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学前教育领域的热议问
题,本文综述了目前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内涵、现状及策略构想方面的主要观点,明确了均衡化发展既是时代诉求,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理念。

关键词:学前教育;均衡化;现状;策略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的颁布,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蓬勃发展,现以CNKI 文献资料为据,对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均衡化发展简单加以综述。

、关于学前教育均衡化的内涵
关于学前教育均衡化的内涵,一种观点是从经济学视角
针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从教育资源配置角度加以界定的。

其认为“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予适龄幼儿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果机会的相对均衡,其核心追求是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

另一种观点从社会学视角强调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表现来区分。

其认为“学前教育均衡发
展指幼儿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否相对平等,幼儿是否获得 全面发展”。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非均衡化的现状研究
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学前教育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


究视角涵盖了宏观的地域空间、园所之间等的比较考察,也 包括了学前教育活动过程的起点、过程、终点的微观视角分 析。

上述研究成果考察视角虽有差异,但具体呈现的问题集 中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1)教师队伍呈现结构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表现为学
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等,主要发生在城 乡学前教育之间且有不断加大趋势。

城市高学历专任教师明 显多于县镇和农村,专任教师评定职称层次偏低或未评职称
等情况较为严重。

以 2010 年全国统计数据为据,在各级职
教师的5〜6倍。

有75.96%的农村专任幼儿园教师未评职称”
[1] 。

同年,“全国平均师幼比为 1 : 26,城市地区为1 : 12 , 农村地区低至1 : 44。

如按照每班配置1名教师的底线要求, 数量缺口比例高达 34.3%”[2]。

2)教学条件和经费投入呈现区域性失衡。

区域性失衡表现为区域之间、不同性质园所之间在园所
面积、教学设备、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不均衡。

据有关资料显 2010年
全国幼儿人均校舍面积城市为 7.02平方米,县 镇为 4.67 平方米,而农村仅为 2.78平方米。

”[3]城市幼儿园 教育教学设施丰富、齐全,相反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硬件设 施简陋匮乏,环境较差,缺乏应有的教学条件等问题。

现有 的投入往往倾向于城市和公办幼儿园,而大量的非公办和农 村幼儿园基本上得不到财政的支持。

称人员构成中 城镇专任幼儿园教师的比例都是农村幼儿园
示:
三、关于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策略构想
1)外在的政策制度诉求。

外在的政策制度诉求主要
是指从国家顶层设计角度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和规范,促进均衡化发展。

如学者们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政府的财政投入对弱势农村区域和群体倾斜,等等。

2)内在的自我提升取向。

这主要是指从学前教育自
身角度出发,在外部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推动前提下,通过“内生”模式促进均衡化发展。

具体体现为各级各类幼儿园从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自身特点以及区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的探索,如集团化联盟模式、区域之间的城乡一体化模式,等等,这些做法在师资交流、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经验交流、发挥集团效应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1]洪秀敏,罗丽.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
分析[J].教育学报,2012 (10).
[2]庞丽娟,张丽敏,肖英娥.促进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均
衡配置的政策建议[J]. 教师教育研究,2013(05).
[3]张伶.教育公平视阈下学前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10).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
五” 规划2013
年度课题:“城乡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理念与路径研究” [ 项目批注号:JG13CB077] 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赵杰(1974―),女,吉林通化人,鞍山师
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相关主题