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四:伤员搬运
伤员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 尽快用合式的方法搬运至交 通工具上(或直接),迅速 平稳地送医院作进一步抢救 治疗。
常用搬运方法
1:徒手搬运: 单人搬运:搀扶、背、抱等; 双人搬运:人椅式、平托式等; 多人搬运: 2:器械搬运: 担架及其代用品搬运。 .
脊柱骨折的固定搬运
因脊柱的结构组成与四肢 骨不同,骨折后如处理不 当,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创伤急救四项技术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 伤员搬运是外创急救的四 项基本技术。一旦创伤发 生,现场人员应立即联系 急救医疗机构,同时要迅 速、沉着地开展现场抢救。
抢救原则
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 急后缓;先止血后包扎, 再固定后搬运;先救命, 后治伤。
一:止 血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 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 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 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 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 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 危险。
包扎的材料
常用的有三角巾、四头带、纱 布、棉垫、绷带等,也可用毛 巾、手帕、衣服等替代。包扎 材料最好要求消毒灭菌,至少 应该是干净的
包扎的方法
1:根据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伤 情选用不同的包扎方法。 2:常用Βιβλιοθήκη 包扎方法。 3: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
几种特殊伤口的包扎
1. 内脏脱出; 2. 利器贯穿伤; 3. 开放性气胸; 4. 断肢(指、趾)及肢体残端的处理。
内出血处理
对有内出血(或可疑)的伤 员,应保持安静不动,头底 足高体位,有条件先输液, 並迅速送就近医院抢救。
二:包 扎
1:目的:保护伤口、减轻感染、固定敷 料夹板、减少伤员痛苦、防止进一步损 伤,加压包扎还有止血作用。 2:注意事项:要根据伤情和部位选择适 当的包扎材料和方法;动作要迅速、准 确、轻柔、牢靠;打结要避开伤口和受 压部位;骨折固定包扎要露出伤肢末端, 以便观察。
固定的方法
上肢固定法:(讲解示范) 下肢固定法:(讲解示范) 锁骨固定法:(讲解示范) 其他部位的固定。
固定的注意事项
1:伤肢有明显出血应先止血。 2:应将跨伤处上下关节一起固定。 3:肢体突出部位固定包扎时应加软垫。 4:现场固定时,不得进行整复,不能回 纳外露断骨。 5:固定包扎时松紧应适宜,並应露出指 (趾)末端,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上止血带注意事项
1:止血带适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轻微 出血 不宜使用; 2:上止血带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 3:上止血带后,应做好明显标志,派专人护 送,並向接收医护人员叫交待查清楚; 4: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每隔一小时,应放松 2—3分钟,以避免肢体坏死; 5:上肢止血时,应避开上臂的中1/3处; 6:不能用铁丝、细绳索、线等替代止血带。
三:骨折固定
通过固定来限制伤肢活 动,达到避免进一步损 伤、减轻伤员痛苦、便 于伤员搬运的目的。
骨折的症状
1:一般症状:局部肿胀、疼痛。如伤处 还有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等症,则骨 折可能性较大; 2:特异性症状:骨擦音,畸形,异常活 动或明显的功能障碍等。
固定的材料
1:夹板,是最常用的固定材料, 其长寛要与伤肢相适应。 2: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棒、 竹片、硬纸板等来替代。 3:亦无替代材料时,也可把 断肢固定于健侧肢体上。
THANK YOU!
1:脊柱的组成
⑴:脊柱是由24块脊椎骨加上骶骨、尾骨 依靠软骨、韧带和小关节连接而成; ⑵:贯穿脊柱的椎管内有一重要的中枢神
经组织--脊髓,上--穿过枕骨大孔和大脑 相连,下--分出若干脊神经通向整个躯体 和四肢。
2:骨折的后果
脊柱的骨折部位一旦移位, 致使椎管内的脊髓受损伤或 断裂,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外伤性截瘫。
3:脊柱骨折固定搬运要点
要点:严防受伤脊柱弯曲、扭转或暴力牵拉 应使用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 方法:由多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颈、肩、背、 腰、臀部和四肢,要求动作一致,始终保持 脊柱正直的情况下抬至担架(木板)上,用 沙袋、衣服等软物填塞头颈等两侧,再用布 带固定身体,以防止晃动。颈椎骨折时,可 使用颈托或水平方向稍加牵引。
出血的种类
1:按出血部位分: 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 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 2:按损伤血管分: 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 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
止血方法
1: 指压法止血: 用手指压迫出血伤口近 心 端动脉,达到临时止血目的.适用于头、 颈、 四肢部的动脉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多用于小静脉和毛细 血管出血;也可用于四肢关节等处动脉 出血(屈肢加墊),有骨折不能用。 3: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部动脉出血。 4:止血带代用品止血:常用三角巾、布 带、毛巾、领带、回巾、衣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