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

动脉搏动处。
10.腘动脉压迫法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
11.足部出血:压迫足背动脉、胫后动脉
用两手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的足背 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
12.手指(脚趾)出血:压迫指(趾)动脉 用拇指、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 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
1
22
3 4
4
内容提要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二、包扎
(一)包扎用物 纱布、绷带、三角巾 (二)包扎种类及方法 1.绷带卷包扎法、 2.三角巾包扎法、
常用包扎器材
绷带(纱布) 三角巾 四头带 多头带 丁字带
1.角巾各部位包扎法
头部包扎法 上肢包扎法 胸背部包扎法 腹、会阴、臀部包扎法 下肢包扎法
3.出血量达总血量的30%(1200 ~2000ml )时, 就有生命危险。
出血分类
• 出血是创伤中的创建并发症 • 外出血 血液从损伤处向外流出,从体表可以看 见出血情况 • 内出血 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 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外表看不见出 血。
出血类别
出血性质的判断
判断
1.动脉出血 呈喷射状,色鲜红,多经急救尚能止血。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
如果灾害发生 你准备好了吗?
1
22
3 4
4பைடு நூலகம்
内容提要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
包扎
固定
止血
创伤急救护理技术
通气
搬运
止血概述
1.成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
2.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 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 苍白、少尿等症状.
缺点是止血不彻底,且增 加感染的机会。
• 4.钳夹法 • 在直视下用止血钳直接钳夹出血点,同时妥善固定止血
钳,是最有效、最彻底、损伤最小的方法。
5.、止血带止血法
主要用于用其他止血方法暂不能控制的四肢动脉出血。 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
症。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2).充气带止血法 (3).勒紧止血法
1 将绷带作环形缠绕; 2 第一圈呈斜形,第二圈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 内; 3 最后环绕数周用胶布或别针固定。
2、绷带卷包扎法
(2).螺旋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部,如肢体、躯干。 操作方法:
1 第一圈与第二圈同环形法; 2 从第三圈开始将绷带作螺旋形向上缠绕,每绕一圈 重迭1/2~1/3,绕成螺旋状。
饭碗或茶缸将环行圈一 并扣住三角巾,伤病人 平卧,双腿屈曲。 三角巾做环行圈,环套 脱出物
立即用大块敷料覆盖伤口
不要将脱出物送回腹腔
腹部内脏脱出
肢体离断伤的处理
创面止血; 确切包扎止血; 离断肢体用清洁布料包好,外面套一层塑料袋,放于
另一装满冰块容器中保存;
如有大的骨块脱出,应同时包好,一同送医院,不能 随意丢弃。
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以防严重脑缺血。
1、指压动脉止血法
(4)头后部出血:压迫枕动脉 一侧后枕部出血,一只手四指压迫枕动脉,另一手固 定头部。
1、指压动脉止血法
(5)肩腋部出血:压迫同侧锁骨下动脉 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将其
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
• 6.腋动脉压迫法
注意事项
• (1)有骨折或异物存在时,不宜行敷料加压包扎,以防加重病情 (2)采用指压止血法时,救护人员必须熟悉人体各部位出血的止 血 点。
• (3)预防止血带止血的并发症。止血带止血法是止血的应急措施 ,过紧会压迫损伤神经或软组织,过松起不到止血作用,反而加重 出血,过久(>5h)会引起肌肉坏死、厌氧菌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用于暂时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并注意以下事项
• (3)现场尽量不要复位,以防止损伤扩大。但闭合性骨折,如有明显成角 、扭曲等崎形或压迫血管、神经时,可沿肢体纵轴行手法牵引做初步矫正 后再固定;如骨折尖锐端顶于皮下或即将穿破皮肤时,可同样行手法牵引 纠正成角或使骨折端回缩少许减轻张力,避免形成开放性骨折,并予以固 定。
• (4)固定器材不可直接与皮肤接触,其间应用棉垫或其他软织物衬垫,尤 其在骨隆突处及悬空部位应加厚衬垫,防止局部组织受压或固定不稳。
1、指压动脉止血法
(7)前臂出血:压迫肱动脉 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
的肱动脉搏动点。
1、指压动脉止血法
(8)手部出血:压迫尺、桡动脉 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胸襟横纹稍上处,内外侧(尺、桡
动脉)各有一搏动点。
1、指压动脉止血法
(9)大腿以下出血:压迫股动脉 用双拇指重迭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没沟中点稍下方股
一、绷带卷包扎法
(5).回反包扎法
用于头和断肢残端的包扎 操作方法:
1 术者将绷带作多次来回反折; 2 助手在绷带反折时按压其反折端; 3 第一圈从中部开始,接着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 包扎住; 4 再作环形缠绕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
•绷带使用法
手部包扎
1
2
3
4
尼龙网套包扎
3.特殊伤员的包扎方法 (1)腹部内脏脱出
