私人印鉴,以达到互相制约、监督的目的。

2、加强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财务各级领导按规定对收、付款凭证事前签字审核。

财务收支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和公司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审批。

对所有的资金支出按照公司的年度、季度、月份资金计划执行。

并规定了资金审批权限,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款项进行“联签”审批。

3、加强内部稽核制度。

会计工作稽核采取专职复核与相互复核相结合,领导审核与室主任复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库存现金实行每月3次定期稽核。

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月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并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

加强对基层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公司向有经营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单位、部门直接委派财务负责人和财务主管。

被委派的财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指标、财务会计
和成本管理等工作负责,并组织实施与检查考核;对该单位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法规、制度、政策和内部经济核算制度等相关制度进行检查监督,并汇总分析财务计划、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违反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及企业财务制度和可能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和浪费等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5、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

将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各项专用资金统一上收到公司财务部集中管理,对基本建设项目单独进行核算,做到专款专用。

严格资金管理制度。

规范了资金使用及审批程序。

6、抓好现金盘存点及管理工作。

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1)出纳人员根据会计人员填制签署的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与当天的现金日记账逐笔核对,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2)公司财务部和各基层单位的财务部门。

严格执行现金盘点制度,保证现金的安全。

各单位的负责人或财务主管人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每月至少3次)进行现金盘点,公司财务部门组织人员每年2次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全面的财务检查工作,并将该项工作制度化。

做到检查有记录、问题有落实,确保现金账面余额和实际库存相符。

如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3)提取现金时,向银行出具的现金支票必须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即现金出纳员开具现金支票。

银行出纳员加盖银行预留的财务专用章,最后由主管该项工作的财会室主任加盖银行预留个人印鉴,同时输入支付密码。

以达到互相制约、监督的目的。

7、把好货币资金支付审批程序。

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用款时,必须提交书面付款凭证,并注明用款用途、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

财务人员严格审查货币资金支付是否按照公司的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除小额个人因公预借款等事项外:金额较大的款项支付需同时附上有效的经济合同或与此相关的证明文件,方可办理资金的支付手续。

8、加强采购合同和比价采购管理。

采购合同、对外加工合同等均按规定程序审批,5万元以上经济合同须经公司法律部门审查、合同签署人须经董事长授权后方可签署合同。

在物资采购方面。

实行比价采购,财务部门在支付货款时须由采购人员提供有关审批单方可付款。

此外,实施重大事项上报制度,以减少风险并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9、加大检查监管力度。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的有关要求,加强清理“小金库”工作,组织财务部、纪委监察处、审计室、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对公司所属单位、子公司进行抽查,联合检查组对公司内分厂所、事业部、后勤单位的货币资金管理及二次分配资金进行全面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三、强化对外担保管理。

降低或有负债风险
针对对外提供担保方面的潜在风险。

公司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要求对外担保必须按照制度和管理程序进行。

即于年初向公司董事会提出对外担保预案。

预案中明确担保对象、额度及事项,待董事会研究决定后再实施。

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贷款额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有负债,减少财务风险。

为了有效地避免银行借款担保风险。

加强法制观念,树立资金风险意识,注意修订《贷款担保管理办法》,明确担保原则和担保标准、对象、范围、条件、程序及审批权限等,规范各单位借款经营行为。

具体要求是:公司每年按一定标准核定担保总额,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严格按核定的额度掌握:对子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担保,由公司法律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核通过后方可办理;对子公司对外投资资本性借款,公司不予担保;为了促使被担保单位按时归还银行借款。

提高信用度,实行了有偿担保;加强对被担保单位资信情况和经营状况的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