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2008年10月15日13:16央行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就是通过所谓的货币政策,干吗呢?他把你手上多余的钱收回来叫你不要花了。
每一个老百姓手里的钱都是需求,大家都买铅笔,铅笔价格上升;都去买矿泉水,矿泉水价格上升。
那怎么办呢?最好你这个钱不要花,比如你用这个钱去买政府的公债,钱就到了政府手上,或者你用这个钱去干别的,反正就是别花掉。
你不花钱,物价就不上升。
那么怎么让你不花钱呢?政府使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货币政策是一个很空泛的名词,它包括了几项。
第一是提高利率。
提高利率有什么好处啊?对我们老百姓而言,提高利率的好处很清楚,那就是我们存在银行的利息增加了。
那么,你把钱存到银行,可能就不去花了。
很好,你不花就不会给物价造成压力。
但是,提高利率更重要的作用,是抑制企业消费。
如果我是企业,我向银行借钱。
借了钱之后,我去买原料,买生产设备,我是不是又花钱了?钱花了之后,很可能又给物价增加压力。
政府怎么能让企业不花钱呢?利用货币政策提高利率,让企业借钱的成本上升。
过去是6%的利率,现在利率变10%了,我借钱要多还10%,于是,我不借了。
你不借就不会购买生产原料,就不会去购买别的产品,因此通货膨胀压力就减轻了。
所以,利率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手段之一。
第二个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呢?这个概念很重要。
假如我们银行有100块存款,他借给别人,才能得利息,才能赚钱。
银行也要赚钱,银行怎么赚钱?通过息差赚钱,比如,银行通过息差赚取2%的利息。
银行不能100%放贷,如果你存了100块,银行全都放贷了,你去银行取钱,银行没钱给你怎么办?这就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中央银行要求每一家银行必须要保存一定的存款准备金。
比如,中央银行要求你时刻保有20%的存款准备金。
你把储户存款的80%用来放贷,剩下的20%不能放,放了就很麻烦。
我提款你没钱,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是20%,那就是20%的存款留在银行,供提款人取现金用。
也就是说,如果银行有100块的存款,它只能放贷80块,那么,企业只能借到80块钱购买产品原材料。
这样,社会的通货膨胀压力就小很多,因为只有80块钱用来购买产品。
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就是把这个多余的存款收回来。
还有第三个方式,就是政府发行公债。
公债干什么用的?公债是由政府发行的,可以把老百姓的钱收回来,不要你花了。
你不花钱就不会对物价施加压力,这就是目前中央银行的做法。
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这是比较粗略的分析。
从2007年到2008年,我相信这个政策不会改变。
问题是这种政策有没有用。
通货膨胀是怎么产生的?和这个政策有没有关系?我以猪肉为例,猪肉价格为什么上升?猪肉价格上升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猪瘟,第二个是饲料价格上升。
由于猪瘟以及饲料价格上升,使得养猪的市场环境继续恶化,所以养猪户不养猪了,去炒股炒楼了。
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猪肉价格全面上升,那么这种情况能不能通过所谓的货币政策得到缓解呢?不行。
怎么办?一定要鼓励养猪户养猪,提高供给,才能够解决猪肉价格上升的问题。
这也是最近中央政府鼓励大家养猪、养鸡的原因。
什么目的呢?就是把流到股市跟楼市的钱用来打压猪肉价格上升。
————————————————实行从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抑制通货膨胀的话,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行紧缩型货币政策,也就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提高基本存款利率,最终的目的是减少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因为在市场总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减少了货币流通量,钱也就变得值钱了,从而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为什么能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
如:1元货币1月内平均执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职能,就起了4元货币的作用。
货币流通速度越快。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
这样的话就能抑制通货膨胀。
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叫通货膨胀这里我们可以用数量方程式来说明,货币*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交易量这样在经济学中我们还可以用总出产来代替交易量,因为生产的越多买卖的愈多。
这样经济生产能力决定实际GDP,而货币量决定名义GDP。
货币变动的百分比+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百分比=物价变动的百分比+总出产变动的百分比。
考虑这四项,第一,货币量的变动百分比由中央银行控制。
第二,货币流通速度的百分比反映了货币需求,短时间可以假设不变。
第三,产出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短时间也可以假设不变。
说明货币供给的增长决定了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物价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我们可以这样说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
提高流通速度可以减少货币发行量。
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回答者:547355885 - 试用期一级11-18 09:52参考以下材料,希望对你有用7月13日,沪市上证综合指数(5903.264,-9.97,-0.17%)大跌4.8%,因为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于14日晚上宣布上调贷款利率27点。
但是,14日央行没有加息,市场所关注的已经变成这样一个问题:央行选择何时加息?为什么市场比较一致认为央行应该加息?当然是因为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明显,投资率居高不下,上半年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10.9%。
从理论角度看,加息能够抑制通货膨胀,但是,这仅仅是理论,有许多前提假设,而中国目前的经济态势恐怕已远非加息所能够解决的。
判断是否应该加息应该回答两个问题:当前的利率水平是否合理?加息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大企业发行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融资券的综合成本约在4%左右,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以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均在5%~6%之间。
从历史经验看,这样一个利率水平已经比较高,继续上调的话可能会造成许多生产企业的成本增加,盈利空间下降。
