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BB

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BB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PINGXIANG COLLEGE毕业论文(2009 —2012 年)题目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系别:经管系专业:会计电算化班级:09级电会(3)班学号:09342204学生姓名:钱小旺指导教师:钱百万完成日期:13月目录摘要 (1)引言 (1)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1)(一)、会计信息失真 (1)(二)、会计人员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2)(三)、会计人员监守自盗 (2)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的原因 (2)(一)、职能部门对财务工作监督不力 (2)(二)、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3)(三)、会计教育存在着弊端 (3)(四)、道德环境欠佳 (3)(五)、社会环境的影响 (3)(六)、屈从领导的强权政治 (3)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3)(一)、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管机制 (3)(二)、加强会计学历教育 (4)(三)、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4)(四)、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5)四、结论 (5)五、参考文献 (6)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会计造假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十分紧迫。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以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导致了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日益淡薄、追求私利、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等问题的产生。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强化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缺失;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它包括廉正诚实、执法守法;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恪守信用、保守秘密;精通业务、讲究信誉四个基本内容。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非常胆壮起来……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做假账,串通作弊,虚报收入、利润,制作虚幻的高速增长,蒙蔽管理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鉴于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重塑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一)会计信息失真。

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个法律问题。

据调查显示,对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计人员主动出谋划策的占20.2%,配合单位造假的占36.8%,被迫操作的占25.9%,因业务水平低而出错的占17.1%。

会计造假案也层出不穷,如1997 年2 月琼民源的年报所披露的所谓4.41 亿元的其他业务利润和6.57 亿元的资本公积金的解释,便是典型的一例;此外还有东方锅炉、蓝田股份、四通高科、银广厦等多个公司的严重造假事件等。

这些事件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沦丧,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的秩序,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此类行为为法律所不容,应该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

(二)、会计人员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有些会计人员平时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在现实工作中,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不能坚持原则,做出了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学法、懂法,这也是我们会计人员必修具备的东西,可是又有多少会计人员懂的会计方面的法律呢,而有的会计人员懂法,可是他不用在正途上来,他去装法律的空子。

(三)、会计人员监守自盗。

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乐,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要求,一些人不顾道德约束,伪造、变造、隐秘、毁损会计资料;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化公为私、出卖集体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在社会是这样的,你不去做假,不去伪造别人会说你笨、蠢,说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钱不要,只要说你的人多了起来,渐渐的你就会想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别人都能做,为什么我就不能做呢。

慢慢的你就会监守自盗。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的原因,(一)、职能部门对财务工作监督不力,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标准不统一,与所承当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

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标准,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可是换句话说、职能部门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什么事都知道这就要靠我们会计人员自己,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的。

(二)、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许多会计行为在法规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对已有的法律法规又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只重视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

致使会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执法部门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三)、会计教育存在着弊端,会计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目标缺乏合理定位,长期以来只注重专业技能教育,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部分走出会计专业院校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先天不足,成为会计队伍中一支“专而不红”的群体。

(四)、道德环境欠佳,在现实社会中,各种不良风气盛行,很多会计人员没有职业道德,帮着一些单位瞒报、漏报,而有的干脆不报。

(五)、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今社会市场经济观念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会计人员本身工作和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企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特别在社会体制,观念转变迅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心态、风气、环境,对会计人员影响很大。

在现在这个社会,你不知道做假账,你就不会帮你的老板省钱那就没有谁会请你去。

现在请会计是干嘛的呢,好多人请会计是为了更好的省钱,怎样才能更好的省钱呢,那只有去做假账,社会风气这样这个也不是谁能一时能改变的了的。

(六)、屈从领导的强权政治会计人员在单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领导说了算,领导说了什么就是什么,领导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有好多会计人员就是由于屈从于领导而使其发生了违法行为。

可是话又说回来你一个小小的会计不听领导的你还有的做吗,试问哪一位领导会要一个不听话的会计。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一)、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管机制,会计监督机制要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体系。

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只有完善内、外部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治会计造假行为地发生,保证经济活动地正常运行。

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应予大力宣传;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扶正去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会计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高层次学历教育。

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会计队伍的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利用原有的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澄城函授站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澄城教学点为依托,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并在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式的提问、研讨式的教学、论文写作、模拟试验、案例教学以及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积极、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变成自己的东西,使参加学习者获得能够受益终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方法。

使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及知识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做好新时期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B.加强后续教育,不断增加新知识。

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后续教育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后续教育是不可避免的。

(三)、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一是对于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

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稽查力度和检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同时应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取得民事赔偿。

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做假帐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

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

(四)、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要求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责业、廉业、精业、勤业、敬业、爱业、乐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有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

其检查后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督导之下。

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从而形成扶正抑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结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原因不容忽略,要使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净化会计信息市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势在必行。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己成为做好会计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我们坚信,只要各方努力,持之以恒,会计诚信的春天一定会到来,道德之花一定会绽放。

总而言之,当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是不容忽视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1]、浅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8(1):45-48.[2]、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浅议[J].人民长江,2006,37(6):76-77.[3]、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8-19,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