• の部位要准确:上肢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上臂中下1/3处有桡 神经紧贴骨面,不宜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出血应扎在大 腿中下1/3交界处;前臂和小腿不宜扎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动脉 行走于两骨之间,使血流阻断不全
• 。②衬垫要垫平: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必须先用棉垫、三 角巾、毛中或衣服等平整地垫好,避免止血带勒伤皮肤。切忌用绳 索或铁丝直接虬在皮肤上。③压力要适当:止血带的标准压力,上 肢为33.3~40.0kPa(250~300 mmhg);下肢为40.066.7kPa (300~500mmHg)。无压力表时以刚好使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过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11
上肢包扎法
上肢包扎法
单肩包扎
腹、会阴、臀部包扎法
膝部包扎
下肢包扎法
三、四头带包扎法
2、绷带卷包扎法
用途最广、最方便的包扎方法 (1).环形包扎法 (2).螺旋包扎法 (3).螺旋反折包扎法 (4).8字形包扎法 (5).回反包扎法
2、绷带卷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颈、胸腹、手腕等。 操作方法:
2、绷带卷包扎法
(3).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不等部位,如 小腿、前臂。 操作方法:
1 用绷带作螺旋形缠绕; 2 到渐粗部位每绕一圈在 同一部位反折一下,盖住前 一圈的1/3~2/3; 3 由下而上缠绕。
一、绷带卷包扎法
(4). 8字形包扎法 适用于肩、肘、膝、髁等关节。 操作方法: 1 将绷带一圈向上,一圈向下; 2 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交叉, 并压住前一圈的1/2。
胸、腰脊骨折固定
伤员平直仰卧在硬质木板上,伤处垫一薄枕,使 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几条带子把伤员固定,使伤员不 能左右转动。
充气式固定
固定注意事项
• (1)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若骨折伴有伤口,一定先止血后固定。
开放性骨折外露的骨折断端,未经清创时不可直接还纳,以免造成感染
• (2)下肢及脊柱骨折应原地固定,禁忌搬动。
• (5)包扎松紧适宜,过松容易使敷料脱落或移动,过紧会影响 局部血液循环。包扎完毕后检查指(趾)末端血运情况。
• (6)打结位置应在肢体外侧,忌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或易于受 压的部位打结。
• (7)包扎动作要“轻、快、准、牢”,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1
22
3 4
4
内容提要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现场骨折固定
(1)头顶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
一侧头顶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颞浅动 脉搏动点。
1、指压动脉止血法
( 2 ).颜面部出血:压迫面动脉 一侧颜面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双侧面动脉搏动处。 面动脉在下颌角前方约1cm的凹陷处。
1、指压动脉止血法
(3)一侧头面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
先在颈根部,同侧气管与胸锁乳头肌之间摸到颈总 动脉的搏动,然后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将其压向第五颈 椎横突。
1、三角巾包扎法
1.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 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 盖无菌纱布),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 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 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1.、三角巾包扎法
(2)风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将顶角结放在额前,
包扎注意事项
• (1)包扎前尽可能先对伤口消毒清创,覆盖无菌敷料,再进行 包扎。
• (2)包扎材料尽量无菌,敷料应超出伤口边缘5~10cm,以免 感染
• (3)包扎时保持伤员体位舒适,皮肤皱褶处与骨隆突处要用棉 垫或纱布作衬垫。需要抬高肢体时,应给予适当的扶托物,包扎 后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
• (4)从肢体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包扎 四肢时,应将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现场骨折固定 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任务。正确
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病人疼痛,减少 出血,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 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 后的进一步治疗。
如不固定,在搬动过程中,骨折端会刺破 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截 瘫等严重后果。
三、固定
• 简易固定 • 小夹板固定 • 石膏固定
颈椎部位固定
颈托:为颈部固定器。将受伤颈 部尽量制动,保护受伤的颈椎免受进 一步损害。
颈椎骨折固定
(1)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 持直线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