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有必要将目前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分拆开来仔细分析。
今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包括两种来源:一方面,石油、钢铁、铜、农产品等价格大幅上涨,使大量的生产企业成本不断增加。
但是,因为中国的生产企业一直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企业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格未必就涨,结果是生产企业承担了成本上涨和加息的双重挤压。
也就是说,面对来自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加息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可能会使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空调行业就是一个例证)。
另一方面,长期流动性过剩又从需求角度来拉动通货膨胀。
从理论角度看,加息能够抑制需求引发的通货膨胀,但是,如果考虑到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结论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中国的宏观经济遵循这样的运行轨迹:追求高速度的GDP增长—政府大力吸引FDI、鼓励出口,人民币汇率低估—经常项目、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异常性增加—流动性过剩。
在这个运行轨迹中,人民币汇率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币值低估一方面有利于出口,另一方面却在吸引套利资本不断流入。
如果央行在这个时候选择加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情况下,只能诱使更多的套利资金进入中国,央行被迫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市场流动性进一步过剩,推动需求持续旺盛助长通货膨胀。
也就是说,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现在加息不是抑制而是助长了通货膨胀。
所以,单纯的加息绝不是央行的选择。
中国经济现在表现为通货膨胀压力严峻,但背后依然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加不加息其实只是一个次要问题。
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一年来,人民币汇率依然在事实上盯住美元而没有盯住所谓的一揽子货币,人民币一年间对美元近4%的升值幅度使得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如果人民币汇率形成体制不能进一步完善、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能消除,就谈不上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只有到人民币汇率改革成功的那一天,央行才能把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最有力的武器。
————————————————使用金银为货币可以抑制通胀金银本身就是商品,由于技术等的限制,开采金银的劳动量是很稳定的,也就是说金银的价值很稳定的。
当金银过多使金银就会退出流通,行使贮藏职能,金矿的开采也会减少。
当金银需求加大使贮藏的金银和新开采的金银又进入流通。
而纸币不同,当纸币过多时,就会贬值,因为它本身没有价值。
而不会行使贮藏职能。
当突然发现过多的金银时,金银的成本减少,金银的价值降低,那么金银也会贬值,一直贬值到它的价值为止!————————————————人民币升值能够抑制通货膨胀————————————易宪容:抑制通货膨胀要用好货币政策字号显示:大中小2008-03-06 11:20:00来源:华夏时报【一大把网站】中国早已经进入全面通货膨胀,而且这种通货膨胀不能够采取行政方式在短期内来遏制,货币政策部门要采取果断的上调利率的政策,来遏制已经进入上升期的通货膨胀,来稳定物价。
易宪容(博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在最新发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通胀走势表达出了深切担忧,并且首次明确表示,“将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简单来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而如果想让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效,就必须有资本管制或让汇率有较大的弹性(允许货币升值)。
汇率政策越是没有弹性,货币政策就越是难以有效。
例如,香港就很难有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当前,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们需要继续加息,在加息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资本管制和对冲,尽量防止出现或吸干已出现的过剩流动性。
如果(供给方)流动性依然过剩,我们就可以通过升值(提高中国资产的对外价格)减少过剩流动性的出现,从而减少央行的对冲压力,减少对冲对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
我以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该以汇率稳定为目标。
当与通货膨胀目标相抵触时,汇率稳定目标应为通货膨胀目标让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主张汇率政策应服从抑制通货膨胀这个中心目标。
“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
”报告称。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人民币汇率疾步上行,11月7日至11月12日四个交易日中,汇率升值437个基点,累计涨幅高达0.59%,甚至高于此前的单月升幅。
——招商局秦晓:抑制通货膨胀应采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大中小作者:程志云发布日期:2008-03-12致信焦建编辑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晓日前表示,国内通货膨胀原因复杂,应综合采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等方式进行治理。
秦晓说,投资规模扩大、信贷过多仅是造成目前的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外汇储备过多。
93、94年的外汇是几百亿美元,96年才突破一千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汇储备不足,因此影响不大。
目前一万五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自然会导致人民币的投放过多。
另外,前一次通胀时人民币是贬值的,外资热钱没有到中国来。
目前则是人民币升值,外资热钱正在涌进。
第四是,今年的国际油价和粮价的上涨无法控制,而现在我们对国际石油的依赖性远远大于93、94年,对国际石油和粮食的依赖性远远大于过去,这种新情况与以前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