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MM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MM
侵润 异常浆细胞产生大量无正常功能 的M蛋白 M蛋白产生大量破坏因子 引起相应临床表现
一、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
好发年龄约40-60岁
男女比约为2:1
发病率有显著种族差异,黑人>
白人>黄种人 美国统计MM发病率占恶性肿瘤 的1%,占血液肿瘤的10%。
病因 etiology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
特征之一。正常组织中细胞增殖、 分化、死亡维持着动态平衡。它 的精确性、有序性受细胞内复杂 机制调控,任何一个关键步骤的 失调,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导致 细胞癌变或死亡。
M蛋白(Monoclonal Protein)
M蛋白(Monoclonal
Protein): 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指理化性 质十分均一,无与抗源结合的免 疫活性(无完整结构、无活性) 的免疫球蛋白。
肿块bump
约15%患者在骨破坏的部位可出 现肿块,多为骨破坏周围形成的 软组织浸润,局部骨骼隆起,似 “乒乓球”感。头、胸骨、锁骨 多见。有时因骨质变薄有波动感。
肿块图片
淀粉样变性 amyloidosis MM患者6%~15%伴免疫球蛋白轻链 来源的淀粉样沉淀物,是一种特殊 蛋白质。蛋白通过毛细血管壁时, 部分沉淀于管壁部分,部分弥漫到 组织间隙,造成组织局部增生、肥 大、萎缩,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 碍。如心力衰竭、肾病、巨舌等。
M球蛋白峰
外周血象
贫血:常见,正常细胞正常色 素性。 血沉:增快 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
肾功能损害机制
大量M蛋白游离轻链从肾小球滤 过沉积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产 生溶酶体使肾小管细胞变性, 功能受损。 • 高钙血症、高粘血症、淀粉样 变性、骨髓瘤细胞浸润以及并 发肾肾盂肾炎等因素。
•
2.4 其他
高粘滞综合征 肿块 淀粉样变性
1.
2. 3. 4.
5. 6.
高粘滞综合征 hyperviscosity syndrome M蛋白增多 IgA易聚合成多聚体血液粘滞性过高, 血流缓慢,组织淤血、缺氧。 视网膜、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病 变。 眼底可见渗血和出血。头昏、眼花、 视力障碍、手足麻木、肾功能不全、 严重可影响大脑功能而昏迷。
感染原因
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
机体的免疫缺陷 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感染 特别是呼吸道和尿路感染, 且常较顽固而不易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2.3肾脏损害
60~80%病人有蛋白尿、管型
尿、不伴高血压。 20%病例发生肾功能衰竭、尿 毒症少尿(<400ml/d)或无尿 (<100ml/d)。BUN和Cr进行 性高,酸中毒,高钾血症,低 钠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MM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 毕清
概述: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以异常浆细胞在骨 髓异常增生并引起骨髓造血功能 衰竭、产生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 疫球蛋白,并导致多发性骨骼破 坏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为特征的浆 细胞疾病。
2.2骨髓功能损害
贫血 出血倾向 感染
贫血产生原因
骨髓侵润:红细胞破坏率增
加,晚期甚明显,约70%出 现贫血。 慢性失血、肾功能不良EPO 水平↓加重贫血。
出血产生原因
血小板数量减少. M蛋白包裹在血小板表面影响
其功能. M蛋白与纤维蛋白单体结合, 影响纤维蛋白 多聚化,增 加了抗凝血酶的作用,纤溶因 子增多。
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与慢性炎症,遗传因素、化学物
质、电离辐射等的影响可能有一 定的关系。 癌基因(c—myc、H—ras等)的激 活,Bcl—2过度表达与本病的发 病有关, P53抑癌基因失活。
二、临 床 表 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1.临床前期 2.临床期
1.临 床 前期 preclinical 起病缓,早期多无症状 ,体检时 发现血沉增快、原因不明的蛋白尿 、血清出现M蛋白或尿本-周蛋白+ 此期可长达20年,称为骨髓瘤临床 前期。
三、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尿检查 血液检查 骨髓检查 免疫表型
X线
尿液检查
尿蛋白定量:24小时蛋白定
量>1g。 尿蛋白电泳:
血液生化检查
1.
2. 3. 4. 5. 6. 7.
异常球蛋白血症:M蛋白 血钙、血磷测定:增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 血清ß2微球蛋白:增高 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 尿:蛋白尿、本周蛋白 肾功能检查
2.临 床 期 表 现 The performance of clinical stage 4个方面11种主要表现(411)
临 床 期 Clinical 2.1骨骼损害:骨痛、骨折、脊髓 压迫征、高钙血症 2.2骨髓功能损害:贫血、出血倾 向、感染 2.3肾脏损害:是本病的显著特征, 常在起病时即发生。 2.4其他:肿块、高粘滞性综合征、 淀粉样变性
本周氏蛋白(Berce—Jones)
本一周氏蛋白
Berce—Jones(本 斯· 琼斯蛋白):异常浆细胞 合成 的M蛋白的多肽链亚单位(轻 链),因轻链为小分子可经肾小 球滤过排除,这种轻链在尿中以 凝溶蛋白的形式排出体外。
病理生理 pathophysiology
异常浆细胞在骨髓的异常增殖和
浆细胞
浆细胞(plasma
cell),又称效应B 细胞。是骨髓中比例较少的白细胞, 浆细胞在体内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 脾脏。浆细胞还可见于消化管和呼 吸道固有膜的结缔组织内。浆细胞 具有合成、贮存抗体即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的功能, 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细胞增殖 cells proliferation
2.1骨骼损害: bone damage
发生机制: 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侵润破坏 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M蛋白分泌 破骨细胞激活素,钙移动因子
破骨性损害结果
骨破坏即单发或多发性溶骨性改变, 好发部位:头颅→椎体→肋骨→骨盆→肢体 疼痛:骨疼为首要症状,三分之二的患者 以骨痛为首发表现。 病理性骨折:可自发发生也可为活动后诱 发 骨髓受压迫:发生对称性的神经炎、截瘫、 脊髓神经根病、肌萎缩,、和感觉障碍。 高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